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数学核心素养要素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2020-12-23刘瑞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本要素数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

刘瑞

摘要:伴随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相关方面的改革措施的不断贯彻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总抓手,在小学数学教育和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改变自己传统的“讲授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尝试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融入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中,从细节之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将数学核心素养要素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基本要素;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综合能力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是同学们在参与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积累获得的基本活动经验,最终总结形成数学基本思想。它是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整理、总结概括形成的数学基本思想和解决数学题目的基本方法,逐步钻研,了解数学知识点和数学题目的本质。总之,数学核心素养是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究、讨论、分析、归纳以及总结过程中形成的一项综合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将数学核心素养要素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方法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运算”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运算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笔算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小学阶段的数学运算主要包括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加减乘除的相关混合运算,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同学们主要接触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以及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同学们主要接触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并且在运算题目中加入小数和分数,增加运算的难度。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运算的相关题目的时候,并不应该简单的追求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应该注重数学运算的过程和注重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教给同学们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分数的相关运算问题的时候,应该注重向同学们渗透计算的技巧和方法,因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相对于整数的加法和除法运算准则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分数的运算还会涉及分数的通分和化简等相关内容,因此同學们在计算分数的相关运算时会感觉比较困难,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点和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准则的时候,应该注重向同学们讲解计算的技巧。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的时候,应该向同学们着重强调“先约分,再计算”的运算准则,因为同学们对于分数的约分还是停留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得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得数的分母,先计算出最终结果再进行约分的计算顺序的认知上。但是同学们习惯的“先计算,再约分”的计算顺序容易出现计算后得出的分子、分母的数较大,不容易寻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子进行约分,忽视约分过程导致结果是假分数的形式,计算的最终结果是假分数会扣除部分分值,影响数学成绩。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运算准确性,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分数乘法的“先约分,再计算”的运算顺序和在约分过程中可以针对乘数的分子和分母进行约分以及需要思考一个乘数的分子和另一个乘数的分母之间能否进行约分,最终将两个乘数的分数化为真分数的形式后再进行乘法运算,这样可以简便乘法运算。教师列出部分练习题目供同学们巩固、练习,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在讲解分数的除法运算时,教师可以采用编口诀辅助同学们记忆分数的除法运算公式,分数除法运算口诀可以编写为“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取倒数”的口诀,辅助同学们记忆,避免同学们在做题目时出现不理解计算准则,将被除数和除数取倒数的现象。为了辅助同学们学好分数的混合运算,教师也应该带领同学们复习最大公因式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点和做部分题目巩固理解,帮助同学们在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清晰记得计算分数的减法时需要通分,这时候需要找两个分母的最大公倍数,计算分数乘法时需要先约分,这时候需要寻找最大公因式。

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仅仅依赖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反复做大量的题目巩固练习,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决定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不应该有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是依靠学生自身努力的错误思想,而是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运算”的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帮助同学们提升数学运算能力,主动把我好做数学题目的主动权。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能力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学校几何图形的相关题目的时候,小学阶段考察数学抽象能力的题目较少,大部分数学教师很容易忽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导致很多同学在初中接触比较抽象的几何题目时会感觉比较陌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在小学阶段对于数学抽象的题目有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同学们自然过渡到中学阶段比较深奥,难度相对比较大的数学抽象题目,便于同学们接受和消化。

小学阶段同学们接触的数学抽象题目主要是求解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很多同学在学习周长的含义和物理意义,所以在做练习题时也会模棱两可,不能迅速而又准确的找准方法解题。本文主要以《认识周长》为例,说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要素。

