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低碳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以桂林市为例

2020-12-21莫桂烈

新农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碳化桂林农业

莫桂烈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 桂林 54100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为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鲜明方向和奋斗目标。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1 农业低碳化是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低碳化,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低碳化发展属于生态文明发展的范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得以实现的奋斗目标。农业低碳化发展,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的重要举措,是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1 农村生态发展与农业低碳化目标的一致性

农村是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集聚的区域,“绿色”不仅是乡村最富有的资源,更是乡村振兴永久的底色。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绿色”为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绿色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推进路径,为绿色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农业低碳化发展就是这个新空间的重要内容,农业生态发展与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目标是一致性的。首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发展领域的基本价值取向。坚持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在推动农业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将发展农业的资源优势纳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进而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其次,低碳农业发展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保护和修复好受损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农业增长和因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之间的分离,坚持走高效低耗和污染少、低排放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因此,绿色发展与农业低碳化所追求的都是生态化和无污化,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追求的是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村生态发展与农业低碳化发展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

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农业低碳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是构建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按照2018年中央1号文件的乡村振兴规划,农村生态治理是乡村振兴首当其冲的核心内容,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在乡村振兴的实施下得到明显好转。加强农村生态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质量,不断提升乡村居民健康水平,这些战略的实施为农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拓展空间。长期以来,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缺乏低碳意识,以桂林为例,在恭城、灵川等多地的农村,农民养牛和种植水果的积极性较高,但牛粪随意露天堆放,或直接堆放于村前屋后的果树边,对果树修剪的枝叶和树下野草,直接在原地晒干后焚烧,对大气和表层水源产生严重污染,也与乡村振兴战略下要实现的生态宜居要求相背离。此外,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薄膜等,处理方式不当,进入土壤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降解,形成大量导致土壤和大气碳化的温室气体。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农业生产由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到生态化发展模式上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走持续低碳化的路子,这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必须趋势。

2 农业低碳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纵观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下面以桂林的实际情况加以论述。

2.1 低碳科技投入有限

近几年,桂林对低碳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全市农业科技性生产要素的提升速度非常缓慢。除了部分农村大型种植基地,如灵川镇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大圩提子种植基地得到涉农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节水施肥上某些特定的种植环节实施低碳技术之外,全市各县区绝大多数农村的相关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现存的服务体系与低碳技术之间的衔接并不密切,加之农村低碳管理与服务的效率不高,国家对农业低碳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也严重滞后。2015年,桂林启动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从政府层面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桂林市低碳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但这些试点项目建设除了低碳农业示范区外,还涉及到低碳居民小区、低碳公共建筑、低碳企业、低碳校园、低碳景区、低碳酒店、低碳医院等共8 大类。低碳农业示范区项目在科技投入和资金扶持方面占比是相当有限的。除了投入不足,投入分散也是桂林低碳农业发展显著特点,近年来,各种农业项目数量越来越多,本来投入的资金就相当有限,随着项目增多,投放到每个项目的资金相对就变得有限起来,许多农业低碳化相关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农业低碳生产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都无法及时有效投放到产区,使之有效开展低碳化生产,从而影响了全市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

2.2 低碳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不足

根据桂林市农业部门相关资料介绍,桂林市对低碳农业的专款经费投入近几年才有所体现,桂林对低碳农业的重视和起步相对比较晚。目前全市只有桂林和记低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个别企业以低碳农业生产为主,而低碳农产品的交易市场在桂林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产品市场上的农产品标识还处在萌芽发展阶段。对于从事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或者农业合作社等还不能依靠规模化的低碳农产品交易市场实现合理的价值利润。通过走访桂林辖区内的秀峰区、雁山区和灵川县、兴安县、恭城县、永福县等县区相关部门,这些县区均发映低碳农业生产遇到的最大困境是投入高、利润少,群众积极性低等问题,低碳技术和设备的高投入往往会使农户因为高度投资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利润,这种反差现象,导致了全市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动力严重不足,部分生产经营者在实际生产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多,如桂林和记低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生产规模要进一步突破难度较大,低碳农业群众认可度还不是很高,市场推广和提升难度也很大。

2.3 高碳型生产方式惯性作用明显

一直以来,在传统农业影响下,桂林农业的生产方式一直沿用高碳型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全市低碳农业的发展步伐。当前桂林多数农产品由于在种植管理等方式还比较落后,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种植成活率,降低农业用水的节水水平等,尤其是过度滥用农药和化肥,致使土壤污染无法修复,削弱了耕地肥力,这些都对农业低碳化造成严重影响。另外,由于当前多数农民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加之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桂林还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低碳化的消费模式,由此可见,高碳型生产方式向低碳生产方式转变,从思想观念层面,需要一段时间宣传和培育。

3 创新农业低碳化发展,促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3.1 创新低碳农业的多种发展模式,突出农业低碳化的减污功能

