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审美观念 办好戏曲广播

2020-12-23刘斐

声屏世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

刘斐

摘要:中国戏曲具有较为浓厚的民族性格特点,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艺术结晶之一,中国戏曲能充分表达出民族的精气神。山西作为中国戏曲第一大省,其戏曲艺术除多元性外,还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其生存发展显现出山西戏曲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探索之旅,也显现出其寻求自身发展的艺术规律。广播戏曲样式固定,而目前广播戏曲正面临着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的抉择,如何在提高审美观念的同时办好戏曲广播,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关键词:审美观念 戏曲广播 和谐美

广播戏曲已经发展多年,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目前广播戏曲正面临着严峻形势,无论从当代审美情趣还是审美意识的角度来讲,固定形式的发展特点与新内容之间出现了明显矛盾。笔者认为,戏曲广播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审美鉴赏力、欣赏力方面,如此才能充分体现广播戏曲的和谐美。

广播戏曲的和谐美

广播戏曲的和谐美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概念,其由美的本质所决定。美学领域一直宣扬的客观与主观,都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摒弃,将美的本质落实到了实际的主客体审美关系中。广播戏曲中包含的美不仅在于广播戏曲本身,也与审美主体有着密切联系,与观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密不可分。从客观角度来说,无论样式还是内容,主客体的和谐统一才是保证广播戏曲和谐美充分表现的重要环节。从主观角度来讲,框架构想与个人意志的和谐统一,是广播戏曲和谐美充分展示的基本条件。在40年的广播戏曲发展历史中,人们能够发现有和谐美特点的优秀广播戏曲均具有这样的特性。美的本质与原则都不可被忽视,正是因为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才使得广播戏曲的和谐美能被充分展示出来,同时这种形式也反映出了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不断完善与优化广播戏曲的过程中,也为未来广播戏曲和谐美的进一步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广播戏曲突出表现的方面

形式和谐。以晋剧《八义图》为例,在这出传统晋剧舞台演出中,由于表演形式的特殊,使其反映面较广、头绪较多,这样的特点使其并不符合广播戏曲的一瞬即逝理念,因此整体来看播出效果并不理想。若是在原剧的基础上将原本繁复的东西去掉,简化故事,处理线索,将整体故事的表达形式转变为单线发展,观众在听这出晋剧时不仅能够听到完整的故事,还能体会到其中的和谐美。这种方式也叫作戏曲剪辑,这一形式使得戏曲中的人物冲突更加鲜明,能够在和谐美概念的定义下选取适当的比例,使戏曲中的多种元素能够达到新的平衡。依据和谐美的概念,将《八义图》剪辑,重新排列故事线索,确立新的主干与分支,将原本繁复的剧情尽量缩减,可使其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编辑在以和谐美审视编制内容时要将所有的故事和谐地串联在一起,并将戏曲录音部分素材组成一个具有和谐美特点的完整个体,在这种条件下,使戏曲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也体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想道德美。从这一点来看,广播戏曲的和谐美既是形式需要,又是广播戏曲美充分表达的基石。

内容和谐。广播戏曲具有诸多样式,和谐美在戏曲故事中能够表现得更为突出。以《芦花》这出晋剧戏曲故事为例,其所讲述的是继子与继母之间的宽容与谅解。全剧以闵子骞的大局观为主线,从而更好地把继母李氏与闵德仁的矛盾点反衬出来。正是因为闵子骞的大局观,也让一场难以收拾的家庭矛盾得到了很好解决,使剧中无论人与人还是人与物,其情感都在主观与客观的吸取、冲突中充分展现。

要使形式与内容完全统一,并使最终展现的效果具有和谐美,确定艺术追求的目标非常重要,尤其是和谐境界在其中的展现。以广播戏曲中的戏曲专题节目为例,这一节目在广播戏曲中的地位较为突出,并且由于这种专题节目以戏曲作品的录音音响为部分素材,在有声语言的穿插辅助下,使节目展现出了特定立意。例如,《唐喜成唱腔欣赏》《梅兰芳唱腔欣赏》《谭门世家代代传》等戏曲形式属于唱腔欣赏,其立意较为突出,让观众既能够欣赏戏曲唱段,也从中感受到戏曲艺术家的艺术特征。这一立意的确定,使戏曲专题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具有和谐统一性,二者的协调也使广播戏曲美在这样的节目编制形式下得以充分体现。可见,广播戏曲离不开和谐美,若无法让观众感受到和谐统一美感,算不上是广播戏曲真正的成功。很多作品尽管在其中也融入了部分不和谐的内容,但整体表现仍是和谐的,因此也可以说广播戏曲美的本质就是和谐,一切的广播戏曲编制都要以这一原则为基础,这样才能使广播戏曲不断进步,也让观众的审美观念在广播戏曲中得以提升。