教师在讲解《认识周长》的时候,可以将抽象的周长概念化为具体的一个图形的一周。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的周长时,可以让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一周,让同学通过具体的感官体会周长表示的物理意义。教师再带领同学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一般情形到特殊情形,借助具体的一周概念认识抽象的周长概念,逐步在脑海中形成关于周长这一个抽象概念的认识。周长的概念有四个重要的要素,它们分别是封闭图形、外围、一周以及长度。通过对于周长的四个要素的认识,深入认识周长的概念。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对于数学抽象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逻辑推理也是每一位学生必备的一种数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它也需要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到合理渗透,帮助同学们具备初级的逻辑推理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课程中会包含简单的推理题目,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进位加法时,教师会简单向同学们推理进位加法的运算步骤,如计算15+28的结果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先计算个位数,先计算5+8=13,然后再计算十位数,教师需要强调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熟练记住再加上进位的1,计算出结果1+2+1=4,所以15+28=43,通过推理计算得到最终结果。这是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最初接触推理时会接触的题目。小学高年级阶段会接触简单的逻辑推理题目,逻辑推理题目常常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在小学高年级我们会接触这样一类数学问题,如果现在有十八位同学,每两个同学之间要握一次手,那么一共需要握多少次手?同学们第一次遇到这一类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同学们推理。教师可以先从两个同学握手开始算起,然后逐步加人数,第二次计算如果有三个同学时,两两之间握一次手,共需要握多少次手,然后继续求四个同学,五个同学,六个同学呢?如果人数比较少时,教师可以借助图形帮助同学们理解,通过图形的辅助理解,我们可以得出:六个同学两两之间进行握手时,我们可以通过5+4+3+2+1=15次,然后由特殊的情况推广到特殊的情形,解决本道题目。老师讲解本道题目时,并不应该计算出结果就结束了,而应该进一步推广,将这类题目推广到n个人的情形,两两之间进行握手和两两之间进行下棋等等为一类数学问题。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的重要内容是关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和培养。同一个知识点延伸出来的数学题目都具有相似性,往往会应用同一种数学方法解决,因此很多教师在讲解数学题目时要求同学们做到举一反三,并且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归纳相同的方法和相似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归纳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并引導同学们探究解决此类数学问题的数学模型,帮助同学们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和相关思想。例如:同学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会遇到植树问题,这类问题非常灵活多变,题目中可以灵活改变植树的地形这一个已知条件,进而改变解题的方法,我们经常会遇到线性植树、环形植树、方形植树、三角形植树以及面积植树的等不同的地点进行种树,同学们在解题时也容易混淆在不同的地形上进行种树的计算方式,导致求解错误。为了帮助同学们灵活解决不同地形的植树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同学们分析解决此类数学问题的不同情况的解题方法。虽然题目的问题设定发生变化,但是对于同一类的植树问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是理解植树距离、每两棵树之间的间距以及所种植树木的数目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三者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不同植树线路的计算方式如下:

线形线路植树棵数=距离÷棵距+1

环形线路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方形线路植树棵数=距离÷棵距-4

三角形线路植树棵数=距离÷棵距-3

面积植树棵数=面积÷(棵距×行距)

数学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必须准备一些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数学题目帮助同学们巩固练习,如果只学习、背诵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解题以及解题的方法、技巧,那么数学的学习仍然等于零。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题目巩固理解理论知识,例如下面关于植树的问题。

例题:某小区里面有一个形状为正方形的广场,已知广场的边长为220米,想要打算在广场的四周等距离安装路灯,如果每两盏路灯之间的距离为八米,并且是等距离的,问:广场的四周一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分析:在形状为正方形的广场的四周等距离安装路灯的问题等价于在正方形线路上进行植树的问题,则同学们可以根据建立的方形线路上植树问题进行求解。

解答:220×4÷8-4=110-4=106(盏)

则知一共可以安装106盏路灯。

结论:

数学核心素养要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所在,虽然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在数学课程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借助数学知识为载体存在的。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是采用教师解释名次和理解词意的方式学习,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感觉教学过程不自然、流畅,也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理解。教师应该采用将数学核心素养要素融入到数学知识点讲解中,做到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有效的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仁存.抓数学核心素养要素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48.

[2]周传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浅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59-162.

[3]刘久成.学科任务导向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及其要素[J].小学教学研究,2017(22):59-62.

[4]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04):42-45+48.

猜你喜欢

基本要素数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
基于职能履行角度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问题的探讨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生活·思想·艺术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扬琴演奏中的基本要素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