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EPC模式优势实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增值

2020-12-23刘增祥王奇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刘增祥 王奇珍

[摘    要] 目前,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已位居世界前列,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模式也由传统的单一模式不断向EPC总承包模式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现状和EPC总承包优势的介绍,并结合通信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EPC模式项目的实施流程,阐述了通信工程采用EPC模式后在工程的范围管理,设计质量控制,采购管理,及进度、质量、安全之间的施工协调等方面的关注点,说明了通信工程采用EPC模式可以实现项目管理的增值。

[关键词] 通信工程;EPC;项目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46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103- 04

1      通信工程现状及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1.1   我国通信工程现状

当前我国的通信行业在 4G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在此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已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牌照,正式启动5G商用建设,我国的通信行业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通信行业建设参与者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面向最终用户提供通信产品和服务;通信设备供应商为整个通信网络提供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技术服务提供商提供系统建设服务、网络优化、维护与技术支撑服务。然而,通信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促使通信行业的参与者逐渐从单一的服务提供者向多元的服务提供者方向转变,在工程建设的全寿命周期,逐渐向投资、运营、设计、监理、工程建设和交付等方向逐渐地进行拓展和尝试[1]。

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业务拓展为例,2001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兼并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2006年成立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2008年,中国移动与中国铁通实施重组并于2015年成立中移铁通有限公司,2017年,中移铁通有限公司下属的铁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更名成立中移建设有限公司,承担中国移动全集团的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等工作。至此,中国移动已可以囊括从项目投资、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网络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实施和管理。

1.2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受業主方委托,按照合同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等负责[2]。

较传统承包模式而言,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体现在:

(1)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2)可以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

(3)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项目整个过程负总责,责任主体明确。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EPC总承包建设模式在电力、石油、建筑、交通、化工等行业领域逐步发展,目前已成为各行业的主流业务形式。

2      通信工程项目特点及EPC模式实施流程

2.1   通信工程项目特点

通信工程项目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项目的投资和建成使用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还有如下特点:

(1)使用需求各异,涉及专业多样。鉴于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信工程的建设涉及到诸多领域,其用户需求也多种多样,项目的建设过程牵涉到通信相关专业的同时,通信配套设施建设也需要其他相关专业的支撑与配合。

(2)制约因素较多,工期要求紧张。如无线基站的建设有时需要借用民用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布放负荷核算以及施工协调等各方面的因素,而通信设施的外场施工需要占用市政资源,因此,需要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对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3)工程建设复杂,传输线路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需要同时考虑覆盖和容量的合理性,因此,长距离的传输线路敷设以及偏远地区的基站施工成为通信工程建设的普遍现场。

2.2   通信工程EPC模式实施流程

通信工程EPC模式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具有通信工程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项目的宏观把控能力。

整体而言,通信工程EPC模式的实施可按如图1所示流程进行。同时,根据项目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通过规范该阶段的交付物,可以使项目实施流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通信工程EPC模式项目的实施,一般可概括为项目启动、整体策划、设计过程、采购过程、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和移交、项目运行、质保服务等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各阶段之间不是严格割裂而是相互交叉和配合的,各阶段的相互融合、彼此衔接、有效沟通并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EPC模式优越性的具体体现[3]。

EPC通信工程的项目验收和交付不仅包括工程实体的交付,还包括项目文档资料的交付。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按照规范有步骤、有计划的安排各项项目活动并提交相关文档资料,可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并促进质量、安全、进度等各方面活动的顺利进行。

按照项目的实施周期,项目实施过程的文档组织包括会议谈判类、组织管理类、方案图纸类、采购和到货管理类、施工调测类、试运行和验收类等几个方面,各阶段的文档交付物可参照表1。

3      通信工程EPC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注点

3.1   关于工程范围及需求确定

通信项目的工程范围通常在合同签订阶段,在合同文本和技术规格书中都有约定,但由于条件约束,项目具体执行之前,这些约定都相对比较宽泛,许多具体的内容和细节都需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渐明确,这些待明确的事项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范围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工程实施范围和需求进行确认,使各项工作内容处于受控状态。

