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新疆中职学生公共基础课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开发

2020-12-23徐桂红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爱国创新能力策略

徐桂红

摘要:新疆学生到内地读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培养出优秀的新疆建设型人才,本课题是依靠积极心理学、创新教育论等理论支撑得以开展的,以“让每个新疆学生拥有创新精神,进而拥有创新能力”为总体思路,探讨培养新疆内职学生爱國、感恩、创造性人才的方向和策略,全力推行创新教育:创建创新校园、打造创新课堂、培养创新学生,让创新充盈在教育生活的每一天、让学生在创新中感受快乐、在创新中体验生活,在创新中培养自信,在校园中绽放青春,最终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一个民族团结的使者。

关键词:内地新疆生;爱国;创新能力;培养方向;策略

一、前言

在举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疆因受历史条件和地域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党中央决定实施教育前沿化,将新疆地区的学生送到内地学习,培养大批新疆学生成为建设新疆的综合型人才,这一举措不仅是带动广大农牧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措施,更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此,我院把内地新疆中职学生培养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1)培养学生。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内地新疆学生爱国、感恩、创新等意识,通过创新教育的实施,帮助学生了解创新、认识创新、发散思维、掌握创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争做大国工匠,让学生在三年的内地职业学习生活中领悟创新精神、民主法治精神、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构建生命远景,从个人的自我、学习、生活、互帮互助等方面,有自己明确的努力方向,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既增长智慧与能力,又开启生命内在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问题解决能力等,帮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2)提高教师。在培养内地新疆学生的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广大教师明确师生互助、教学互长的道理,进一步认识创新意识培养教育的意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强创新教育的意识,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聪明的脑及温暖的心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使创新培养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要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实施创新培养要坚持生命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使教师有效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得到提高。

(3)发展学校。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我院承担新疆中职学生教学任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转变教学管理和评价方式,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党和政府及人民满意为宗旨。打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配合的教育体系,提升学院的办学品位,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共绘学校发展蓝图。

2.研究意义

我们的课题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品质,“让每个新疆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意识,进而拥有创新能力”为总体思路,把培养爱国、健康、快乐、正直、文明的学生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建创新校园、打造创新课堂、培养创新学生。

三、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

自2011年以来,鞍山技师学院就向广大新疆学生敞开校门,担负起新疆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人类的最高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活教育的三大宗旨之一,陶行知赋予教育创造的功能,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要发挥创新精神是推进现代文明的必要手段,把培养创造力,看成是“我国今日当务之急”。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把教育的一切都与学生的创新能力联系起来,让人成为教育的主人,怀着对教育本源的追求,我们应执着地尝试创新教育,努力去打开教育的创新之门。

2.理论基础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内涵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和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2)人本主义思想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自我实现。追求的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3)创造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认为:一是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他在《教育宣言》中说:“教育者不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所谓“真善美”,是指勇于实践、实事求是、品德高尚、举止文明等,所谓“活人”,就是富有创造精神,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开拓进取的现代人。二是“培养老百姓的创造力”,“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民族创造”。强调了创造教育的重要性,把创造教育提高到了很高的高度,甚至提出了“一切为创造”的口号。陶行知先生提出和推行的创造教育理论,超前地提出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创造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仍对我们今天在新的条件下推行创造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4)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注点。

3.相关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上个世纪初期,国外开始研究“创新”力。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并把创新概括为五种类型:产品创新、生产方法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组织创新。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文献认为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展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展、发明或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也是指发现、分析、怀疑、批判、调查、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者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与实践

1.研究目标

新疆学生到内地读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课题针对“新疆学生读好书、做好人”问题,研究新疆学生缺少创新意识的原因及提高新疆学生树立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通过班级管理使学生提高自信的方法,进而树立创新思想,最终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一个民族团结的使者,成为建设美好新疆的社会主义新人。

2.研究实践

着力打造“创新课堂”。“创新课堂”就是“创新地教、创新地学”。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萌生,积极肯定学生创新点,及时表扬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发现。教师有意识将学习内容与创新培养相结合,重视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使学科创新渗透成为进行创新能力开发的主阵地之一。进行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发校园环境文化校本课,承担新疆内职班新生的爱校第一课、创新教育文体活动。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等。

五、研究结论

第一、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1.改革方式,研究理念。教师能不断学习和吸收当今世界最精华的知识,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能够把古今中外最优秀的知识传播给学生。实验中我们通过开展小组座谈会,让大家围绕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走进新课程,走近新理念,逐步引导,课改向课题研究的方向上发展。统一“课题围绕问题、研究指导行动、成果检验收获”的思想,利用身边鲜活的案例,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业务学习的实效性,为教师的科研成长奠定基础。

2.探索研讨,践行理念。教师要有很强的创造意识,有现代的开放的教育理念,自觉探索创新教育,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教师可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课后反思的教学研讨模式。便于教师纵向比较,反思提高;横向比较鉴别,从而取长补短。

3.认真反思,提升理念。借助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提供的平台,围绕学校制定的改革和实验方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实验中,开阔眼界,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4.自觉研究,自我成长。王晓春教授认为:“不要逼着教师搞科研,不要逼着教师写文章。强扭的瓜儿不甜,逼出来没有好文章,又是形式主义”。为此,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时,建立“创新教育俱乐部”,开展“新疆内职班师生在创新教育实验中的成长”研究,使研究成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在课题研究中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1.开展广泛课外阅读活动。在书海中获取知识,放飞情感,陶冶身心,在读书中成长,他们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而且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提高了。同时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诗歌诵读奠定文化底蘊。在古诗文化浸润中,打造学生人生的底色。在推行“创新教育”课题研究进程中,我们课题组拟定了古诗文特色教学方案,组织编写了古诗文校本教材《与经典同行》,共同打造学校特色建设,提高了古诗文诵读的品味和实效,优秀的中化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

第三、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

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的实训楼、舒适卫生的宿舍,学校为广大新疆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学生和生活保障,是开发广大新疆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课堂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内职班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效亚:从教育文化源头审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13-15

[2]戚业国: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12(9):35-37

[3]高强: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9-32

[4]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33-35

[5].高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幸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03)

猜你喜欢

爱国创新能力策略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Passage Four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