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升级作示范融合发展勇争先
——江西省双金园艺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

2020-12-21夏旭东

现代园艺 2020年21期
关键词:融合农业发展

夏旭东

(江西省双金园艺场,江西宜春 331200)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5]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明确要求,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

产业融合在宏观上具有推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增进社会福利等经济效应,在微观上具有培育经济主体、催生新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提升产业竞争力等具体功能[4]。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1-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围绕“科研和示范”的基本职能,江西省双金园艺场如何在融合发展上更好地发挥“国字号”作用,这是一篇系统的大文章。江西省双金园艺场应该先行先试,有所作为,有所担当,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书写好融合发展的“答卷”。

1 双金园艺场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1.1 体制区位优越

江西省双金园艺场是赣粤高速、沪昆高速、东昌高速(设有“双金”出口)交汇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吴官正同志曾在江西省双金园艺场工作情况汇报中批示双金“这是一片大有希望的土地”,极大地鼓舞了双金的发展信心。

1.2 技术人才有支撑

全场下属设有3 个农业分场、2 个科研试验站。经过60 多年的发展,该场如今已成为一个以园艺科研、生产为特色,集科研、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多产业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国有农场,承担着江西全省果树、花生栽培技术、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推广等任务[6]。拥有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才,专职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工作[6],在果树、花生科研和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省果业、花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3 产业融合基础好

园区主导及特色产业以果树、中药材、花卉苗木为主,兼顾茶叶和花生。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并得到各级政府和群众的认可。2019 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认定江西省双金园艺场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园。经宜春市人民政府同意,江西省双金园艺场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为宜春市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园)。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带头人不断涌现,如江西茗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樟树市百果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

1.3.1 果园。“一棵柚子”,金兰柚品种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国家级贫困县市井冈山市正是得益于大力推广井冈蜜柚而成功脱贫,井冈蜜柚的品种之一就是江西省双金园艺场推广出去的金兰柚。“一颗花生”,江西省双金园艺场推广良种奥油256 辐射全省,种植面积达33.4 余万hm2。种植桔、柚、梨、桃、杨梅等水果面积200hm2,年产量7500t。品种主要是温柑特早熟大分一号、日南一号、早熟兴津、宫川、红美人、金兰柚、琯溪蜜柚、强德勒红心柚以及翠冠梨等品种。

1.3.2 茶园。全场有66.6hm2集中连片茶园,每年清明前后是是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好去处。“双茗魁”品牌茶叶更是闻名樟树市及周边地区。

1.3.3 花园。培育多彩苗木133.33hm2,建立种质资源库,主要品种有香樟、桂花、樱花、红叶石楠、竹柏等品种,为美化新农村环境提供助力。各规格香樟行道树储备80 万株、红叶石楠2 万株、精品桂花5 万株、观赏茶花2 万株、特色彩叶树种10 万株。

1.3.4 育苗基地。目前江西省双金园艺场积极响应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建有标准化的“三子一壳”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5hm2。2019 年已繁育枳壳营养袋大苗15 万株,裸根苗60 万株,实生枳壳苗10 万株;吴茱萸苗250 万株;黄栀子营养袋大苗1 万株,基地全面建成后,年出圃各种中药材种苗达400 余万株,可满足0.67 万hm2大田面积的栽种。已建成枳壳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基地67 余hm2,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40余hm2,黄栀子规范化种植基地20 余hm2,试种套种药食两用中药材金丝皇菊约1hm2,并引进其它中药材品种进行试种。已成为江西最大的中药材种苗繁育与种植基地。

1.4 政策导向支持力度大

2019 年,对全场进行区域产业规划,并获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项目。支持优先申报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企业债券1.8 亿元,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开拓长期、稳定、规模化的融资渠道。规划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成集研发、种植、加工、休闲旅游、电商物流等功能定位于一体的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双金园艺场一二三产业融合[1,5],助推多层次、多区联动发展,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项目的建设也将大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对改善投资软环境、拉动就业等有重要的意义。

2 产业融合发展的不足

2.1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体制上是国有集体企业,土地所有权归国有,承包权、经营权归职工群众,职工有偿使用土地。按场规定职工退休后,承包权、经营权由场收回,但是这个规定没有被很好地执行。这就导致了土地“碎片化”,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影响产业集聚。同时,农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职工受市场影响,吴茱萸价格高就种吴茱萸,蔓荆子价格高就种蔓荆子。然而,由于种植的周期比较长、职工的市场信息存在滞后性、产供销的一体化营销模式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部分农产品滞销。另外,土地过度使用、农药残留导致土壤地力下降、农产品安全问题初步显现。

2.2 融合发展水平不高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军万马搞流通,农产品加工业仍然不强。产加销脱节或衔接不紧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不充分。产业融合主体缺失,如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尽管有所发展,但融合主体在数量、规模、带动力上存在很大不足。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还不够。比如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对资源、财政的依附性强,组织结构不合理,功利性较强。国有农场同其他农村一样,也出现了老龄化、空心化现象。青壮年、高素质人员“外抽”,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弱化,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2.3 服务配套支持不足

