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馆与咖啡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2020-12-22王惠丽

福建茶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茶馆咖啡馆生活

王惠丽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

当中国人说“一个大茶馆,浓缩的小社会。”时,西方人也会说;“咖啡厅是他们社会的缩影。”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世界的很多城市,茶馆和咖啡馆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存在都有着悠远的历史,孕育了特有的中国茶馆文化和西方咖啡馆文化。

1 中国茶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人开始卖茶,要追溯到晋朝。到唐朝,茶肆在中国已经到处可见了。至宋朝,饮茶之风已经十分盛行。发展至元明清时期,大街小巷的茶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休闲场所。茶馆在中国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休闲范围,它不仅是人们放松娱乐之地,同时也是各种社会人物的活动舞台、社会生活和地方政治的中心。茶馆的众生百态成为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缩影,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茶馆文化”。体现在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了。在老舍先生笔下,清朝末年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里,旧北京的社会风貌细致入微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的命运也随着茶馆的兴衰而起起伏伏。每一幕反映的就是一个时代,当各阶层的大小人物悉数出现在这个小小的茶馆中时,展示出的却是一幅幅气势恢宏的中国特殊时代的社会历史画卷。在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中,茶馆又变成了中国辛亥革命后,五四运动前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华老栓开的茶馆里,一部分代表着人民群众,一个个愚昧、麻木、不觉悟的中国底层人物纷纷登场,目睹了“华”“夏”两家人共同的悲剧。在抗战时期,沙汀写的《在其香居茶馆里》,中国抗战大后方农村小镇的世态炎凉也一一展现。在其香居茶馆里,陈旧的生活方式、丑恶思想、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流社会种种冠冕堂皇、弄虚作假的伪装统统暴露在人们的面前,露出了它原有的腐朽本相。

在当今社会,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茶馆文化在中国一直都在蓬勃发展。茶馆生活一直都是人们社会生活镜像的重要体现。茶馆仍然是中国人独特的市井休闲生活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只是赋予了新的文化内容。20世纪初西方人曾把中国的茶馆与英国的沙龙相比,并称其为“喝茶沙龙”。他们对人们在那里的“社会闲聊”很感兴趣,并观察到它们在社区的重要作用(王笛2001)。茶馆是那些百无聊赖的人们的唯一去处,也是忙碌中的人暂借清闲的心境的地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茶馆仍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在为现代社会交流和信息传播提供了公共场所和空间的同时,也为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对于很多中国人,不能一日无茶,喝茶已然成为了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喝茶的功能也远远超过了解渴本身的意义。各种茶楼、茶管遍布大街小巷、农家院落和居民大院。坐在茶馆里的人们可毫无遮拦地观看街景、行人往来,街头发生的任何小事都可以给他们增添乐趣和讨论话题。中国人对茶的喜爱和迷恋,已经生动地体现在他们每日例行的生活中,无论是北京的大碗茶,广东的“喝早茶”“下午茶”以及成都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当面对生活中的得到与失去,当生活不是那么顺利的时,与其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不如安分守己、苦中寻乐,以怡然自得的心态去面对,恰如他们正在品着一杯清茶。中国,是一个泡在茶缸里的国家,去茶馆已经成为中国人摆不脱、割舍不掉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茶馆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2 咖啡馆文化兴起与发展

2020年6月新华社萨拉热窝通讯:“欧洲咖啡馆文化的回归。咖啡馆恢复营业,标志着法国人重拾快乐时光。”如果说中国是泡在茶缸里的国家,那么西方就是煮在咖啡壶里的国家。与中国街头巷尾茶馆功能相似的,在西方就是咖啡馆了。咖啡馆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西方人把在咖啡馆度过的时光称之为“公共生活”——家庭圈子以外的生活。这些咖啡馆的生活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最早的咖啡馆叫做“Kaveh Kanes”,是在麦加建成的。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于165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人们认为美国纽约开始像一个常规的英国殖民地的标志,也在于第一家咖啡馆的开业和第一份报纸的在这所城市的出现。西方的咖啡馆虽然在经营内容、服务项目、基础设施和店面氛围等方面与中国的茶馆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但在公共服务功能方面却有许多的相似相似之处,在人们生活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方面也存在许多共同点。咖啡馆自建立的那天起,就开始迅速地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蔓延开来。当各行各业的人们来到咖啡馆聚集,在这里闲聊、唱歌、跳舞和欣赏音乐,咖啡馆文化就孕育而生了。咖啡馆是某些社会群体和文化和经济背景相同的人的聚集地,咖啡馆里存在着职业、族群、邻里等各种联系,咖啡馆文化,就是这些族群的文化的呈现。所以从,西方的咖啡馆文化与那些中国城市开办的茶馆文化是非常相似的。因为这些咖啡馆和中国那些邻里的街头茶馆一样,都是为住在附近的居民服务,也为邻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休闲场所。