组织各专业编写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并经客户方、设计方、集成方、施工方等进行确认各项具体工作内容是控制工程范围的有效措施。实施方案的编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简况、工程范围、技术特点、系统架构,详细的功能说明、设备选型及参数、系统性能指标、接口规范、供电与接地、施工组织方案、采购与供货、安装方案、集成测试、竣工验收,以及工期计划、人员组织、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等。

实施方案编写完成后,需经内部审核,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审批,然后提交客户由各方签字确认。实施方案的最终确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项目的情况,必要时可采取技术或项目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多次沟通,同时,方案的确认过程也可伴随进行试样试验、现场评估、试点站建设等项目活动。

3.2   关于设计的规范与设计深度

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是通信工程采用EPC模式的一大优势,为了保证后续项目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效果,设计的规范性与设计深度至关重要。

在设计文件及图纸绘制工作开始前,需要对项目前期的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根据需要安排现场查勘。设计方案的编写和图纸绘制必须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要求完整、规范、明确,如图纸绘制需要包括外场设备安装图、线路施工图、机房施工图等,图纸内容需要有图签、工作量表、材料表、图例、断面图、指南针等,设备安装图需要有光交接入端口、机房ODF端口、PTN设备端口使用和已占用情况等。

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是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确定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措施。会审形式上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会审通过后进行外部会审。会审的内容可以从设备选型与路由规划是否合理、工程量和材料是否遗漏、施工工艺是否明确、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有无明显标注,以及以往项目的薄弱环节等方面进行审核。

3.3   关于到货的质量与进度把控

通信工程项目采购工作的筹划与安排,应与设计工作合理交叉、密切配合,所需采购物资的类型、数量、质量标准等应与设计充分沟通,以确保到货质量满足项目实际需求。

企业应当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可以采用直接采购、询价采购,或者招标的方式向有资格、信誉好的制造厂商或供应商进行采购。采购应当详细列出需采购物资的清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技术性能要求等,同时,通过合同条款对交货与支付方式、交货时间,以及质量保证、到货检验、索赔和争议解决等进行约定。

在进行采购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供货单位的供货能力、运输条件、项目的工期要求、存储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编写采购计划,合理安排采购周期。采购经理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实施管理和监控,确保到货时间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当有可能影响到货进度的风险发生时,要与供货单位及时沟通协调并采取纠偏措施。

3.4   关于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的相互协调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决定项目完成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单位多,统筹做好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与协调,对项目建设成败至关重要。

与传统的设计、采购、施工单独发包建设模式相比,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后,以往施工过程的大量外部协调工作转化为EPC总承包单位内部的管理与协调工作[2],在实际工程项目的實施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量、进度、安全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全面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制定各类安全防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施工过程采取措施,保证人的安全,物的安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并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订计划并检查是进行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措施。进度计划的制订要考虑人、机(机械、设备、仪器)、料(材料、物资)、法(施工工艺、方法)、环(施工环境、外部协调)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工程计划切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当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解决,避免对后续工作产生连锁影响。另外,对工程进度的控制要加强施工变更的管理,根据合同变更流程和沟通协调进行控制。

(3)施工过程要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工艺,做好交叉作业的配合。要使各项施工工作有序搭接,当发生交叉作业时,尤其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4)做好施工过程物资进场的时间衔接和进场检验,不能因为物资因素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对进场物资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不得未经设计同意随意变更物料和降低使用标准。

4      小    结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3年30号文《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16年93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又从推动工程总承包行业发展的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由于EPC项目具有极高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目前已成为国际流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其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信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能够使工程建设的各个专业和各种项目活动相互协调、有效衔接,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项目的总体目标,实现通信工程项目的增值。

主要参考文献

[1]罗登平,李文浩,吴艳艳.对通信工程发展前景的探析[J].信息通信,2018(9):186-187.

[2]孙金科.城轨交通机电系统集成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4(1):55-59.

[3]王伍仁.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