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

2020-12-23张莹李诗媛程欣范司琪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性审美性设计

张莹 李诗媛 程欣 范司琪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生活环境各异,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发展有着助推作用。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独特名片,本文主要对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做论述。

关键词:民族服装;设计;文化性;审美性

0引言

当代人需要主动担负文化传承的责任,把握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为了保护我国的民族服饰文化,我国设立了博物馆,追溯了民族服饰的发展流变。文化保护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民族服饰文化,了解了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自觉成为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需要不断增强文化軟实力以提升综合国力。部分区域将着眼点放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文化发展,尤其是民族文化中关于服饰文化的重要性,并未开展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使民族服饰文化发展面临危机。保护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必须采取行动,将着眼点放在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上,使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1民族服装设计所体现的特点

民族服装设计所体现的特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在民族服装中,色彩是其最为显著也是最有标志性的特点,也是民族表达自己感情的视觉语言之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也是代表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色彩除了反映本民族的特色外,还可以反映出设计师的性格特点,正如见字如见人,衣服也是如此。冷色调、热色调、暖色调等还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状况。总之,色彩能够有效的烘托出民族的文化和特色,能够让关注直观地感受到民族服饰带来的美好。

2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

2.1民族服装设计中体现的文化性

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之一是民族服装设计中体现的文化性。民族服装设计中展现的文化性,其实一个民族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大发展环境下,在世人面前所展现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等,都是民族用来表达情感所用的手段。民族服装设计中体现的文化性具有历史性,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展现方式。进入到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族设计的理念也有了更加多元和丰富的表达形式,它们从单一的形体上表达逐渐转变为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服装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颜色、装饰、布料等进行选取和制作。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在服装设计领域,我国的民族服装设计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在一些民族中,这些民族服装设计中所选取的颜料和装饰等都是民族文化的特色表达。文化是具有生命和活力的,我国历史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非常多的动荡岁月,这些岁月让民族服装的设计有了更多样的表达方式。文化性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情感上的寄托,也是本民族内部的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的追求。

2.2民族服装的工艺制作表现手法

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之二是民族服装的工艺制作表现手法。首先是织锦。织锦就是运用彩色的经纬线织出来各类图案的织物,其各类经纬线有序交织,表面极为平整,图案花纹错落,极具光泽感。我国民族其织锦基本都是运用木架式织机或者是腰织机。其中前者比较适合运用在大幅织锦的制作过程中,后者则比较适用于小幅织锦,在使用的时候将纱线的一头套在脚上,另一边拴在腰上,腿伸开,将经线拉直,经线具体的排列数量依照具体要织的宽度决定。在编织的时候基本都是“通经断纬”,将丝线术纱梭子穿梭挑织而成。在民族地区尤为流行直径,整体工艺极为精湛,比如壮族的壮锦、黎族的黎锦、瑶族的瑶锦等都有着极为悠远的历史。其次是刺绣。我国民族地区流行的刺绣技法比较多,图案风格更是丰富多彩,在其民族服装制作工艺之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素绣通常就是指将白线绣在青色、黑色和蓝色材料上的一种单色绣。彩绣则是使用各种颜色的线交织绣成各类图案,整体层次分明。平绣极为注重绣面的平整性,整体针法应用比较丰富,色彩鲜明。这是一种比较基础的针法,同时历史也比较久远。辫绣就是将多根色线编成辫,再依照图案内容平铺在布帛上,通过丝线钉牢,最终纹理效果极为明晰。堆花是运用绫子剪成若干个三角形,再将所有三角形的两角折成带有尾巴的小三角,逐次叠放在布上,一边放一边缝,最后组成各类图案。剪贴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绣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浮雕感,一般会因为剪贴材料的差异,使最终绣品的立体感有所不同。具体先依照图案的要求剪贴花布,并粘贴在面料上,也可以给贴花布和面料间衬垫上软纤维,并将锁边钉牢固。网绣是一种极为传统的刺绣工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线迹需要规律性地交织在一起组成网状的纹理,从而对纹样进行填充。这种绣法纹理效果极为独特,比如刻鳞针可以产生鱼鳞纹理效果,经常被运用在龙鳞片、鱼鳞片和鸟的羽毛表现上。

2.3民族服装与“工艺美术”属性的关联性

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之三是民族服装与“工艺美术”属性的关联性。从服装设计迈入时尚领域起,服装越发走向理想美的形式。服装成品的艺术美是崇高的,甚至要仰视,服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奢侈品”。从19世纪初起,西方立体裁剪的服装引入中国伊始,与之匹配的“唯洋是从”风气应运而生。在汉民族中,西方立体裁剪的服装更多地从造型性和艺术性角度塑造,特别是舞台剧服装的造型,将服装“艺术品”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品”的美之通途,四通八达,而少数天才设计师所能胜任的工作,对大多数民众而言,望而生畏。汉民族历史悠久的美的艺术的欣赏历程,注定辈出美术类专业人才;民众力所能及的艺术之路,当以“工艺美术”为首。笔者走访贵州苗族原住民居住地,看到各家各户的妇女纺线、织布、裁布、手缝衣、刺绣等的劳作过程,被朴素的“工艺美”所震撼。幸运的是,专注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愈来愈多,身体力行,深入民族群众生活的大山深处,传扬普及民族服装的实用之美。手工缝制的民族服装,取自然之精华,手与心相通,活生生有了丰富的情感融入服装里。专家学者言传身教感动着大山里的民族青年一代,让年轻人了解历史,通识民族服装的珍贵性,重视本土服装的保存与创新。民族的服装,终究需要民族妇女作为劳作的主体,代代相传的模件关系中的中国传统平面造型,终将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浓重一笔。将民族服装从“艺术品”里解放出来,卸掉艺术的枷锁,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保留原生态的文化底蕴;让其真正成为实用性和审美情趣共生的活态文化资源,任重而道远。

总之,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的服饰文化,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民族服饰文化伴随历史更迭而不断创新,内涵得到丰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为了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应该开展服饰文化保护,号召全社会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文化。《中国民族服装艺术传承与发展》一书介绍了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历史,指出了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重要意义,提供了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玉婷,刘芳.民族服装设计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7(24).

[2]董剑平.论民族服装设计的文化性和审美性[J].人文天下.2016(22).

[3]张岚.民族服装设计创新的“变”与“宗”[J].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4]王亚茹.浅谈服装设计中的民族元素应用[J].现代交际.2014(03).

猜你喜欢

文化性审美性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浅析《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从《丽水金沙》看民族歌舞发展中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博弈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