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震:用镜头见证大爱

2020-12-23李莉

科学之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隔离病房防护服医疗队

李莉

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是梁震的新闻理想。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第一个请战随医疗队奔赴武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梁震用激情和担当锤炼“四力”,坚定履行一名新闻记者的职责使命。是见证者、是亲历者,更是战斗者,与山西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并肩逆行、抗击疫情的54天,梁震坚守初心,如“战士”般挺直脊梁,无畏逆行,用摄像机记录时代,用镜头见证大爱。

自愿请战,逆行冲锋抗疫最前线

“哪位记者愿意跟随山西医疗队去武汉?”

“我愿意!”

2020年1月26日(正月初二)12时03分,山西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工作群里,制片人陈霞发出消息,梁震第一个响应回复。

“25号,大年初一的时候,我知道央视山西记者站同行赴武汉报道疫情的消息,当时就想,如果台里派记者去,我一定第一个报名。”梁震说,看到这个信息,他一秒钟也没有迟疑,在手机上打出了“我愿意”三个字,迅速发了出去。

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不知道要去多久,更不知道疫区武汉的情况,梁震就这样坚定地把消息发出去了。当他冲到父母跟前说出自己的决定后,父母惊讶严肃的表情让梁震回过神来,还没有问问二老的意见。

“你是咱家的独苗,还没有结婚,要是有个万一可怎么办?”梁震妈妈第一个嗔怪儿子的“鲁莽”。梁震没有说话,看向父亲。梁震的父亲许久没有说话,过了好一阵儿,他说:“既然你已经报名了,那就去吧,我们支持你!”

当天晚上就要出发,时间紧迫,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梁震赶紧收拾衣物。“当时想,不知道要在武汉呆多久,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都带上了。”梁震说,除了衣物、摄像机,他还专门帶了一部相机,为记录历史做好充分的准备。那天中午,一家人的节日午餐很简单,米饭、番茄炒蛋和粉条炖豆腐。

“我自愿请战,跟随山西医疗队前往湖北完成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挺身而出,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计生死,坚决完成这次任务!父母把我送到电视台,然后说一起合个影吧,换平时我会拒绝。那天我同意了。说真的,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安回来,万一回不来,这就是我们一家人最后的一张合影。那时候我突然觉得,没有什么能比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过日子更幸福的了。转念一想,我们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不就是为了让无数个家庭能重新团聚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吗?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能去记录他们抗击疫情的故事,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所以我必须拿出勇气,我要和这些白衣战士们一起完成任务,平安回来!”

梁震说,长这么大,无数次因为工作和父母告别,这一次不知为什么会显得有些悲壮。合影后,梁震没敢抱抱爸爸和妈妈,扭头走进办公楼里,电梯里,他流下了眼泪。

“一定注意安全!”1月26日18时,带着父母、同事和领导的牵挂和嘱托,梁震和同事王一迪赴太原武宿机场,同山西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汇合飞往武汉。

山西省首个进入医院“红区”的记者

采访医疗队员、拍摄临时党支部成立、了解分组和救治工作安排……梁震的工作从随医疗队登上飞机就开始了。

“医护人员都戴着口罩,分不清谁是谁,也看不到他(她)们的表情。气氛虽有些凝重,但从他们坚毅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必胜的信心。”梁震说,“病毒隔离了彼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希望自己站在最前线,用镜头打开一扇窗,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了解病毒,科学应对和预防,也看到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舍生忘死,同病毒作战的努力。”

落地武汉,山西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7名医护人员分赴仙桃、天门、潜江三地展开医疗救治工作,梁震和同事随队被分到仙桃组,这是山西医疗队接手病区中唯一有ICU的地区。

与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接,培训穿脱防护服……1月27日凌晨1时多,大家入驻仙桃,医疗队简短休整后,天一亮就展开了工作,而梁震和同事跟拍记录、整理拍摄素材、回传片子,几乎一夜没睡。

一定要深入一线,进入隔离病房采访,靠最危险的地方近一些,再近一些!这是梁震此次随队采访给自己布置的“任务”,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1月28日,医疗队到达仙桃的第二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科主任原大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董瑛、山西省人民医院重症科副护士长何华要进入危重症病房做救治前的观察准备。梁震得知这个消息后,请求跟随进入采访拍摄。

经前方指挥部同意,实施了严格的防护措施后,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好护目镜、手套和口罩,梁震扛着裹了保鲜膜的摄像机,随医护人员首次进入隔离区,成为山西省第一个跟随医疗队进入医院“红区”的记者。

梁震特别珍惜在隔离病房拍摄的机会,他认真记录着医疗队员跟患者交流的每一个细节。没想到,第一次进隔离病房拍摄就出现了危险的“意外”。

梁震1.84米的大高个儿,防护服有些小,他的四肢有些伸展不开,老得弯着腰,身体憋得慌。专注拍摄时,手套和防护服在手腕的连接处分开了,腕部皮肤暴露。这一幕被董瑛发现了,她命令梁震立即出去做处理。

