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伦理经济思想解读

2020-12-20韩喜平李文娟

山东社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私有制手稿异化

韩喜平 李文娟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表现出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思考经济学的问题,始终在寻找一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共进的出路,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伦理经济思想。《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马克思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是基于他思想认识变化和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特别是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遇到的“物质利益”的难题,他开始从市民社会的现实出发来思考国家和法,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彻底转变。同时19世纪40年代是欧洲工人运动高涨的历史时期,马克思认为领导工人运动必须研究政治经济学,1843年底马克思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手稿》正是青年马克思对这一时期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具有强烈的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正如他在序言中说到“我打算用不同的、独立的小册子来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马克思在《手稿》中用人本主义哲学的语言和思维研究经济社会的问题,关注的是人的解放,贯穿《手稿》的一条主线是“人的解放”,试图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的伦理经济思想也就体现于此。《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对很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认识还不成熟,但这更加说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心,把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作为自己探索实现人的解放的科学理论武器。而且在《手稿》中已经展现了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逻辑思路,即从工人普遍的贫困和非人化的状态出发剖析现实劳动者的异化劳动,揭露异化劳动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必须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彻底的超越,马克思一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都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

一、异化劳动与主体消失

劳动是人的本质性规定,马克思对劳动的认识是贯穿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也是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一条线索,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中最核心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用于批判经济现实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的有力武器。马克思突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从意识形态领域使用异化概念,将“异化”概念用于批判现实的经济生产活动,对工人所遭受的悲惨生活表达的淋漓尽致,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批判的真正目的是对工人的伦理关怀,批判经济生产中真正劳动者的社会存在意义和价值被践踏,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人的异化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批判的起点。

(一)被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所控制的劳动者。马克思在《手稿》中阐释异化劳动理论首先是从劳动结果即劳动对象同劳动者的异化开始的,这也是最直观的对现实的描述。劳动的对象化即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却不归工人所有,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而资本家又以此来支配劳动者。“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控制。”(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而且这种控制会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愈发严重,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人的社会劳动价值急剧贬值,但为了生存一部分工人沦为流水线上的“机器”,另一部分工人则从事着最卑贱野蛮的劳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厂生产的商品越多,工人的地位越卑微,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物的增值和工人价值的贬值成正比。在这种经济关系中工人劳动者本身也成为了劳动产出的一部分,也就越受自己产品资本的统治,“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二)劳动对象的异化与劳动自由的丧失。《手稿》中马克思提到“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摧残。”(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劳动对象的异化是劳动生产本身异化的结果,人在这种异化劳动生产过程中没有造就自身发展的价值,反而使得自身的劳动活动成为劳动者的不幸。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工人从事劳动活动的唯一动力就是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除此之外劳动活动对自己而言没有任何价值。工人的劳动活动是在资本家的控制和支配下进行的,工人的劳动活动不是出于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工人在劳动活动中不是享受的,而是痛苦的,“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者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劳动成为束缚人自由的牢笼,劳动已经不属于工人自己,也不是工人自主的活动,工人为了卑微的生存将自己的劳动力被迫出卖给资本家。

(三)劳动者失去劳动本身意义。劳动本来是人类自觉地、有目的的活动,自然界是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界并创造新的对象世界。同时自然界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对象,人的劳动是连接人和自然界的纽带,是主观意识付诸客观世界的手段,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中,这种最自然的关系被切断了,工人的劳动不是自觉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而是被迫的劳动;工人的劳动活动不是精神世界付诸客观世界的创造,如要说有主观意识那也是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意志。在这种的畸形生产活动中生产活动能动的类生活本质异化了,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异化劳动造成如下的结果: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人的类本质变成异己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异化。

(四)劳动者沦为被剥削的对象。工人不仅生产了作为异己力量的劳动产品,同时生产了不劳而获占有劳动产品的资本家,资本家是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支配者,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越高他自己所获得的利润就越少,资本的天性就是贪恋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彻底的普遍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公正对立。“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劳动的主人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对这个劳动的关系。”(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资本家是作为劳动者对立面而存在的,因而从不关心工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工人阶级是不作为人而存在的,他们只是资本家用来生产剩余价值而获取巨额利润的工具而已。尽管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在利益上如此的对立,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阶级必须依附于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创造利润而存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维持劳动力存在的必要的生活资料。

二、私有财产与异化根源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中包含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异化表现的深刻论述,马克思在《手稿》中摘录了大量国民经济学的观点,但是在阐释异化劳动理论时马克思开始批判国民经济学把本该说明的经济关系当作了前提,“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马克思认为应根据经济关系的内在运动联系来解释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他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出发,认为异化劳动的出现是由特定历史条件所导致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根源,从经济关系角度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根源,而私有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带来更普遍的异化。在私有制经济关系中劳动活动、劳动者本身、私有财产所有者本身以及相互之间都是一种异化的经济关系。

