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类题材纪录片故事化传播的有关探讨

2020-12-23宋璋

声屏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纪录片

宋璋

摘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我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技艺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甚至部分民俗文化已渐渐消失,以纪录片的形式对我国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保存已逐渐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对此,创作者应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叙事方式的合理运用、提高“非遗”类纪录片的直观性及感情的营造等多种途径,对“非遗”类题材纪录片进行故事化创作,以提高“非遗”类题材纪录片故事化传播的效率。

关键词:非遗类题材 纪录片 故事化传播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其中包含着数不胜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非常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演变、沉淀和积累之后,人们如何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通过纪录片故事化传播的形式,不仅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保存起来,还有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对文化及历史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意在探索“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和传播,借此与纪录片的创作者进行经验共享。

非遗类题材纪录片的相关概述

概念。新时代背景下,为将“非遗”类文化更好地展现在迅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拓展宣传渠道、拓宽传播途径是唯一选择。可以通过借助广泛的传播途径,将“非遗”类文化更好地完整传承下去。“非遗”类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能将艺术与真实完美结合起来。通过将视听元素、故事化的叙述主题相互结合,将“非遗”类文化作为制作核心,最终将“非遗”类文化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非遗”类文化的传播及保存,还有助于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非遗”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及传承情况,这也即所谓的“非遗纪录片”。近年来,这类纪录片层出不穷,比如《醉龙》《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了不起的匠人》《手艺人》等。此外,“非遗纪录片”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非物质艺术制作过程,而是类似于电影一样,有故事、有人物、有情感、有精神。例如《火的祭礼》《平遥布鞋》《手造中国》《功夫少林》《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非遗纪录片”用最鲜活的表现方式、最真实的记录语言、最客观的影像表达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能够使其得以传承。

分类。现阶段,“非遗”类题材纪录片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一,来自于官方电视台的“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央及地方电视台响应国家号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拍摄,最终以纪录片的形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为符合受众的审美观点,这类纪录片一般都具备戏剧性的冲突、完整的叙事线索,具有浓厚的商业运作气息,典型代表作为《漆彩人生》《戏梦关东》《传承》等。

其二,独立导演的“非遗”题材纪录大片。这类“非遗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创作者大都具备专业的实践技能、丰富的知识体系且不会受任何商业及组织的限制,完全根据自己中意的“非遗”文化题材进行记录拍摄。相比于第一类而言,这类非遗题材纪录片更加拥有个性化的故事语言表达,情节上也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典型代表作有《片纸》《春社谣》《最后的马帮》等。

其三,来自于视频创作爱好者拍摄记录的“非遗”类题材纪录片。这种纪录片大多数是业余时间创作的,更多有一种随意性的视频作品。这类作品往往没有太多的技术及剪辑修饰、没有专业的配词解说,以一种短视频或者照片拼接在一起,只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现象记录,但往往也能够深入浅出,影响力也不可小觑。这一类型的作品在“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上数不胜数。

非遗类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途径,还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对于似与当代社会发展有一定距离的“非遗”文化,如果只是简单呈现,往往无法引起时下年轻人对历史文化的求知欲。对于“非遗纪录片”的制作,传统模式往往求其全而不求其精,求其内容含量而不求其影像美感,求其制作完整而不求其传播影响,这是“非遗纪录片”创作当中创作者遇到的“通病”。究其根本,首先,非物質文化遗产往往需要创作者和受众都能够了解并走入历史空间,这样创作者要深入地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用更巧妙、更生动、更灵活的方式浅出,这是受众的期待,也是传播的需求;其次,部分正面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能够直接拍摄到的往往只是支离破碎的片段,这样的“非遗纪录片”会有完整性的缺陷,甚至让观众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可能,则更难以实现故事化的创作和传播;最后,很多“非遗纪录片”仅仅只是记录而已,没有对其精神和文化内核进行故事化、情节化的解读,受众甚至无法理解片中所要传达的思想,也就失去了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指出的是,“非遗纪录片”在追求精湛、精巧、精致的同时还需社会的共同参与,甚至每一个视频创作爱好者都可通过手机拍摄,记录每个人眼中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纪录片”可能拍摄技术不够精湛,但借助互联网进行分享,不仅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认知程度,还有助于激励更多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