西方历史学家对早期近代像咖啡馆文化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通过对咖啡馆那样的欧美的公共场所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他们注意到了人们的“公共生活”——即家庭圈子之外的活动。这些公共场所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正如老舍先生的《茶馆》一样,研究西方历史的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咖啡馆文化,因为咖啡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考察国家、城市地方社会、历史和政治的变迁。从咖啡馆公共等场所中所展示的人群社会复杂关系中,人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怎样休闲,怎样从事公共生活,怎样建立群体的联系与互动的。

3 茶馆文化与咖啡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中国茶馆中国人生活中扮演了与欧洲咖啡馆类似的角色,它也是一个人们传播交流信息和表达意见的空间。在那里,每个人都“有权利与另一个人讲话”,并“参加任何讨论”,无论他们是陌生人还是朋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都呈现出了趋同化趋势,中西方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与碰撞。一方面,中国茶馆跨越了万水千山,开到了大洋彼岸;另一方面,西方的咖啡馆,也随着西方的渡轮,远渡重洋来到了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茶叶最早进入西方世界是明朝万历35年,由荷兰人带入欧洲,开启了欧洲人的饮茶之风。在17世纪七八十年代,茶成为被荷兰上流社会认为的最时髦的饮料后,茶室开始在荷兰兴起了。而茶叶进入英国要比欧洲大陆晚十年,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第一家茶馆在英国开张后,茶馆开始在英国大行其道。(孙云张雅秀2004)到17世纪中叶,中国茶叶随着欧洲移民的轮船进入了美洲,中国茶馆也开始在美洲蓬勃发展起来。在极有代表性的美国,饮茶以及茶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在美国禁酒运动达到高潮时,大大小小的茶室在美国兴起,更成为了美国女性主权主义运动的一个标志之一。到2005年,美国的茶馆已经超过1500多个,茶馆已经渐渐地融入了美国人的生活中,成为美国人聊天、会友、读书和聚会的理想场所,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美国主流文化的氛围,鼓励人们放慢生活的脚步,充分享受茶与同伴愉悦的相处时间。在美国很多地方都有美国茶馆茶馆在经营时都融入了中国茶文化的待客礼仪,对每一个敬茶,品茶和饮茶的步骤都十分有讲究。连锁茶馆提供一个充满东方格调的休息空间,这个空间离他们并不远:从地理上来说,茶馆就在他们家附近,能够随时光顾(黄凤兴张梅章传政2008)可以说,茶馆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当中国的茶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跨越各个大洲,远渡重洋,在世界生根,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的时候,西方的咖啡馆也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中国大多数年轻人日常经常光顾的场所之一。咖啡进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开始从各个口岸输入到中国。西方的开在中国的咖啡馆最初是为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服务的,后来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中,喝咖啡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浪潮,国际性的连锁咖啡馆的纷纷涌入,本土咖啡馆的也渐渐崛起,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不断发展起来。咖啡馆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也开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中国城市休闲消费带来了变革,成为了中国人常常光顾的休闲、消费和交往的场所之一。不管是在人潮涌动的城市商业中心还是偏远的山区风景点,都能看到外国的咖啡馆连锁品牌星巴克,或者是中国的本土品牌瑞幸咖啡馆。真正地响应了那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国很多年轻人认为,对咖啡馆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杯饮品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生活的标签,它代表着格调化、品味化的生活气质和时尚潮流,是咖啡馆文化所带来的一种品质化生活的体现。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通过空间、场所、消费的载体将一种文化渗透到另一种文化空间,并在地方性社区和文化的共存中显示出一种鲜明的文化特征(申峻霞2012)。中国茶馆与咖啡馆在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共存与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也是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的一种共生模式,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茶馆咖啡馆生活
我给动物开茶馆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猫咪咖啡馆的小帮手
差咖啡馆
就是想泡在巴黎咖啡馆里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清雅茶馆
水上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