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20夏明敬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农产品

夏明敬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1)

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将现代学徒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育与师徒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顶岗实习和定向委培的优点,构成全新的教育内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构建起学校与企业发展的有序对接,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有利于形成人才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良好格局。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为校企合作专业,吉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也是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骨干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农产品安全检测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中基于一体化发展思路,研究、设计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相适应的岗位基础能力、专项技能、综合实训和企业实习等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技能性和创新性[1]。

1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目前,高职院校有些专业虽然为校企合作专业,但在实际专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由于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且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普遍积极性不高,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只是提供实习、实训及就业的场所。

1.2 缺乏“双师型”教师

从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来看,“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小,许多学校近年来引进的教师大部分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这些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不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而且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有些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3 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不明确

由于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和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不够深入,部分学生认为现代学徒制就是去企业当学徒、当苦力,不愿意到企业中进行实践。

1.4 制度建设不健全

高职院校在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导致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实施过程中缺少重要抓手,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的操作规范,不可避免地出现“形式主义”“走过场”。对现代学徒制下的地方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一体化”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2 现代学徒制下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 校企共同研制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方案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准员工的过程,核心内容是招生招工一体化和校企一体化育人。学院要积极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将招生与招工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及企业用工计划,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做好招生招工宣传工作,采取学生报名,通过笔试、面试择优录取等形式组班,这些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学校、企业、学生签订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校企双方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负责[2],将教学工作与企业用工标准紧密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提高新型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2 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因素和环节。根据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共同研究制定科学、系统且符合学校、企业、学徒实际的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即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模式+双段带薪实践+双技能),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市场调研,明确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确定素质、知识和能力目标及对技能证书的要求,有利于推进专业与职业岗位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平台课程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课程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将学校自主考核转变为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从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评价反馈等方面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实现师徒制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提升[3]。

2.3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载体。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实习实训基地为校内实训基地,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吉林省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真实检验项目和生产过程的仿真实训基地。开展“食品分析”“粮油食品检验”“农产品检测技术”“酒类发酵技术”等专业平台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除了满足教学任务外,还可开展第三方检测、职业技能大赛、技能鉴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工作,建设成综合型、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学院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米旗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学生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实习任务,即第1 学期专业认知实习,第3 学期跟岗实习,第5 学期顶岗实习,将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相对接;校内实训与校外生产相对接,校内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生产操作相对接,形成一体化对接培养。通过实训,不仅能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还激发了学生对实训的兴趣,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同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工学交替、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专业技能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农产品加工与检测行业高素质人才。

2.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础,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与教学的评价等,形成高职学生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的新方法,即“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师资队伍中的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与培训,强调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和素质为一体,把培养人才贯穿到教学环节中。鼓励教师定期到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相关企业实践,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亲自动手实践,学习实践经验,掌握企业岗位操作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企业标准、用人条件和要求等内容,提高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参与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等活动,促进专业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从农产品加工和质量检测中心或省内外知名食品企业聘任工程师或技师作为兼职教师,重点指导实践教学、参与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教材编写和应用性课题研究,负责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实习实训,将食品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引进学校。强化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2.5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学徒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制度建设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下农产品加工与检测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力。在现代学徒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农产品加工与检测产业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障,针对学徒制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校内外实训条件)、实习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保障各方权益[4]。构建政府主导、行业影响、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相关岗位持续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结语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实现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和产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以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相关企业的发展及市场需求出发,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深度调研,制定出符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与素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