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研学导师能力途径探究

2020-12-23杨文玲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途径培养探究

摘要: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在中小学阶段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催生了研学导师这一新兴岗位。文章分析了研学市场对研学导师的需求,阐述了研学导师应具备的能力,并提出高职院校在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按照研学旅行岗位需求,改革课程设置及内容,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研学导师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培养;研学导师;能力;途径 ;探究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委印发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达11个。其中,2016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在国家素质教育战略的支持下,研学旅行相关政策会加快落地,而研学旅行产业将会迎来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时代。

一、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古代的欧洲,伟大的学术先行者们的光辉思想,无一不是在学与行中的结合中诞生的,中国的孔子、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游学经历,可以认为是古代游学的开端,也是现代研学旅行的起点。

进入21世纪以来,重视校外教育成为世界范围内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研学旅行纳入了教育体制。我们查找资料发现,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亚洲、欧美国家研学旅行活动历史悠久,在西方可以追溯到17世纪欧洲的“大游学”,即英国、德国的贵族子弟到历史文化悠久的法国和意大利求学的“漫游式修学旅行”,西方研学旅行发展更为成熟。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很旺盛,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据前瞻产业研究调查,约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研学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将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学校常态化教学,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人数众多,研学旅行消费后劲十足、发展前景广阔,需要大量的研学导师。

二、政策导向促研学旅行发展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第三部分“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中明确提出“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根据《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 意见》中还提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交通部门、铁路部门、文化、旅游等部门通过执行儿童票价、减免门票等方式支持研学旅行开展。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勵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可见,研学旅行是由政府统筹的针对中小学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开放办教育”、“办没有围墙的大教育”。

三、研学旅行导师涵义与职责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指出,研学导师是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订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同时规定,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研学导师负责制订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在带队老师、导游等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提供研学旅行教育服务。

研学旅行是一门行走的课堂,是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的课程,既不同于在校内实施的学科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行活动;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从阅读和讲授等间接方式进行,而是以观察、体验等直接的习得方式为主,注重真实场景体验性教学。由于教学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研学导师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如:动物、植物、气象,建筑、人文风俗等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现场解答学生各种问题的技能,并能随机应变依据国家教育政策要求,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 “游+学”学习任务。研学导师既懂导游知识又具有教育教学技能,才能完成研学旅行课程任务。可见,研学旅行的本质是“教育”,不是单纯的“旅游”。另外,研学导师保障学生研学活动全程的安全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四、改革旅游专业课程内容,培养研学导师能力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导游人才是具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和休闲服务的技能,让游客玩的尽兴、玩的满意。而研学旅行需要实现教育与旅游的跨界融合,旅游是手段,研学旅行目的是中小学生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在“游”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与技能,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面对未来的广阔研学旅行市场以及研学导师这一新兴岗位的需求,我们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已开设“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教学中,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课程开发能力、讲解讲述能力、安全管理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四个方面的学习。通过学习与训练,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为既懂导游知识又具有教育教学技能的能人,这样可拓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渠道,助力学生就业。

1、课程开发能力

研学旅行的目的,首先是让中小学生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研学旅行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在“行走中学习”。我国有许多的自然观赏资源,知识科普类、社会资源,但怎样将相关的旅游资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就需要研学导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学情和旅游资源特点,进行研学旅游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可见,研学导师的基本功不仅需要对真实环境的了解和认识,更需要根据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对研学旅行活动各实践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如果研学导师不懂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是难以完成研学旅行的教育任务的。为此,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增加“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等课程,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懂得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而培养学生根据需求方提出的课程目标,借助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研学旅行课程的能力。当前,研学旅行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教材及实施方案,一切从头开始。课程开发能力是研学导师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我们必须重视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2、语言讲解能力

语言,是人类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促进相互了解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在户外学习,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物吸引,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对事物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学导师口头语言表达的魅力。口头语言是研学导师在户外运用最多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本方式。研学导师的口头语言表达,可使景观景物更加生动形象,民俗风情更加绚丽多姿,使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古迹死而复活,使令人费解的自然奇观有了科学答案,从而使学生感到旅游生活妙趣横生,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所以,我们要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这一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讲解能力。对研学导师语言讲解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语言简洁、规范,具有直觀性;语言准确、可信,具有逻辑性;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语言情理交融,具有教育性;语言设疑提问,具有启发性。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导游业务》课程中“导游语言技能”内容时,增加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时间,探寻有效训练方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研学导师是知识的讲解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将各类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用一定的情感性、幽默性、节奏性、规范性、科学性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获得新感悟,以此增强研学旅行课程教育教学效果。

3、安全管理能力

研学旅行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及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也是研学导师的一个重要能力。学生的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等都需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开展好研学旅行的第一要素是安全。《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研学导师就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安全管理人员。研学导师不仅要知晓安全知识,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全过程都要注意安全防护。当意外发生时除了及时报警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急救方法,因此。研学导师除学习安全知识理论,掌握安全救护的方法以外,还必须进行专项的、行之有效的预防训练和预案演练,如消防演习、急救演习等。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导游业务》课程“问题、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处理”教学内容时,教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对参加研学旅行学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能从吃、住、游、行、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强化参训学生安全意识,教会参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会制定“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熟知常见安全问题应急处理措施与方法,具有风险判断能力。

4、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中小学生受教育场所从相对封闭单一的校园课堂转变为校外的自然、社会大课堂,涉及的范围广、部门多,人员多,学生、家长、老师、导游、司机、队医、餐厅负责人等很多人员都要参与研学活动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可见人员之间沟通的复杂性、多变性。这就要求研学导师有良好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与相关行业部门、人员进行友好合作,确保研学活动顺畅,安全有序。如果协调不当,很多活动就难以顺利开展。另外,研学导师工作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研学导师要研究学情、生情,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创设不同的研学情景,要组织参训学生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热情,也需要研学导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除了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景点导游》、《导游技能综合实训》等课程模拟带团实训外,增加《研学旅行综合实训》项目,进一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组织协调能力。

总之,研学旅行是教育和旅行相融合的活动,研学导师是这一活动的设计者、引领者、实施者。研学导师既具备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又能具备导游职业的基本技能,肩负起学生的安全、思想、学习与生活管理,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按照研学旅行岗位需求开设旅游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知识、应急安全知识等课程,同时根据研学旅行岗位需要开发相对应课程。通过改变或增加课程及相关教学内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为研学市场培养合格的“教育+ 旅游”的跨学科复合型的研学导师。

参考文献

[1]吴军生,彭其斌.研学旅行安全工作指南[M]. 2019.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嵩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引[M]. 北京:2019.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祝胜华,何永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探索与践行[M]. 2019.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薛兵旺,杨崇君,官振强. 研学旅行实用教程[M]. 2019.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彭其斌.研学旅行课程概论[M]. 2019.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6]孙月飞.朱嘉奇.杨卫晶.解码研学旅行[M]. 2018湖南教育出版社

[7]潘洪建.杨金珍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M]. 2018江苏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本文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基于研学导师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JC202026)阶段性成果。

杨文玲(1966—,) 四川乐至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郎酒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教育。

猜你喜欢

途径培养探究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设问引导探究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