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山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综述

2020-12-23王芳王馨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

王芳 王馨

摘要: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写印并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这些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古籍的收集;人才的培养

引言:

文山州图书馆目前馆藏古籍一千余册,九千余册民国文献。我馆一直重视古籍保护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对本馆古籍进行了分类整理,到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以来,本馆开始对馆藏古籍做了进行了普查登记工作。2019年所有馆藏古籍均全部在全国古籍平台登记入册、古籍普查登记、审校工作。

一、本馆古籍保护工作实践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70-80年代中叶,单位职工吴明铣对所有馆藏古籍进行了整理,并对每一种古籍的版本、存卷数、册数、缺失情况、著者等均做了注解。用绵纸做了1-3页做了题签放置于每种古籍内。如对崇祯十二年刻本《北史》做注如下:太岁在己曰屠维。太岁在卯曰单阏。玄月,乃九月,重九即初九日也。查此版本,是明时崇祯十二年,岁次己卯九月初九日开雕之版,即公元一六三九年也,是江苏省常熟县毛晋所镌。毛晋,原名毛凤苞,字子晋,家富图籍,喜刻古书,所刊汲古阁版。至今流布,又刻津逮秘书十五集,皆宋元以前旧帙,人多珍之。湖州书舶,云集于门,积至八万四千册,经史子集四部之书,无不翻雕。毛氏之书走天下,此乃名家所刻的明版本耳。公元一九七九年岁次己未仲春中浣,文山吴明铣鉴定。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对部分古籍进行修复,修复了《大清例律》等多部古籍,但由于修复人员修复技艺参差不齐,修复效果不是很好,部分古籍存在过度修复和破坏性修复。2006年—2007年,全部馆藏图书打包,为新馆搬迁工作做准备。到2008年后,因新馆搬迁、人员缺少,修复工作停止。2012年后,陆续为民间收藏者,修复壮剧剧本和苗族、壮族经书、画像、家谱、族谱等,修复完成后经收藏者的同意,复制收藏了包括《陈氏族谱》、《麽公经书》、《陈氏家谱》、《何氏家谱》、《佛书》、壮剧剧本等十余种少数古籍文献,并复制入藏[1]。

第三阶段,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文件提出“中华保护计划”。该计划主要有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加强古籍修复工作;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2007年根据中华古籍保护工作计划的要求,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面开展。第一,古籍普查、修复人才的培养。2007年开始,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陆续举办的“古籍普查登记培训班”“古籍修复培训班”“藏文古籍修复培训班”等,组织志愿者参加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者服务行动.云南行”等工作。文山州图书馆挑选业务骨干参加了学习,成为了云南省古籍普查工作志愿者,多次参与了全省古籍普查登记、修复工作。培养了本馆古籍整理、普查、修复专业人才,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作需求和面临的问题,2016年举办了文山州古籍普查志愿者培训班,这次培训八个县市馆均安排业务骨干参加,学习了古籍基本知识和古籍普查知识,并实际登录古籍普查平台学习,通过培训提高了各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对古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方面,为州、市、县档案局、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培养了古籍修复人才,以实际操作的形式培养修复人才,几年来,在州馆老师带领下帮助文山市档案局修复了《陈氏族谱》,帮助富宁县文物管理所修复壮剧10余册。第二、古籍普查登记工作,2008年因新馆搬迁工作,文山州图书馆并没有同省馆同步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到2012年,才对本馆古籍进行了普查登记、古籍普查平台数据著录工作。第三、完成古籍普查审校工作。到2019年在古籍普查平台上完成了馆藏92部古籍审校工作,形成规范数据提交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第四、完善古籍保护配套设施,制定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为更好保护本馆古籍,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在新馆设立了古籍特藏书库,在硬件上也做了改善,购买了恒温恒湿机、热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特藏书库设置了温度湿度表,监测和记录温湿度变化,安装了防火门,防盗窗、监控设备。把木质书柜全部换为钢制档案柜,古籍与普通图书分开保管,到档案局购买了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制的“防霉驱杀虫药”专业防虫药包放置于每个书柜内。对部分的珍贵古籍制作了函套加以保护。这些举措改善了本馆古籍保护的条件,极大减少了古籍的自然老化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馆藏古籍文献未做破损定级、未制作書影上传工作。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要贯彻好这一基本方针,首先要做好古籍破损登记工作。对破损古籍进行分类并合理定级,为制定保护计划提供准确数据,对科学保护古籍,集中力量抢救、修复濒危古籍具有重要意义。制作版本书影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书目信息的不足,形象地揭示古籍的真实面貌,以便远距离比对版本,得出古籍版本的正确结论。版本书影将作为古籍书目信息的一部分存入古籍数据库中。

(二)部分图书亟需修复。

古籍修复工作是古籍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深且不可或缺的特殊技艺,在延长古籍寿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馆古籍破损率高达85%,部分古籍亟需修复,但因古籍特藏库人员配置不足,均为兼职,古籍修复和制作函套、夹板等对古籍进行保护工作亟需开展。

