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工业传奇——永利铔厂

2020-12-23钟红丽沈利成

档案与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工业永利南京

钟红丽 沈利成

20世纪初,实业救国逐渐成为社会上一种重要思潮。一些有识之士怀着救国之梦,创建了一批赫赫有名的企业,位于南京江北卸甲甸的永利铔厂就是其中典范。“铔”是化学成分“铵”(NH4)的旧译。

永利铔厂1934年由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创建,1937年便生产出具备当時世界先进水平的硫酸、硝酸、肥田粉等化工产品,填补了中国基础化工的空白。后来,该厂在全面抗战期间遭受日军的侵占掠夺,发展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永利铔厂迎来了新生,现为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从永利铔厂到中石化南化公司,中国第一包化肥、第一包催化剂,以及第一套合成氨、硝酸、硫酸的生产装置都在这里诞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公司为全国27个省区市70多家企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人才13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2018年1月永利铔厂被列入首批中国工业遗产名录,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传奇。

一、酸厂建成,补足化工基础

酸和碱是现代化学工业的两种基础原料,纯碱和硫酸的生产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代中国由于生产力落后,只能进口“洋碱”,西方列强趁机谋取高额利润,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亚交通梗阻,洋碱输入锐减,一些外商趁机哄抬碱价,最终导致国内造纸、印染、冶金等以碱为原料的工厂被迫停产,普通老百姓无碱,只能吃酸馒头。

1920年民族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兴建永利碱厂,定名为“永利制碱股份有限公司”,并以“红三角”为商标,用国际先进技术索尔维法制作碱。该技术复杂,且被国际索尔维公司所垄断,但范旭东、侯德榜等毫不气馁,于1924年开始出碱,1926年6月制作出合格的碱,碳酸钠含量超过99%。范旭东把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优质碱称为“纯碱”,区别于外国的“洋碱”。该产品于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和“中国工业进度的象征”评语,产品畅销国内外。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对化肥(俗称“肥田粉”,主要成分是硫酸铵)的需求量很大。在旧中国,化肥无法实现自产,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化肥。1929年永利碱厂开始盈利,范旭东开始筹建酸厂,并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创办酸厂的请求。当时国民政府只对他的提议予以赞赏,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支持。范旭东只能游走于国内各家银行,说服他们投资办厂。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为解决国防和农业发展问题,计划建造大规模的硫酸铵厂,由于该项目存在技术和资金问题,希望引进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建设。英、德两国公司提出进口原料全部免税、产品由其包销,还有巨额的设计费的苛刻条件。面对这种情况,范旭东向实业部递交了承办硫酸铵厂的申请。1933年底,行政院会议审议通过该申请并由实业部转发批准,要求硫酸铵厂动工后两年半内建成。之后,范旭东先后奔赴上海杨树浦、安徽马鞍山、湖南株洲、南京卸甲甸等地实地勘察,最终选定南京江北卸甲甸为厂址。范旭东在国内筹划码头、交通、厂房等工程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侯德榜率领技术人员赴美国与厂商谈判,设计合同,选定设备,两人相得益彰,建厂工作快速推进。

1935年上半年,厂房建设基本完成。至1936年9月,业已完成焦气厂、压缩部、合成部、精炼部的建设工程,12月顺利完成锅炉房、硝酸厂、硫酸铵厂的内外管线、冷水塔、江边深井等项目建设,至此永利铔厂的基础建设工程全部竣工。1937年1月,硫酸厂正式启动生产;2月硫酸铵厂、合成氨厂继而开工并投产。永利铔厂是当时远东一流的大型化工厂,开启了中国化肥工业的先河,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抗战救国,开辟化工新中心

永利铔厂投产后主要生产硫酸铵。时值春耕,“红三角”肥田粉畅销江苏、浙江各省,并出口东南亚,形势一片大好。然而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为支持全面抗战、支援前方战事,永利铔厂改产硝酸铵,运往金陵兵工厂,为生产炸药提供原料。日本人深知永利铔厂的军用、民用价值,通过各种渠道对范旭东、侯德榜等人威逼利诱,想通过合作办厂的方式吞并该厂,为日本侵华服务。但范旭东、侯德榜等先贤坚持“宁举丧,不受奠仪”的原则,予以严词拒绝。于是日本人暴露出凶恶的面目,派遣飞机于8月21日、9月27日、10月21日三次轰炸该厂,先后有87枚炸弹落在厂区,厂内车间和设备破坏严重。1937年底,永利铔厂被日本占领,厂里的主要技术人员和工人随厂西撤。