“我舍不得浪费进隔离病房的每一分钟,想尽量多拍一些,不愿意出去,还跟董瑛说没事。”梁震说,董瑛急了,提高了嗓门让他出去。

没办法,梁震只好出去。出了隔离病房,看到有医护人员出来,在脱防护服,梁震还让她们先脱,说要拍个脱防护服的画面。董瑛是真急了,冲着他喊:“你知道吗,晚处理一会儿就增加一分感染的风险,不许拍了,立即处理。”

董瑛盯着梁震一件件脱掉防护服。每脱一件都要消一次毒,洗一次手。暴露的手腕反复冲洗消毒后才“放过”了梁震。全身消过毒的梁震顾不得想太多,赶紧整理拍摄素材,并传回台里。很快,《首进隔离区!山西援鄂医疗队展开救治》的报道第一时间在《山西新闻联播》播出。

抢救患者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危险的环节就是吸痰,由于患者气道敞开,有飞溅物,病房里的气溶胶浓度会瞬间升高很多,即使在全面防护的情况下也有很高的感染风险。2月19日,梁震和同事王一迪正在采访,隔离病房里突然传来25床病人需要吸痰抢救的消息。对了个眼神,梁震和王一迪穿好防护服,随抢救医护人员一同进入了隔离病房。

眼前的患者插着有创呼吸机,已经昏迷,身体不断抽搐,看着让人揪心。抢救中,患者的痰液流出,梁震就站在床边拍摄。此时,透过厚厚的面屏,同煤总医院重症科护士黄敏使劲儿喊:“都出去!出去!快点儿出去!”严厉、无情、声嘶力竭,“那一刻,我有点蒙,本能地坚持拍摄、记录了这一幕,最终还是被她赶出来了。”梁震说,所有人都出去了,黄敏把自己一个人留在病房里。

与医护人员并肩逆行,梁震先后10次进入新冠肺炎重症病房以及疑似患者筛查现场拍摄采访,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拍摄下医护人员抢救、插管、吸痰、心肺复苏等高暴露、高风险操作场景,记录了医护人员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惊险瞬间。

手指骨折,仍坚守在抗疫一线

为了让每一个镜头都有张力,每一段声音都有温度,每一篇报道都有爆发力,梁震像“战士”一般倔强、坚强,坚守在抗疫一线。

3月13日,梁震到潜江市应急医院采访。由于连日工作,体力严重透支,在医疗队的驻地拍摄完下台阶时不慎滑倒。当时左手拿着摄像机,滑倒的一刹那,他下意识地把摄像机往后撤,前倾时右手支撑导致无名指受伤骨折。

同事和医疗队成员都劝他尽早回山西治疗。“如果这个时候回去,不但会给医疗队造成额外的负担,而且提前离开意味着医疗队的宣传任务将中断。”梁震说,不到万不得已,自己不能下“战地”。

于是,梁震扛起了摄像机继续工作。受伤期间,梁震完成两条人物报道、仙桃轻症病区清零报道、前方指挥部在潜江工作督导、前方指挥部与仙桃市交接抗疫工作等采访任务。直到3月19日,第九批、十三批医疗队接到返程命令,梁震才随队回来。返程路上,梁震忍着疼痛,仍在拍摄记录首支医疗队回家的场面,一直拍到抵达隔离点,把所拍摄素材交给同事后,才放下了摄像机。

梁震是山西在湖北坚守时间最长、完成任务最多的记者。随队出征期间,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左右,医护人员工作时,他在拍摄;医护人员休息时,他仍在做剪辑、回传工作。坚守抗疫一线54天,拍摄记录画面素材近300个小时,在央视、山西广播电视台播发报道 126条,两次完成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与前线医疗队的连线,报道在各新媒体点击量超过2 000万人次。《向险逆行 为生命的重生而坚守》《转入阵地战!山西医疗队仙桃首开整建制病区》等报道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央媒采用,梁震成为山西广播电视台发片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记者。

“为什么会选择报名到湖北,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我想中央、各省,都有新闻工作者选择到抗疫一线去记录英雄、挖掘故事,山西媒体人自然也不能在此时缺位。我们不能让英雄默默无闻,我们应该让所有人知道英雄的付出,看到英雄的奉献,以英雄为榜样!”和医护人员一路同行在湖北抗疫的日子,让梁震成长,也让他终生难忘。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开,梁震接受表彰。初心如磐,梁震说,只要扛一天摄像机,他永远都是那个愿意站到新闻最前线的人!

猜你喜欢

隔离病房防护服医疗队
移动式对讲机在新冠隔离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抗疫空调防护服及其保障系统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武汉人的心声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仁心仁术 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