APP下载

基于感觉挪移在智能小家电中的设计研究

2020-12-23周臻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通感味觉认知

周臻

摘要:目的 通过探究感觉挪移现有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来寻找智能小家电在体验设计上的创新实践方式。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从感觉挪移的特征、产生基础、应用路径等维度,探析感觉挪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结论 通过对现有通感理论和感觉挪移文献的梳理和阅读,总结出味觉在视觉、听觉、嗅觉中的转换方式,分析其信息反馈和加工的方式与呈现方式,探究其中运用的认知层,为未来智能小家电的创新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通感;智能小家电;味觉;认知

引言:

随着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品也日益提高,这也导致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普通单一感官通道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层,加之现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扩宽用户的感官通道拥有更多的实现媒介。用户在使用多感官通道的产品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在享受通感所带来的功能上的便捷,他们的情感和记忆也同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当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合理的运用通感设计,可以突破单一感官体验的表达形式,给予产品自身更多的情感价值,激发用户对设计及产品的情感维系,提升用户对世界的心灵感知。[1]

1 通感与通感设计

通感其实是人类自身感觉器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映射下所产生的,是一种心理现象,通常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者多种感觉之间的共鸣[2],是感觉之间相互刺激所产生的。通感这个词最先由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创立,而我国诸多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次涉及到通感的概念,但具体的相关理论还是由钱钟书于1962年发表的《通感》一文中所确立与统一的,从此通感被大众普遍认为是一种认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通感设计则是以通感理论作为自身理论基础的一种通过拓宽用户感官通道来增强其自身多维度的用户体验的设计,它调动认知记忆中的其他感觉经验来对主导感觉进行相应的补充,赋予它所不能直接反应的情感,构成了虚实结合的审美意象[3]。它通过调动用户自身的认知经验和感知觉体验将用户从单一的感知维度释放,通过多感官的设计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其个人的认知与记忆,从而丰富其想象力和感知思维,并创建出全新的使用通道,使之获得独特的设计体验。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实现通感设计的渠道变得越发的丰富,这使得通感设计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加之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突破也为其创建了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而这些都为推动了通感设计领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

2 通感设计下的感觉挪移

通感设计目前主要有“感觉挪移”、“多觉叠加”、“意向互通”三个层面[4]。“感觉挪移”一般是以一种感觉来转译另一种感觉的形式来呈现,它是整个通感设计的基础,目前主要出现在视觉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以视觉作为替换主体来转译听觉、嗅觉、触觉等其他感官感受,是感觉、知觉、联想、思维、记忆、情感等多种生理、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多觉叠加”则是在“感觉挪移”的基础上将多种感觉进行融合,突破原有的单一感官束缚,从更多的维度来进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诠释,以获得多层感官体验,它不单是本能层上联觉和移觉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起到了记忆层的唤醒;“意向互通”则是两者进一步的深入,它以“感觉挪移”和“多觉叠加”作为基础,强调了情感层和反思层的建立,“传神”、“抒情”、“言志”是其三个递进的要求。

感觉挪移作为通感设计下的一个分支,主要实现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之间的相互转译和联系,感觉挪移与另外两个层面相比通常更加直观、更为具象,它通过感官之间的相互联系来丰富产品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从而实现增强用户体验和增加用户获取信息途径的目的。且感觉挪移的普遍性使得其自身可以与产品之间有紧密联系,用户在使用具有感觉挪移的产品时会自然的调动自身的认知经验和记忆,通过大脑对于此类感官信息的获取与转译使得产品自身的价值和审美性得到极大的提升,用户在使用这类产品时会自然的感觉它们更具有生动性,用户在使用这类产品时不仅仅只是操作体验得到了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也同时得到了升华,这也增强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粘度。

感觉挪移在通感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创建新的感知路径,并由此来对产品的操作路劲进行全新的更迭,使得用户在使用此类产品时可以更好的操作,提高使用效率,增添感官体验,并且避免同类型产品的相似性过高导致的趋同化。适当的增强了产品在使用时的操作难度,合理的加强认知负荷,在迫使用户花费相对多的精力后可以更好了解产品设计时的出众与概念,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能有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让产品的整体操作得到更为全面的展现。

3 感觉挪移在智能小家电中的设计体现

一款好的智能小家电必然需要给用户带来完美操作体验,通过创建新的认知方式合理增强认知负荷来为用户带来感知和精神的双重体验。在本次的设计研究中,将以智能小家电中的智能冰箱贴作为研究载体,通过它对于用户生活的改善来探究感觉挪移中味觉在视觉、听觉、嗅觉三个层面之间的转译与置换。

3.1视觉与味觉间的通感设计体现

视觉作为五感中的高级感官,具有极强的表达性和具象能力,我们在采用通感的表达方式理解事物时会运用较低级的感官概念去表达较高级感官的概念。而在整个视觉信息的表达方式中,通常采用的是形態和色彩的方式进行转变。

新鲜腐败的味觉感受和酸甜苦辣咸的味觉在色彩方面,多通过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表现。[4]在表现酸味时,通常采用颜色相对明亮的柠黄色或青绿色,这会使用户自然的联想到柠檬以及未成熟的柑橘,同时这类的颜色可以给予人们一种新鲜和健康的味觉感受,体现出一种来自于自然的清爽感[5];在体现甜味时,则选择橙色或者粉色,这使人会联想到成熟的水果所具有的甘甜;苦味通常则是选取颜色相对暗沉的色调,比如咖啡色或者橄榄绿色,这类颜色会使得用户自然而然的与咖啡或中药匹配上,并产生苦涩感;而辣味自然会与红色匹配上,饱和度和明度都很高的红色带给视觉上的冲击与辣味带给味觉上的刺激是相类似的,这可以轻易的唤起用户的共鸣,同时由于人们已有的认知规律中红色代表着危险,所以红色也给予了人们一种食物即将变质的心理暗示;咸的味觉相对更为单调,白色与淡蓝色可以与之对应,如同海水的颜色可以唤起人们的原有认知并加以匹配;而腐败的味觉感受则是由蓝色或者紫色构成,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行为认知会自认联想到化学用剂,从而产生不安全的感受。