(一)私有财产的剥削本质。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初衷本身就不是纯经济理论的,因此《手稿》一开始就是研究工资而不是分工,“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马克思表达对现实不平等的超出经济学的批判,但又尝试用经济学来解释这种不平等,《手稿》中沿用的是国民经济学的体系但马克思已经展开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为什么会出现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相违背的事实,其症结就在于“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这个事实出发”,国民经济学家站在资本家利益的角度为其辩解。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却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

(二)劳动从属于资本。在私有制经济关系中劳动的资本化,社会人不是从劳动价值本身考察劳动,而是从劳动所能带来的财富利益出发,“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雇佣劳动,但对异化劳动的阐释已经表明这种雇佣关系的存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促使劳动向资本转化,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私有财产是人劳动的成果,私有财产的本质就是劳动,但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劳动的直接关系,掩盖异化劳动现象。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少数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即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以资本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作为大多数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来说同生产的物质资料的资本是对立的,因此劳动者想要参与劳动就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就是雇佣关系产生的前提。劳动创造的财富在私有制的经济关系中并没有回到劳动者自己手中,劳动者只获得可怜的维持劳动继续运转的工资,就这少得可怜的工资都是资本的牺牲,资本的本性是为了获得最高利益,所以这还是一种不得已的牺牲,工资也就变成了同其他任何资本消费相同的意义,劳动也就变成了工人外在的东西,只是资本增值的手段,资本控制劳动,劳动从属于资本。《手稿》笔记本Ⅰ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三种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主体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的社会状态,“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收入和资本家地主的财富增长关系赤裸裸的将工人的生存状况展示出来。

(三)劳动者沦为贫困的资本。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造成资本家与工人劳动者的对立,工人以商品或者资本的形式存在,劳动创造的财富被资本贪婪的占有,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也就成为必然。在《手稿》的第一部分马克思就论述了“工资”、特别是最低工资概念,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区别劳动和劳动力,仅是从供求关系中阐述工人阶级的地位,“没有一个阶级像工人那样因社会财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难。”(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马克思在笔记本Ⅱ中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财产的关系,认为“工人不幸而成为一种活的、因而是贫困的资本。”(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在私有财产关系中工人是不作为人而存在的,仅仅是作为资本或者商品而存在,所以工人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处于和商品或者资本同等的待遇。“工人成了商品,如果他能找到买主,那就是他的幸运了。工人的生活取决于需求,而需求取决于富人和资本家的兴致。”(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在维持生计得以保存劳动运转的必要条件下获得活下去的资本,而且这种待遇还是不包括失业工人的,资本生产的目的是利息和利润,绝不是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在这种经济关系中,工人仅作为贫困的资本被支配着,资本和工人劳动者彼此是异己的,社会资产掌握在支配者资本家手中,工人和资本家关系同时在这种经济关系中异化处在对立的状态,特别是工人处在被剥削的地位。

三、共产主义与异化消亡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是历史性的、彻底的,他超越之前的所有经济学家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突破历史的局限性,从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只有通过制度革命,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对人的本质复归三个层面进行的,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否定异化劳动,否定人的本质异化,共产主义是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是对私有制扬弃的社会革命方式,《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已经有了制度超越的伦理批判思路。

(一)共产主义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促使人的劳动正常化。劳动是人本质的规定性,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只不过此时马克思的认识还是抽象的,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劳动,显然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还不太成熟的表现。但是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劳动出发,人在生产劳动中的现实状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直接的表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分析是从工人在异化劳动实践中展开的,这也使得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回到人所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区别于之前哲学家们对人的抽象认识,现实人的规定性开始形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一直是沿着劳动这条线展开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的深刻剖析发现剩余价值理论,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的神秘面纱,资本家正是通过对人的劳动的占有从而占有劳动财富形成资本积累,当资本成为统治一切力量的时候,也就形成了对劳动者工人的统治,工人成为了同其他资本消费并没有任何不同的存在。《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是建立在现实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的,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工人的异化劳动的批判和扬弃,通过共产主义的社会变革彻底改变劳动的异化现象,从而改变人被资本控制的局面,改变无产者工人被剥削的痛苦生活。

(二)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认识的另外一层内涵就是人的解放的社会革命,把社会解放和人的解放联系起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 ,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对象应该是人,这也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终极指向,因此马克思在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中指出共产主义绝不是简单的物的平均,而是立足于人,人的解放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人是自然和历史的统一、是私有制社会矛盾的彻底解决。在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中人的价值和意义被践踏,人只是资本家谋取财富的工具,人的价值只等同于商品的价值,而且只有参与劳动的工人才具有和商品差不多的地位。此时马克思还没有发现剩余价值,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本性却分析的清清楚楚,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忽视人的价值、忽视对工人的剥削、把本该证明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前提,共产主义直指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即私有制,因此,共产主义还是一种消灭现存剥削状况的现实运动,以实现经济主体人的解放,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真正意味着人类书写自己历史的开端。

