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慢阻肺重叠的诊治进展

2020-12-20张水旺翁育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粒细胞气道哮喘

张水旺 翁育清*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患,是定义及诊断标准均不一样的疾病。然而,这两种疾病有不少相近点,例如存在慢性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咳嗽、气喘,以及存在慢性气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重构,临床上有时候难以区分,遂将这部分命名为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ACO 患者的病情容易恶化,急性加重风险比较高,明确诊断比较难,治疗效果欠佳,预后比较差。为更好诊治患者,提高疗效,针对ACO定义、发生发展、诊断标准的探索显得非常重要。

1 定 义

ACO 是介于哮喘和慢阻肺之间的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医学界尚无法对ACO 进行正式定义。目前接受度比较高的定义包括:GOLD/GINA 指南和西班牙指南的定义。2020 年GOLD 全球倡议[1]强调:尽管哮喘和慢阻肺有一些共同的临床特征,然而不再提及ACO,而是强调两者是不同的疾病。2016 年西班牙COPD指南[2]指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可以定义为吸烟者(或前吸烟者)中存在几乎不可逆的气流阻塞,表现为哮喘的临床表现: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气道高反应性、全身或支气管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变多”。GOLD/GINA 指南给出的是描述性定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义,不能概括ACO 的本质特征。西班牙指南的定义是根据ACO 的临床特征来进行定义,比GOLD/GINA 指南的定义更加贴切。但是,显而易见,这些定义并没有抓住ACO 的本质特征。因此,想要得到真正的定义,需要进行一系列关于发病机制的研究,从而揭示ACO 的本质特征。

2 流行病学

由于ACO 定义及诊断标准尚没有统一,所以目前ACO并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国外有大量以COPD 患者为基础的研究,COPD 患者中有12%为ACO 患者[3]。有研究表明,年龄与ACO 发病率存在相关性,ACO 好发于老年群体,慢阻肺病患里50 至59 岁的ACO 比例为23%,而70 至79 岁则高达52%[4]。我国目前对此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处于小样本研究阶段。李敏瑞等[5]研究发现ACO 占慢阻肺患者的23.2%,与国外研究基本一致。

3 诊断标准

由于没有发现ACO 疾病的特异标志物或特异检查方法,ACO 目前无统一的确切的诊断标准。较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GOLD/GINA 指南、西班牙COPD 指南、美国胸科学会的标准。

2016年GOLD/GINA指南[6]建议采取逐步诊断的方法:首先,判断是否有慢性气管病患:通过临床病史、查体、影像学资料、筛查问卷等方法综合判断。然后,即通过计算“支持哮喘”和“支持COPD”特征数目来判断,如果支持哮喘或COPD的特征达到3个或3个以上,则分别诊断哮喘或COPD,如果支持哮喘或COPD的特征数目相近,则诊断ACO。接着进行肺功能测定:肺功能测定对于评估疑似气道慢性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尽量在初次或随后的就诊时进行检测,之后开始初始治疗。最后确定有无转诊的需要:对治疗后仍具有持续症状和(或)病情加重的、诊断不确定的(非典型或其他症状体征)、怀疑有慢性气管疾患但哮喘和慢阻肺症状很少的患者,需要转诊到呼吸专科进一步检查及诊断。

2016 年西班牙指南[2]的相关诊断标准:首先发现疑似患者:患者患有COPD 基础上具有某些哮喘的特征。然后对疑似患者进行口服糖皮质激素试验(泼尼松30 mg/24 h,口服2 周),测FEV1/FVC>70%者考虑哮喘,<70%者进行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者考虑ACO,阴性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甲基胆碱浓度(PC20 FEV1,使FEV1 降低20%)≤4 mg/ml 者考虑ACO,>4 mg/ml 者进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检测,有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者考虑ACO,无则考虑COPD。

GOLD/GINA 指南采用边诊断边治疗的思路,将诊断与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采取逐步诊断的方法,更符合临床实际。西班牙指南的诊断,是在慢阻肺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检查发现ACO;然而,此方法忽略了非慢阻肺的单纯ACO 患者,具有一定局限性。美国胸科学会的标准相对较简洁,方便临床应用;可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商榷,需要更多研究证明。总体而言,选择GOLD/GINA 指南的诊断方法可能更好。

与ACO 诊断相关的研究方面,主要有炎性标志物、胸部CT 定量、基因多态性等方面的研究。在炎性标志物方面,考虑ACO 时,FeNO 的参考临界值为23 ppb,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参考临界值为156.2/mm3,血IgE 的参考临界值为434 U/ml,三者联合可提高ACO 的诊断准确率[7]。有研究表明,哮喘患者胸部定量CT 以肺气肿指数>9.9%为参考标准,支持ACO 的诊断[8]。郑曙光[9]发现ADAM33 基因多态性与ACO 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可评估ACO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10]。这些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ACO 诊断,但并不能确诊。

4 治 疗

目前ACO 尚无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更多的是参考哮喘和COPD 的治疗。治疗目标: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干预措施,然而总体来说,哮喘、COPD、ACO 有类似的治疗目标。ACO 治疗主要分为基础治疗、辅助治疗、中医中药和一般治疗。

基础治疗:2019GOLD/GINA 指南建议:怀疑ACO 者应采用低或中剂量ICS,常需要联合LABA 或LAMA;有哮喘症状的,避免单用LABA 或LAMA[11]。2016 西班牙哮喘指南指出ACO 通常需要ICS 联合LABA 作为基础治疗,治疗效果欠佳,则优先考虑提高ICS 剂量;若尽管使用中/高剂量ICS,患者病情仍未见好转或持续恶化,则加用LAMA(噻托溴铵);若仍效果差,可尝试加用罗氟司特[2]。

辅助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经半年治疗可显著改善ACO 气道炎症,从而缓解呼吸困难,尚无证据表明能改善肺功能。茶碱类药物:目前其对ACO 的疗效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免疫力,对ACO 治疗作用不容小觑。赵宇等[12]研究指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胸腺肽α-1 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患者年龄偏大、体质虚弱者,特别是急性感染期,可以酌情应用。

靶向治疗:Matthes 等[13]建议若常规治疗效果差,发作频率高,可加用抗IgE(奥马珠单抗)或抗IL5 的靶向治疗。有研究显示抗IgE 药物奥马珠单抗还可改善ACO 患者生活质量[1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研究表明此类抗生素兼具抗炎效果,可减轻中性粒细胞性炎症,经检测为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ACO 患者可酌情应用,但其体疗效尚需更多研究证明。有研究表明,在其他药物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酮替芬,可以提高总体疗效。

中医治疗:中医在慢性疾病中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缺乏大型循证医学证据,只在小范围内应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化裁方、射干麻黄汤、益肾宣白汤[30]、活血祛痰汤等中药汤方,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严格戒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条件者尽量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积极肺康复锻炼;适当接种疫苗,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于避免急性加重有一定益处。

综上所述,ACO 兼具哮喘和慢阻肺的特征,其发病率并不低,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各地区拟定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其治疗方案更多的是借鉴单纯哮喘和COPD 的治疗。目前迫切需要统一的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定义及诊断标准,以利于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故ACO 需要开展更多有指向性的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最终,ACO 可能归属为COPD 的另一种表型或哮喘的特殊类型,甚至成为另一种全新的疾病也有可能。

猜你喜欢

粒细胞气道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