一部优秀的“非遗”题材纪录片,不仅能够让观众感受到“非遗”文化蕴含的独特魅力,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民众保护“非遗”文化的动力。例如,《醉龙》把岭南水乡的中山和澳门人对“龙”的文化认同和中华文明“根”的文化的追寻展现得淋漓尽致。“舞醉龙”是古代中山水乡人特有的一种民俗,蕴含着水乡人的自由奔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之后所举行的“舞醉龙”巡游活动,也因此一路传承下来。传统的舞醉龙是舞龙者拜祀过程中随意舞动龙头、龙尾,称为“转龙”,然后穿大街、走小巷,这就是所谓的“游龙”。在整个过程中,醉龙飞舞、酒香四溢,舞龙者和围观者不断进行互动,只要人们愿意,都可参与其中。古时的醉龙融汇了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要求表演者有一定的武术功底,马步如山、腰法灵醒,运用醉拳的套路,突出酒醉后龙腾云端的形态,而今的“舞醉龙”则更突显出了一种文化传承和共同分享、传承的乐趣。

非遗类纪录片的内容创作分析

纪录片既要讲究真实记录,又要不断追寻艺术表达,二者水乳交融才称得上是精品。“非遗纪录片”的创作则更需要创作手法的多样和建构故事的灵动,这样的作品才有可能打动受众。另外,创作者要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性,创作凝炼而饱含深情的解说词,再加上特定音乐的烘托,将“非遗纪录片”进行情感化处理,进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样的作品众多,例如《聆听中国》《本草中国》《京剧·八答仓》等。

叙事方式的合理运用。一部博人眼球的“非遗纪录片”,需将视频拍摄、解说、音乐等多方面进行相互协调,如果只是凭借单纯的记录形式展出,不仅不会得到欢迎,还会遭遇观众的各类吐槽。在“非遗纪录片”制作过程中,为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首先,创作者应当保证真实性;其次,创作者应在制作过程中合理穿插与文化相关的故事情节,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还有助于增强纪录片的宣传力度,比如《津门玩跤人》《年画》《老秤儿》等。

提高“非遗纪录片”的直观性。为提高“非遗纪录片”的直观性,创作者应当着重运用口述故事的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相关分析、解说。如果一部“非遗纪录片”缺乏故事化口述,仅仅只是单纯地对故事进行简单描述,不仅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容易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故事化口述是“非遗纪录片”的灵魂,这样的影片往往显得更加平易近人、生动形象,能够引领观众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观赏的乐趣,进而增强“非遗纪录片”的情怀、提高“非遗纪录片”的直观性、丰富“非遗纪录片”的情感。

感情的营造。在“非遗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感情的营造必不可少。常见的感情营造方式有“见人见物”型,其中的人物有个性,语言通俗而富有人生哲理且作风幽默,而其中的“物”,则更让观众感到新奇、有趣。另一种是“以小见大”型,这种感情营造的方式主要是对小故事、小情节进行放大处理,将浓郁的民风、民俗甚至美食、美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从而唤起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

结语

新時代背景下,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及宣传,已逐渐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纪录片通过传播的影响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真实的记录、乡土的情怀、故事化的表达,就是“非遗纪录片”的魅力。“非遗”题材类纪录片不仅能带给观众真实的文化感受,还有助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作者单位: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思琦.关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与文化传承研究[J].长江丛刊,2019,(31):68.

[2]闫冉.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创作与文化传播价值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3]崔小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06):10-11.

[4]曹钢.移动互联时代非遗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探析——以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为例[J].今传媒,2018,26(02):10-12.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Simplicity Is More Worthy of Pursuit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谈短时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