金融网点设置少,金融部门提供金融信贷产品则更少,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技术培训、物流仓储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产业融合政策体系不健全,配套服务相对落后。例如农业补贴政策、奖励导向对新业态的扶持不够,科技支撑体系、激励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滞后,以及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等。

3 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要抢抓机遇,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强化政策落地和机制创新。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引领,积极稳妥”的要求,积极创建国有农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3.1 强化产业育融合

一是要做好产业规划。考虑国有农场各分场的自然禀赋、现有产业、职工意愿等因素,科学制定规划。因势利导,各分场在产业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发展,差异化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一哄而散”。二是做大做强产业。立足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从区域主导产业入手,建设规模化、绿色化、优质化生产基地。创建“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扩大知名度、美誉度。三是要完善基础设施。推动高标准农田整治、小农水等项目建设,实现田网、水网、电网、路网互联互通,推进产业融合。四是要创新业态。积极探索发展“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健康养生、文化传承、教育体验等产业的嫁接融合[1,5,7]。

3.2 完善机制带融合

一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要制定统一的土地政策,强化执行力,克服土地无序流转、不能流转的弊端。要促使土地有序向产业融合主体流转,提升产业聚集度,发挥规模效应。二是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探索“固定租金+就业+农民养老金”“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收益分配形式。三是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土地变资源,让资源有价值,才能让农民同经营主体构建起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实现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跃升,才能让受益者不仅是“老板”,更要有“老乡”。

3.3 创新创业促融合

以建设双金产业融合示范园为抓手,促进产业融合。

3.3.1 要创新思维谋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现代生产要素,构建产业跨界融合的产业体系,将传统产业改造成为现代产业;拓宽传统“衣食农业”的狭窄发展领域,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价值整合,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7],从根本上确立“大农业”发展定位,把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联系起来,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二连三”全产业链发展,获得更大的产业链增值空间[8]。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促进农业与工业嫁接融合催生出农产品加工业,与旅游业嫁接融合催生出休闲农业,与信息产业嫁接融合催生出农村电商,与养生养老产业嫁接融合催生出康养农业,与文化产业嫁接融合催生出创意农业,与教育产业嫁接融合催生出亲子体验等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8],扭转农村单纯依靠发展第一产业和拼资源、拼人力、拼投入的做法,使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3.3.2 要突出重点抓建设。融合现有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主要围绕333.3hm2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园、266.7hm2富硒果园、66.7hm2生态有机茶园及133.3hm2特色彩色花卉苗木园进行打造,覆盖种植、产品加工、仓储、电商物流、康养中心、生态观光旅游(中小学生科普拓展基地)、技术培训等。推进项目建设,形成强“一心”、建“两带”、创“三园”的总体布局。强“一心”为综合服务及研发中心,主要建设休闲旅游接待中心2500m2、综合服务管理中心6000m2、研发中心2000m2、康养中心修养楼3200m2、养生体验馆3000m2、农业科技服务站500m2、农业生产服务中心300m2等工程。建“两带”为乡土风情休闲度假带和文旅科普教育带,新建133.3hm2特色彩色花卉苗木园和特色民宿2000m2、休闲小木屋360m2、田园美食餐饮楼1200m2;中小学生科普拓展中心1800m2、亲子互动体验馆500m2、技术培训中心1500m2。创“三园”为800hm2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园、富硒果园、生态有机茶园和特色彩色花卉苗木园,43.3hm2有机农产品加工与科技创新园,10hm2农产品电商物流园。

3.3.3 要培养主体促创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以“三请三回”、商会、行业协会等形式,支持鼓励大学生返乡、能人下乡创业创新,积极探索“柔性”引进人才,引导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整体人力资源水平[1,5,7]。

3.3.4 要打破瓶颈,畅流通。创新规划、用地、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制度,加大支持力度[7]。引进物流公司在双金建立冷冻仓库,以保存新鲜农产品,利用物流公司自身物流链、冷链运输销售产品,以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加速物流效率,提高产业收益。加强引导土地流转的合法性,以保护农民利益为主。成立资金担保公司,实际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探索和推广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各环节的技术融合与集成应用[1,5,7],提升效率与效益。

3.4 完善服务强融合

一是要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出台促进产业融合政策和制度,明确政策支持重点,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能落地。特别要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二是要打造服务平台强服务。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组建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研发中心、开发中心等,打造一批标准高、服务优、作用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提高服务水平,高质量开展政策咨询、政务宣传、区域品牌推广、农产品市场与价格信息提供、人才推介、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5,7]三是要积极招才引智求突破。培养引进专业技术、服务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外脑”集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密切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在市场、管理、技术、人才、标准开发上用力[5],助推双金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融合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