观众听觉艺术的获得不仅仅只有广播戏曲,但广播戏曲却是听众在其中欣赏美的极佳形式。艺术品是艺术的展现,但真正让人能够欣赏到艺术品的艺术才是其应具有的基本作用。广播戏曲拥有众多品种,每个戏曲品种对应的听众群体各不相同。另外,需注意到的是,听众群体也能给自己所喜爱的戏曲品种以较大影响。因此,对于戏曲编辑来说,充分理解艺术与受众的关系才是办好戏曲广播的关键。其中的诸多流派都有着自己的观点与戏曲表现形式,随着广播戏曲的发展,这些观点与表现形式也有了较大进步,在方法与观点的日趋成熟下也组合成了一套系统的编排规律,因此各自的表现形式融入其节目中,也就各自成派系,在各自的派系中表现出了属于自己派系的典型特点。

做好广播戏曲节目的创新

戏曲节目要注重地域性。戏曲具有极强的延续性与空间地域性,这也是其艺术门类众多的主要原因。其中,地域性作为戏曲节目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保证多年来戏剧节目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戏曲表现出的地域性非常独特。戏曲的地域性之所以较为突出,这与我国的汉语语言有着密切关系。汉语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覆盖的区域较广。但其实汉语也分为多种方言,这就使各地的广播戏曲节目形式有了稍许不同。以山西现存四大梆子为例,分别占据着山西的四大区片,即雁北区片、晋中区片、晋东南区片和晋南区片。除晋剧和北路梆子基本是混合留存外,其中的上党梆子、蒲剧、晋剧流行区域划分明显。一方面是由于各地观众欣赏习惯不同。如上党梆子在定名之前一般称之为上党宫调(1934年),由五种声腔组成,可以说是一个多声腔复合剧种,这与晋剧和蒲剧的单一梆子声腔剧种相比而言,其展现出的艺术多元性要远远多于二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语音语言的差别所导致。如蒲剧和晋剧,这两个剧种所流行的区域基本和语言区片划分相一致。山西晋南地区所使用方言为关中官话汾河区片,晋中地区所使用方言则为晋语并州区片,二者明显的差别也注定了流行戏曲上的区别。中国古代音乐讲究字正腔圆,而各地方言的不同使得地域性较为突出。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得戏曲编辑要创作出有更好品质的戏曲节目,应注重地方题材,将本土的戏曲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并将这些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广播戏曲节目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广播戏曲的和谐美感。以晋剧为例,这是山西的地方戏,悠久的地方戏历史使其属于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晉剧是山西百姓们听的品种最多的本土剧种,部分村庄每逢过节还会邀请晋剧剧团到村里唱戏。传统的广播戏曲节目依旧停留在你播我听的节目形式,节目较为死板,因此增强栏目节目的丰富性与参与性是戏曲节目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贴近时代,让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改变,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人们的审美观也在逐渐变化。因此,戏剧的发展要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变化规律进行一定的创新,将更多具有和谐美的内容融入广播戏曲节目中。另外,戏剧也要贴近时代,将现代元素更多地融入广播戏剧中,但仍需保证广播戏曲节目的传统性,元素的融入是赋予其新生命的基础。广播戏曲节目要迎合现代人,因此必须结合环境形势变化做出相应改变并重新定位,以市场化与平民化为发展原则,发展更多的广播戏曲听众,注重节目的创新才是广播戏曲节目长盛不衰的前提条件。

结语

中国戏曲以情动人,而广播戏曲更多的是用言语与感情元素共同感染听众,因此其展现出的和谐美需要审美的深化,才能充分理解其中表达出的艺术元素,也能更好地体会到和谐美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戏曲编辑要在符合统一规律下对戏剧进行一定删减,以保证和谐美的准则,使戏曲节目进入到更高的层次,达到完美的和谐。(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田翔.对农广播如何办好戏曲节目——以天津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戏曲60分》节目为例[J].中国广播,2016(07):66-69.

[2]段岚.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主持艺术探究——以富阳台获奖作品《玉兰凋谢,越音长存》为例[J].视听,2019(02):91-92.

[3]步新娜.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时代表达——以天津农村广播《戏曲60分》的创新传播为例[J].中国广播,2016(07):69-71.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浅谈中日审美文化的差异
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趣味教学——让学生拥有发现形式美的眼睛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审美教育 文
《红楼梦》读后感
从民国初期女性服饰的艺术风格演变看审美观念的转型
指导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之我见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片断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