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举措

2020-12-22王雪燕

福建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疫情教师

王雪燕,张 强

(1.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崇州 611231;2.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温江 611130)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14亿中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一场堪称史诗级的疫情阻击战。汹涌而来地疫情打断了中国人的春节假期,也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疫情之下,聚集性的教育活动被叫停,学校无法正常开学,教育部要求延期开学期间学生“不停学”教师“不停教”,一时间,各类在线教育平台进入大众视野,在线教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成为当前抗击疫情背景下的教育热词。

1 疫情倒逼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在线教学的必要性

为加强疫情防控,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月26发布了《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为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在延期开学期间,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课程、学习资源传递、直播教学三大类型,实施在线教学。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树、雨课堂等第三方平台及自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同时利用QQ课堂、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在线答疑或直播教学,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开展以来,老师们积极适应新教学模式,加快角色转变;学生认真参加在线学习,呈现出良好的学习风貌,实践证明在线教学效果显著。

非常时期的线上教学是抗击疫情需要的应急之举,也是大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教学的一种探索,更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突破传统的授课理念、实现授课方式创新性变革的大势所趋。因为当前5G已经悄然来临,万物互联时代的教学过程必然要摆脱时间、空间和教育环境的局限,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教学。所以,抛开疫情影响不说,在线教育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和长久之策。但是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突然加速了在线教育的推进步伐,必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在疫情倒逼之下,大学生思政课也由线下教学“面对面”转变为线上教学“键对键”,研究特殊时期思政课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既是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应急之举,是确保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的客观需要,也是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在线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利契机。

2 疫情防控时期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思政课在线教学信息化水平不高,适应度不够

在线教学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是通过在网络上建立教学平台,师生在一个网络虚拟教室进行网络授课和学习的全新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内容丰富、功能齐全、交互方便、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的学习等特点,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所以近些年来,“互联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被逐步推广,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模式。有关互联网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已有成果多关注的是常态下的思政课在线教学问题,对于非常态下诸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实施好线上教学问题,尚未有专家学者予以足够关注。同时,从教育治理角度来说,由于疫情突如其来,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教育治理还是学校的自主管理,都未能对非常态下的线上教学等教育治理问题展开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应对举措不尽完善。客观地讲,信息化教学、智能化教学并不是思政课教师的长项和优势。除个别年轻教师外,很多思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普遍不高,在线教学对于他们来讲还是有难度的,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只能“临阵磨枪”,“仓促应战”。

又因近期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系列应对疫情工作的教育教学文件,提出“不停学”、倡议“线上学”,但对在线教学“怎么教”“教什么”“怎么学”“学什么”等问题基本不明确透彻。这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政课教师来说,不仅要弄懂、摸透各种网络空间的运作方式以及各种前沿的资源和工具,以便成功“闯关”在线教学的每一环节,而且还要将这次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先进典型、感人故事等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以提升育人实效。这无疑是难上加难,致使部分教师存在“茫然”状态和“畏难”情绪。

2.2 学生对思政课在线教学的情感体验不足,获得感不强

不同于实体课堂面对面教学,学生在网络虚拟课堂里自主性较大,因师生分离,老师无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下意识地只注意自己的心理顺序,而忽略了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对知识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没有老师“在场”,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而不够集中,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线上教学往往是教师单纯的讲授多,交流互动不便也不足,如果学生的疑问无法得到及时解答,就会产生孤独、无助和茫然等不良情绪,最终可能是人在电脑前端坐,思想却早已“出窍”。所以线上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面对面的互动,缺失临场感,情感体验不足,获得感不强。而思政课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授课过程要求思政课教师更加善于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出思政课理论的魅力,用更多的真情来感化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理论入脑入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3 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尚未完善,认可度不高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发展,及受人口红利、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的影响,在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但多年来我国在线教育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过于发达,这使得教育市场主要集中在学校和线下培训机构一端,在线教育只能涉足幼儿英语教学、学前教育、留学生考试、职业考试、个人兴趣等局部领域。虽然一些高校也在打造自己的慕课平台,但长期受限于应试体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框架,所以当前慕课在许多院校并没有普及。也因为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尚未完善,导致思政课在线教学认可度不高,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真正尝试过在线教育。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人们不得不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需求不得不向线上转移,致使在线教育需求激增,成为疫情防控中的“黑天鹅”。由于在线教学井喷式火爆,全国首次超大规模“网民”同时上线,网络拥堵在所难免。智慧教学平台往往集成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如果平台提供方不能有效发挥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在线平台就可能出现卡顿或拥堵。如果卡顿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甚至导致教学中断,有可能会消磨掉师生对开展在线教学的信心和耐心。思政课教学不同于专业课,除去知识传授外,更多是一种隐性教育和思想引领。思政课堂更加注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交流讨论,老师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如果平台不够畅通,即时互动难以开展,思政课会因无法即时互动也就缺少了“灵魂”。

