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武夷山市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做法及思考

2020-12-20朱洁王泉妹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武夷山市检疫农产品

朱洁王泉妹

(1.福建省武夷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0);(2.福建省武夷山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山市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民创业园、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绿色原料(茶叶、竹笋)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近几年,武夷山市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1 武夷山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做法及成效

1.1 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1.1.1 建立监管名录制度

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武夷山市282家种养殖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纳入监管名录。强化联合执法,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与农业执法大队联合开展农产品“一品一码”执法检查工作,详细检查各生产企业的生产记录情况及“一品一码”平台记录上传情况,督查指导生产企业完善生产记录,及时上传追溯信息,按法定要求实施源头赋码准出[1]。

1.1.2 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与武夷山市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养殖大户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记录制度,2019年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共计发放“武夷山市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本”2000余册,督促生产主体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制度。督促屠宰企业落实流向登记制度。在市区牲畜定点屠宰场建立检疫申报点,实行批批检测。对每一批进场屠宰的牲畜进行活体检疫和“瘦肉精”检测,检疫不合格的牲畜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检疫合格的牲畜允许进场屠宰,每年检测“瘦肉精”样本6000多份;牲畜屠宰后,对肉品开展检疫和检测,对检疫检测不合格的进行无害化处理[2]。对检疫检测合格的,在肉品上盖检疫合格章,并开具检疫合格证明,准许入市销售,并对肉品流向信息进行详细登记。

1.2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宣传培训工作

1.2.1 多方位、多渠道宣传

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宣传效能,建立“武夷农安”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一品一码”追溯习题相关的政策,专业知识。在武夷北站和武夷山市体育馆的LED大屏幕上投放“一品一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视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宣传,引导消费者购买有质量安全保障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和媒体统筹联动及密切沟通,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宣传中,深入培育追溯文化,宣传要围绕追溯的定位,把追溯的理念宣传好,把产品的优势宣传好,宣传的效果不能只停留在“知道”、“了解”,要让公众使用追溯平台,更重要的是激发消费者对追溯产品的购买欲望和持续购买意愿。

1.2.2 全覆盖、分产业培训

做好工作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人员队伍要做好平台运行中的账号分配、信息录入、监督检查、业务培训等任务。武夷山市每年都会定期召开1次乡镇监管人员的培训,保证乡镇监管人员对追溯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操作要求的知识持续更新。需要注重生产经营者的培训。为加大对品牌农业理念和标准的培训工作,提升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保证生产经营者对产品追溯管理动力的持续增强,武夷山市采取专家讲座、观摩学习、以案说法、以会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2019年举办了农产品生产主体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生产记录及操作方法、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等培训班26期;累计培训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从业人员1360多人次[3]。通过培训会共建成“一品一码”微信联络群12个,进行企业随问随答的高效指导。对培训后仍然存在问题的生产主体,重点跟踪指导,开展“一对一、手把手”培训服务。

1.3 武夷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制及激励措施

1.3.1 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挂钩”措施

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四挂钩”工作。督促农产品生产主体加快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

1.3.2 施行激励措施,提高企业积极性

武夷山市农业局于2016年公开采购30台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设备,共计16.95万元。发放给武夷山市第1批纳入追溯体系的龙头企业、规范社、“三品一标”企业、家庭农场的30家企业。2017年公开采购的70台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设备,共计47.1万元。发放给武夷山市第2批纳入追溯体系的农产品生产主体。2018年为加快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企业产品源头赋码销售。武夷山市农业局印发了《武夷山市农业局关于推进实施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工作激励措施的通知》,投入9.8万元,采购200万枚“一品一码”追溯标签,免费配送给已加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的200多家农产品生产企业[4]。

1.4 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成效

目前,武夷山市共有291家企业纳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生产档案生成率达100%,共激活“一品一码”标签402956个。强化监管,开设了11个监管账号,从系统上线以来共登录了2278次,运用系统开展线上巡查生产主体25052家次。

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思考建议

2.1 推动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2.1.1 农业生产者文化素养低,完成追溯工作的成本高

在武夷山市“一户一农”的大环境下,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质低,增加了推广实施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难度。再加上完成追溯的农产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没有溢价表现。要求企业完成全程追溯,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无法调动企业使用的积极性。

2.1.2 追溯信息不够精准、真实性难以保证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源头和基础是采集录入完整真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信息。尽管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还在一直不断的更新中,但是目前还是存在有些产业的追溯信息无法精准填写的情况。因生产主体整体素质较低,导致所录入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信息难保证其真实性。而且完全由生产主体录入信息,也无法避免一些生产主体为了产品销售,录入虚假信息的情况。

2.1.3 消费者认知、关注度低,市场倒逼格局尚未形成

近些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受传统消费观念固化严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和关注程度普遍较低。少有消费者会通过扫码方式去了解产品,产品追溯效益得不到体现。农产品市场准入环节较为薄弱,和产地准出衔接性较差,市场倒逼的刚性监管尚未形成。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建议

2.2.1 加紧技术研发,让技术推动发展

实现农产品全程追溯,需要物联网技术的强力支撑。加紧追溯信息环节的技术研发,可让产品的追溯信息更加精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可降低生产者使用成本,提高使用积极性。

2.2.2 多方努力,促倒逼格局

加强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的工作衔接和沟通协调,推动建立追溯协作机制。设法让销售者提高“赋码”上市自觉性,让采购者主动索“赋码”,形成以入市查验追溯码或索取农产品追溯凭证为主要手段的市场倒逼机制。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惩戒,形成执法倒逼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纳入奖励举报制度中,鼓励生产者、消费者等举报可追溯农产品案件线索等。推动追溯产品产销对接,充分借助区域性博览会、推介会等展销活动,宣传展示可追溯产品,不断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追溯的认知度。

猜你喜欢

武夷山市检疫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武夷山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武夷山市进行督办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Beagle犬定购、接收和检疫流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