一要发展“可控环境农业”。“可控环境农业”也叫设施农业,主要是采取现代技术手段控制农业生产环境,使农作物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得以健康、高产、无污染生长。以桂林市为例,桂林市在蔬菜、葡萄等种植上推广比较多,比如灵川县的大棚蔬菜、兴安县的提子产业园均已大面积推广此种技术,取得较好效果。“可控环境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主要模式,也是国际上低碳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但高产无毒,不受季节气候影响,而且对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小,这种模式既可推广于种植业上,也可推广于养殖上,是实施绿色理念下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农业增产增收除了产品自身价值增收外,还可充分考虑其产品属性附带的衍生价值增收效能,比如利用农产品种养场所,优化自然风光,开展集观光、品尝、体验为一体的农业项目就是低碳农业增收提质的极好路径。近年来,桂林辖区内的灵川、兴安、平乐、荔浦、阳朔等县的乡村旅游得到了极大发展,乡村旅游收入在这几个县均占据旅游总收入的90%以上,这充分说明桂林周边的乡村旅游依托桂林旅游名城的辐射带动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走农业低碳化发展, 应紧紧抓住这种热潮,重点发展适应休闲度假模式的体验农业,在交通便利的乡村,特别是城市近郊,可以考虑把整块的土地多元化、多层次进行划分,分为观光农业区、体验自助种植区、常温大棚种植区、生态有机种植区等,进行多功能划区后,可以满足不同旅游群体和消费者的需求。另外,还可将这些多功能区的规划发展与农业科研机构相结合起来,突出功能区的环保性和低碳性,这样既有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又符合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

三要发展“能量循环农业”。“能量循环农业”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能量循环。桂林许多农村有养牛的习惯,特别是恭城、全州、灵川等乡村养牛业发展得比较好,畜禽粪便污染可以说是当前桂林乡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彻底降低畜禽养殖业所引起的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污染,最有效的路径就是让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能够完全被种植业消化,也就是要重点发展种养可循环利用型农业。对于大型的养殖场,政府应对其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或者资金奖励等扶持,强力要求他们在养殖业集中的区域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系统。与此同时要着力打造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能量循环链条,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降低农业的环境污染,并且减少养殖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农业产业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

3.2 创新低碳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低碳农业的基础扶持

一要加大研发力度。对农业低碳技术研发的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为推进全市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应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农业低碳技术研发工作往系统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像桂林这样的城市,高校多、科研单位多,应充分借助这些属地科研单位的力量,与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把科研放到乡村实践,通过部门协作结合不同县区乡镇和村落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并依据规划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做好研发试验和推广。这种做法能有效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从而逐步提升农业低碳化的发展动力。

二要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保障,发展低碳农业除了不断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外,还需要专技人员及时有效地把新技术推广到农户中,普及到生产基地上。当前,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专业技术人员也严重不足。特别是一些边远县区的乡镇,如桂林下属的龙胜、资源等县,因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部门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水平不高,这些边远县所属的大部分乡镇都在山区里,工作环境和交通条件差,很难招到专业对口的农业技术人才,没有人才就难以对技术进行研发和推广,解决低碳化农业发展的瓶颈,关键是要用活政策,要将相关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在提高边远乡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待遇的基础上,使其安心做好农技服务工作。同时,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农艺师作为乡镇农技站的指导员,提供技术服务,培养出一支专业高效的低碳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三要强化补贴政策。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激励和扶持,要从低碳农业补贴的范围和力度入手,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为有效推进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对实施低碳化种养的农户和产业合作社的用地、用水和种苗等补贴政策必须要健全。同时,政府还要在加大资金补贴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金在整合现有农业低碳技术中的导向作用,用政府的推动力量来引导企业和市场加快研发低碳技术,从而激发群众从事农业低碳化种养的积极性,有效消解全市低碳农业发展的瓶颈。

3.3 创新低碳农业的产销双向机制,推进农业低碳化科学发展

一要推进土地流转步伐,增加低碳农业的规模效应。当前,土地经营分散是制约农村农业效益的主要障碍之一,尤其是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投入的使用效率受到严重制约,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的农业机械重复投入成为这种分散经营模式的突出问题,这不仅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又使得节能减排难度变得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农业的机械化和科学化发展水平。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尽快完善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工作,深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低碳农业规模化发展。

二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低碳农业示范性作用。要有效提升低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培育具有创新性低碳农业的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融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去,就可以让单打独斗的农户集体面对市场,有效增强了农户的风险抵抗能力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使农民和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双赢。通过这种双赢,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低碳农业上产生示范效应,这样就可以有效引导弱质农业经营者自愿进行低碳农业生产,从而提升低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要规范销售管理渠道,扩大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除了在生产环节上要按低碳化生产要求进行创新外,还要有销售上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出口”所带来的高碳排放。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和监测力度,要在借鉴其他有效经验的过程中加大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力度。尤其是要对相关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进行全面监管。比如,可以建立绿色农产品标识制度与产地可追溯制度,保证农产品的投入与产出都能够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降低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扩大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应立足于强化相关农业生产与销售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积极打造绿色农产品连锁销售渠道,在农业销售市场上拓展全新的农业低碳化路径。

猜你喜欢

碳化桂林农业
桂林,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桂林行
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中的应用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