3 疫情防控时期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应对举措

3.1 有效整合线上资源,运用“混合式教学”法,发挥集群效应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校积极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及应用步伐,一些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线上思政课程在互联网里诞生。特别是战“疫”以来,为落实教育部“不停学”“线上学”的相关要求,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战“疫”期间更加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使思政课在线教育资源供给不断增加。高校要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资源,积极对接国内知名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既可选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也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与本校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同、教学安排类似的在线思政课程。然后要求学生基于网络学习平台,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完成线上视频学习和考核。

在线教学资源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素材加课件,它包括素材、信息和知识三个加工处理层次;在线教学过程是对素材的深度加工和提炼转化过程,是信息和知识再生产的过程。[2]思政课教学可以交叉运用腾讯会议+超星慕课等授课平台,利用好已有线上教学资源基础上;也可以化身“网络主播”,利用腾讯会议、QQ课堂、微信群等开展直播授课,采用观看网课+直播互动+答疑解惑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混合式教学”。这样可以提高思政课线上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了集群效应。

3.2 精心设计在线教学流程,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

在线教学使教师向教练角色转变,由传统课堂面对面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网络指导学生观看课程视频、问卷调查、随堂测验、主题讨论、作业提交以及课程资料下载等。老师要当好“教练”,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设计好师生互动、问题讨论、课中测验、课后作业等线上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提升了师生双方的获得感。

要提高思政课在线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思政课老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精心设计好在线教学流程,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系统设计,让思政课在线教学有计划、能落地、有实效:课前,要提前发布在线教学资源,通知学生先看完哪些视频资料,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点,重点难点在哪里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于平台具有保留学生学习的数据与痕迹的功能,任课教师通过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点及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及时进行释疑解惑,做到学情了然于胸。课中,学生已经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点,并产生了问题意识,学生会带着问题来到直播课堂。在直播教学中,老师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突出教学重难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观看网络共享课程,同时配合互动平台交流互动,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老师帮学生答疑解惑,“空中课堂”氛围活跃,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课后,根据教学重难点,在平台上布置开放式讨论题,通过课后平台上的交流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可以不受传统课堂时空的局限,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互动。这样既可把问题引向深入,也可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3]

3.3 讲好抗“疫”故事,防疫育人两手抓

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党和政府领导14亿中国人民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效能和制度威力,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显著优势。党和政府在这场疫清阻击战中践初心、担使命,其抗“疫”举措为世界防疫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教学中,要将全民抗“疫”体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同时,抗“疫”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是育人的活教材,用好这本活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既是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有利契机。

在这场全民抗“疫”中,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担当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界面前,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硬核”优势。思政课老师要深入挖掘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积淀的鲜活育人素材,凝练出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与思政课各学科教学内容对接起来,引导学生上好抗“疫”思政课,学好“人生社会”课,把家国情怀熔铸成自己的精神坐标,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当中。

4 结语

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其教学模式及方式方法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从线下转为线上,既是抗击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大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教学的多角度、深层次实践探索,成效显著。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危机面前,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老”教师转变为“新”学员,适应新变化,积极作为,化为危机,改变传统的授课理念,将科学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坚守师者初心,才能真正讲好抗“疫”故事,上好思政“金”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思政疫情教师
战疫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