四、现实意义和思考

虽然《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但马克思伦理经济批判的价值诉求是具有一定理想主义高度的、而且尝试将伦理价值诉求同社会经济事实相结合。马克思在《手稿》中阐释的伦理经济思想已经关切到了核心问题那就是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否符合人的发展是经济学最高的伦理原则,符合伦理原则的经济关系又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内生力量,而不是简单的给经济发展套上僵化的伦理道德枷锁,实现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最佳状态,这样的经济发展才是有意义的。依据这样的认识我们发现马克思在《手稿》中所阐释的伦理经济思想是丰富和深刻的。《手稿》中对劳动关系的深刻剖析、对私有制的批判、对人的本质和共产主义的论述对当下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一)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中最核心的内容,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四个规定性的分析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的主体性消失,劳动本身也是仅为了生存而被迫进行的,劳动者沦为被剥削的对象,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但同时,马克思也肯定了劳动的价值,劳动是人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人的本质性规定,是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更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人自由的、有意识的主体活动,实现劳动的本质性回归才能保证正常的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处理好劳动关系,保证劳动的本质性回归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最朴实的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表现出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还存在,处理好劳动关系维护劳动正义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完善民生建设,保障劳动产品分配的公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调动了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会带来分配不公的现实隐患,调解好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让劳动者公平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成果是劳动的本质性回归要求。其次,提高劳动自主性和劳动者的幸福感,劳动不仅是人获取生存资料的途径,也是人创造个人生命价值的方式,是增强人的幸福感的途径,特别是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当下,劳动对于人的价值意义日趋凸显。劳动不能成为束缚劳动者的牢笼,实现真正的劳动自由,激发劳动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再是马克思异化劳动中的残酷和无奈,而是创造劳动价值的幸福感。第三,正确看待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劳动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人类劳动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资本不具备这样的社会历史地位,对资本和劳动的认识不能本末倒置,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应该是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只有分工的不同,所有社会主义建设劳动者都是平等的。马克思对劳动的本质性回归的认识对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是其超越之前所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的伟大之处,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永远不可能出现科学劳动价值论,因为他们都是站在资本主义立场来分析经济问题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社会基本的经济关系,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其特定的历史形态塑造和选择它所需要的经济主体,因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下劳动异化、劳动者主体性丧失,人与人关系异化就必然存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是站在某个阶级利益或者某个制度范围内去看待经济问题,而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分析经济问题。因此,从人的发展角度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解放、劳动者主体性的回归就必须变革生产方式和特定的历史形态,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的积极扬弃,这是对社会历史本质性的制度超越,也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批判的伟大实践。《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来论述的,而是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劳动异化、人的本质异化的手段,是一种社会革命的方式,虽然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形成唯物史观,但《手稿》中从异化劳动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思路已经清晰,为后来唯物史观的形成和“两个必然”的制度革命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是不变的,即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铲除了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它第一次使劳动者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资料不再是人剥削人的工具,这就使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好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和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只有坚持制度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发展的最高伦理指向是人的发展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批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对人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始终坚持的,突出人在经济关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伦理经济学是更好的经济学,是指向人的发展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开始,而这一转向的初心就是对现实人的关注。当然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人类历史开启”的美好构建和对现实的批判都不是凭空的美好幻想,其伦理经济思想是建构在经济生活过程中的,马克思基于经济事实的考察同情工人劳动者的极度贫困从而批判异化劳动,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的伦理经济思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倾向,在没有成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之前带有朴素的对劳动者的同情,希望改变社会经济关系实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人道主义呐喊。从关心经济主体人的命运,探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根源,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来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找到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经济方式和经济关系,即消灭剥削制度。《手稿》中的伦理经济批判路径从来都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发展本身就不能只理解为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必须是符合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但伦理经济指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关系的,反而应该是从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中来促进的,遵循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这一最高伦理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立场和方向是明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孕育而生,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更加注重人的经济原动力作用;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调节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益更多从人类发展指数、人的幸福指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等方面评价;劳动者的创造力成为财富增长和分配的主要因素,资本和土地要素地位下降;人的发展和生态发展相融合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产物,与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最高价值指向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应偏离人的发展这一终极伦理指向。

从《手稿》开始马克思花费毕生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为其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剩余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本质,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也在探索未来社会的出路,但都没有离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这个初心,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马克思伦理经济学。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对私有制的批判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刻洞见也构成了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批判基础。《手稿》中马克思的伦理经济思想内容丰富,基本体现了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马克思后半生的伦理经济批判研究基本都是延续这里的思路。

猜你喜欢

私有制手稿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作家手稿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作家手稿
丢失的手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手稿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