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2020-12-20路庆鹏金雪霞

科学养鱼 2020年8期
关键词:原液硝态酵素

路庆鹏 金雪霞 卢 萍

(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高邮 225600)

在养殖水体环境中,氮元素以-3 至+5 多种不同价态存在,在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无机氮和有机氮之间相互转化。无机氮形式主要有溶解分子态氮(N2)、氨氮(NH3-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以及一些中间产物等;有机氮形式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腐植酸等。亚硝态氮即常说的亚硝酸盐,可以被水体中的藻类作为氮肥吸收同化,也可以作为微生物氮源利用。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害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一般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应控制在0.1 毫克/升以下,在0.5毫克/升时会引起养殖动物死亡或患病,高于0.8 毫克/升会引起其大批死亡。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水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水质指标。

一、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及累积

亚硝酸盐作为水体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其主要来自氨氮的亚硝化作用和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因此水体中只要有氮元素的存在,必将会有亚硝酸盐的生成。亚硝酸盐的存在与饲料、肥料和浮游植物(藻类)的丰度有很大的关系。水体中有机氮(残饵、代谢物)的不断累积是亚硝酸盐存在的根本原因。水体中有机氮的不断分解,导致氨氮浓度上升,并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如太高,即说明水中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进行得相当强烈。造成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累积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浮游植物种群数量不足,对水体中无机氮的转化利用不够。②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繁殖速度不对等。氨化细菌属好氧异养型,水体中有机物的增多促进了其生长,可快速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有氧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而硝化细菌属好氧自养细菌,增殖速率慢,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效率稍低一些。③养殖动物密度过大、浮游植物不足或天气急剧变化导致系统溶氧下降,硝化能力不足,硝化作用不彻底,却促进了相应的反硝化作用。

二、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危害

亚硝酸盐在水产养殖中是诱发各种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亚硝酸盐在水温过高(水温长时间维持在30℃以上)、有机质丰富的水体环境中更易生成和累积。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不仅说明池塘底部缺氧,养殖水质恶化,同时也是水生动物发病的前期征兆。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能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亚硝酸盐中毒的机理就是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作用,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使其失去携带氧的能力。

三、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控制

1.预防

建议在养殖过程中每隔10~15天使用1次微生物调水产品和藻类营养产品,如EM 原液、EM 制剂、活嫩爽、调水冠军、益水冠军、氨基酵素肥、多肽酵素肥等,通过藻、菌的作用去除亚硝酸盐;每20~25天施用1次底改超能片等底改产品,调节水质和底质;坚持绿科“六定”原则,降低水体有机质和氨氮含量。

2.控制

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可采用以下方式控制。

(1)换水,这仅能解决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底质恶化引起的亚硝酸盐升高。

(2)施用氨基酵素肥或多肽酵素肥等补碳,提高水体中的碳氮比,加速浮游植物的生长,转化去除亚硝酸盐。

(3)施用EM原液、EM制剂、乳酸菌原液,并化水泼洒黑先锋、解毒底净,改善水质,降低亚硝酸盐。

(4)严重时先施用化学类降亚硝酸盐制剂,之后施用底改超能片、原子底改或增氧底改,重点进行恶化底质的改良,提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以加快亚硝酸盐的转化。

(5)严重时也可先施用解毒绿水宝+黑先锋,改善水质;第二天施用底改超能片或原子底改、增氧底改,并可配合施用乳酸菌原液进行水底改良,从根本上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6)泼洒解毒护水宝、维生素C 应激宁,提高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每次用药时,尽量配合使用氧粒粒Ⅱ等增氧产品,以促进氮的转化。

猜你喜欢

原液硝态酵素
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葡萄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
不同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磷的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分析的氮肥用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技术又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化纤联盟彰显科技担当
一种在线黏度检测装置及实现方法
衡水老白干67度原浆原液的两款酒比较谈
柠檬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