味觉感受中的新鲜与否在视觉形态上也有着相对因的关系当食物新鲜时,整体的线条造型都更加柔和,通常以具象的形态出现,例如瓜果植物和山川丘陵,给人以一种与图示相对性的鲜爽感;当食物相对不太新鲜或者即将出现腐败时,造型多以直线形态出现,相对尖锐,带有一定的攻击感,这会使得用户联想到针刺或者破碎物体的边缘,并产生食物危险的心理暗示;当食物完全腐败或者霉变时,图式的造型则为不规律的抽象图案,多使用曲线造型,人们根据自我的经验认知会联想到病菌和未知的不确定感,主观判定其不安全、不健康。

因此智能冰箱贴通过检测冰箱中的食物新鲜程度用视觉元素来进行转译,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更改用户原有的行为模式,增加其自身的实际使用效率,创建自己的生活形态,并享受其中[6]。

3.2听觉与味觉间的通感设计体现

味觉感受如果转译为听觉,那通常会根据食物的口味与新鲜程度而组成与之对应的不同音律,作为较低于视觉的高级感觉层,听觉也在无形中传递着各式各样的味觉感受,当声音圆润并具备明显的韵律感时,人们会感觉到强烈的节奏感并产生出喜悦的心情,从而联想到清爽和新鲜的感觉,譬如雨水滴落的声音会使人产生清爽的愉悦感,从而联想到食物的新鲜;当声音沉闷时会呈现出涩口厚重的味觉感,悠长的韵律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结果,例如大提琴的低音会使人感觉到心情的压抑,并自然联想到食物新鲜度相对较低;当声音尖锐且不具有规律性时则会产生诡异不新鲜的味觉感,不具备规律性的音律会使人烦躁并产生不安全感,比如急促躁乱的钢琴会使人们联想到食物的变质。可见,味觉的五味杂陈可以与声音的抑扬顿挫相互对应。

智能冰箱贴通过将听觉与味觉进行转译,把听觉延展到了味觉领域,拓宽了相关产品的设计渠道,强化了味觉对于人们的感官刺激,提高了人们的情感体验,创新了整个操作流程,使得用户的感官交互得以提升,丰富了认知。

3.3嗅觉与味觉间的通感设计体现

一般来说由于嗅觉与味觉属于较低层的感官,所以获取信息的能力相较于另外两感是较弱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与味觉之间的共鸣感会更高。它们都依赖于用户的认知经验来对信息进行判断,这是两种感官之间强烈的转译,人们往往会因为一个味道而记住一种事物,也会因为一种气味唤醒一段记忆,这就涉及到了感觉挪移设计中的记忆层的唤醒,人们所有的记忆实则都是由人们自己的认知经验所组成的,通过这些认知经验人们可以凭借自我的大脑来对气味做出判断,并形成相关的情绪转译到味觉系统上。

不同的气味会转译成不同的味觉感官体验,例如黄柠檬的气味清新上扬,轻快干净的香味既显得新鲜又带来活力,可以給人以一种充斥着生命力的新鲜感,在味觉上也可以唤起人们对新鲜食物的固有认知;而当食物不新鲜时,人们会自然的产生厌恶和抵制的情绪,在气味上的选择就可以偏向压抑和厚重的感觉,譬如中药类的气味如当归或者是岩兰草和苦橙叶这种带有苦调的气味。冰箱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自动感应装置喷洒这类气味来提示用户冰箱中食物的新鲜程度,通过嗅觉与味觉之间的转译创建用户全新的认知方式,在适当的提高认知负荷的情况下增加他们的体验乐趣。

4 结语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大量的智能化产品将被研发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感觉挪移设计通过使用感官之间的相互转译来创建全新的使用路径,增强产品自身的趣味性,扩展用户的信息获取维度,适当的优化原有的认知路径,从而加强用户的感官体验。

参考文献:

[1]孙宁娜,樊尚冰.通感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J].文艺争鸣,2016(6):191-193.Sun Ningna,Fan Shangbing.Ap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 in Experience Design[J].Literature and Art Competition,2016(6):191-193.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HUANG Xi-ting.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7.)

[3]陈育德.灵心妙语:艺术通感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Chen Yude.Eloquence:Art Synaesthesia[M].Hefei:Anhu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5

[4]潘红莲,李杰.论知觉通感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6(4).Pan Honglian,Li Jie.On the Application of Perception Synaesthesia in Color Design[J].Art Research,2016(4).

[5]Tijssen I O J M,Zandstra E H,Den Boer A,et al.Taste matters most:Effects of package design on the dynamic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duct evaluations over repeated in-home consumption[J].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018.

[6]BOUWHUIS D G.Parts of Life:Configuring Equipment to Individual Lifestyle[J].Ergonomics,2000,43(7):908—919.

猜你喜欢

通感味觉认知
引领意大利菜味觉的美酒力量
花园洋房里的味觉新趣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VR新技能:虚拟味觉技术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中医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