(三)专业人员短缺,人才青黄不接。

尽管本馆一直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古籍普查和古籍修复的培训,本馆也举办过一期古籍普查志愿者培训,但业务精通、修复技艺高超的仅一两人,而且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纪,而年轻同志在业务方面有待加强,在古籍保护人才方面存在严重的青黄不接的现象。就本馆来说古籍编目、鉴定甚至是古籍管理的人才也是严重不足。所以对古籍工作的基础业务知识、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的的培养迫在眉睫。

(四)对古籍保护和古籍普查工作宣传不到位。

由于人员和经费不足等原因,对文山州境内各藏书机构和民间私人藏书未做普查登记工作。以壮族古籍文献为例,文山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10年至2014年,历经5年的壮族古籍文献普查,调查了文山3千余个壮族村寨,查明文山州壮族古籍藏量达数千册,是研究壮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对于本地少数民族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单依靠本馆或各县市馆的力量难以完成这项工程巨大的任务。从本馆帮助民间收藏者修复的古籍文献来看,由于保存条件及保管不善,私人收藏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状况不容乐观,鼠啮、絮化、粘连、烟熏、破皮、开口等普遍存在。

四、古籍保护工作策略

(一)完善古籍保护、古籍修复、管理制度。

制度是进行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务院、国家民委等部门相继颁发了许多文件,如《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应根据这些文件及标准制定适合本地区古籍保护、修复、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度,有了制度保障,才能促进本地区古籍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让馆藏古籍“活”起来。

第一举办或者引入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成果展览。第二制作PPT,介绍本馆珍贵古籍,介绍本馆馆藏资源,讲好古籍的故事,古籍背后的故事,古代藏书家、出版人的故事。让读者了解本馆、本地区古籍资源,让珍藏在特藏库里的古籍“活”起来。第三举办各类讲座及活动。邀请古籍专家讲授古籍修复、保护、古籍发展史等知识讲座、开展学做古籍装帧图书、宣纸仿真打印等互动活动,把古籍宣传融入到“书香文山”九进系列活动中,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古籍知识、展示古籍保护和少数民族古籍。通过举办展览、活动、讲座让公众了解古籍保护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主动参与古籍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

目前,文山州古籍修复和古籍保护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古籍保护、修复、整理工作等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对古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需要深入了解古籍版本鉴定、古籍分类、著录、研究开发工作,因此对古籍保护工作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专业化、梯队化和年轻化。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第一,加大培训力度,应加大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参加上级古籍保护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古籍修复、古籍保护等知识,使员工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第二,通过本馆现有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师带徒”的方式培养本馆及本地区古籍保护人才。第三,通过各种媒体学习,在“学习强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云南图书馆网等平台均有一些专业讲座,如,“学习强国”上李致忠先生的“古籍十二讲”、“杭州非遗:古籍印务”、“柯菁:在古籍里留住中华文化”等视频学习讲座,可组织员工利用例会、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学习搭建一支高素质的古籍保护工作队伍。

(二)注重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保护工作。

第一,注重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收集工作。文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壮、苗、瑶、彝、仡佬等10种少数民族,在漫長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古籍,散落于民间的契约文书、经书、唱本、碑刻、口碑古籍、壮剧等。2011年,文山州民宗委实施了“文山州壮族古籍文献抢救保护项目”,组织全州八县市开展壮族古籍文献普查工作,拍摄了120本,10000余页(幅)、刻骨书45块150幅、古籍画谱1000余幅壮族古籍文献,编辑出版了《文山州壮族古籍》,但并未对古籍文献进行修复和收集。另外,富宁县民间收藏者还收藏着部分红苗经书和傩戏古籍文献,2019年,我馆工作人员修复了3册,并复制入藏,还有部分古籍未收集入藏。本馆应利用有古籍修复和具备一定古籍知识人才的优势,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进行走访调查并争取资金有计划收集。第二、对馆藏古籍及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修复工作。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延缓古籍的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对少数民族古籍修复应遵循修旧如旧、最少干预、可逆性等原则[3]。对馆藏古籍制定修复计划,对每一种古籍进行破损定级后,根据破损程度的不同严格按照《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要求进行修复,对书皮和封底有粘连的,修复后选择适合纸张加书皮进行保护,并对每一种古籍的修复过程,建立修复档案。第三、再生性保护。古籍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者转移到其他载体上,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的目的。古籍复制的方法有仿真、影印、扫描、缩微、数字化、数据化、网络化等。可对馆藏珍贵古籍进行扫描存储,进行数字化加工,提供读者研究利用。

结语:

应尽快制定保护和修复计划,注重对古籍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计划对馆藏古籍进行修复整理开发利用、对民间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进行有计划收集,使古籍保护工作越来越成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水乔.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视域下云南古籍保护体系的建构[J].图书馆杂志,2020,39(03):89-9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J].西域图书馆论坛,2007(01):1-3.

[3]黄金东.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图书馆学

作者简介:王芳,女,彝族,49岁,云南省文山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王馨,女,白族,50岁,云南省文山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