1938年元旦前后,西迁的“永、久、黄”团体(代指范旭东创建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久大精盐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成员共1000多人背井离乡,撤退到汉口。面对困境,范旭东鼓励众人道:“首先要打破逃难心理,善用此时机,为中国在华西创立一化工中心”。他先后创建久大自贡模范盐厂及三一化工制品厂,迁建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及创建永利川厂于乐山五通桥,建立纯碱、砖瓦等企业和侯式碱法中间试验场等。永利铔厂原计划迁于湖南,由于战局迅速恶化,只能暂缓,迁到四川后,由于交通和资金问题,未能建成投产。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范旭东当即决定组织先遣队,赶赴南京开展永利铔厂的接收工作,励志恢复生产、规划我国化工建设的宏伟蓝图。但天不假年,10月4日,范旭东因病在重庆逝世,留下“齐心合德,努力前进”的遗言。当时参加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亲笔题写“工业先导,功在中华”八个大字的挽幛。侯德榜当选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永利职工继承遗志,齐心协力恢复生产。

1945年11月,永利铔厂接收完毕,但由于受日军毁坏严重,历时十个月才恢复生产,产量仅有战前的三分之一。其中硝酸厂已经成为空壳,硝酸生产设备已被日本人盗拆至九洲东洋高压株式会社横须工厂。国民党政府和盟军总司令部对追还设备态度消极,经过两年八个月的艰难交涉,侯德榜亲赴日本办理,才于1948年4月11日将1482件、毛重550吨的硝酸塔设备运回国(其中被窃的白金网11月才运至上海),这也是我国被日本劫走的大量设备中唯一争回的一套设备。2011年5月,硝酸塔光荣引退,这座承载着传奇爱国故事的硝酸塔被南京市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永久保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迎接新生,再创时代新篇章

1949年初,隨着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摧毁。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形势下,国民党对其统治区内的工厂、企业、学校及重要设施,采取“绝不留给共产党”的反动方针,永利铔厂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企业也在其中。中共永利铔厂支部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地下党组织护厂工作的指示,组织护厂“同人互助会”,以“职工团结、劳资合作,护厂保家、共渡难关”为宗旨,提出“护厂保家,迎接解放”的口号,开展护厂保家运动。1949年4月21日下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解放军35军104师炮兵团带着毛泽东关于“对付永利铔厂守敌,只能诱之野外歼灭,不能强攻,不能硬打。如果毁坏了永利铔厂就毁了半个南京城”的指示,占领凤凰山,经短暂战斗,胜利进驻永利铔厂。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刘伯承任市长,对永利铔厂在政府贷款、产品收购和调拨原料方面予以关怀,促使该厂在停产四个多月后于6月14日复工,18日正式出货。

1949年夏,周恩来接见克服重重阻碍而归国的侯德榜,称赞道:“永利化学公司人才荟萃,是一个‘技术篓子,在新中国建设中‘极其可贵”。1952年,永利铔厂更名为公私合营永利宁厂,1958年,正式挂牌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1958—1965年厂内主要产品氮肥、磷肥、催化剂、硫酸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0%、40%、30%、30%。

2005年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如今,该公司已经成为我国气体净化、硫酸及催化剂研究中心,在钒催化剂、橡胶助剂、化肥、化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领域,贡献了数十项中国化工之最,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60余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部级科技进步奖90余项,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学习风范,爱国精神永传承

1934年“永久黄”团体创始人范旭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该团体的“四大信条”:1.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2.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3.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4.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永久黄”团体的全体成员以此为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用科学精神投入实业,服务社会。2003年范旭东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四大信条”确定为“南化信条”,成为该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和灵魂。

2014年南化公司厂史陈列馆建成并开放,馆内入口处有范旭东、侯德榜半身像,展出的图片、奖杯、设备、实物达百余件,充分展示了范旭东、侯德榜等化工先贤的光辉业绩和南化公司的辉煌历史,成为当代人学习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化学工业发展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近代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呕心沥血建立了一批近代民族工业企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发展缓慢,但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以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气概,创建了一批如永利碱厂、永利铔厂这样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企业,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参考文献

[1]徐立刚.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永利铔厂)[J].档案与建设,2002(12):32.

[2]陈歆文编著.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李沛霖.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南京永利铔厂影像志[J].江苏地方志,2010(06):42-44.

[4]赵子云.制碱先驱侯德榜[J].炎黄纵横,2011(03):16-17.

[5]夏娟.范旭东与南化信条[J].中国石油石化,2013(10): 80-82.

[6]汪春耀.刘伯承在南京鼎力支持永利铔厂复工[J].世纪, 2014(01):66-67.

[7]莫玉.范旭东:中国民族化工业奠基人[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4.

[8]晋珀,郭婕,薛怡然.范旭东:用实业对抗侵略[N].中国企业报,2015-06-30(012).

[9]叶建华.“大厂”传奇,功在中华(上)[J].化工管理,2017(04):44-47.

[10]叶建华.“大厂”传奇,功在中华(下)[J].化工管理,2017(07):54-56.

[11]王喜琴.抗战时期的南京永利铔厂[D].南京师范大学, 2018.

[12]叶迎春.中国第一台高压容器诞生记[J].中国石化, 2019(10):87-88.

猜你喜欢

化学工业永利南京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发展
永利澳門第二季度淨收升3.6%
浅谈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