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水产种质资源全面保护与综合开发对策研究

2020-12-20李燕华甘江英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产品

○李燕华 甘江英

水产种质资源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保护利用水产种质资源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家将有计划地进行水产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因此,分析目前水产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水产种质资源的合理保护、精准评价和科学开发以及有效恢复,意义重大。江西省全境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3700多条,2平方公里以上湖泊有70余个,五大水系如同经脉,连接起无数水库、小河、湖泊、溪流,形成纵横交错,珠网密布的水系。北部的鄱阳湖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人均拥有水量和耕地亩均占有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鄱阳湖有记载的鱼类共136种、已鉴定的底栖生物116种(其中贝类87种)。

1、江西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渔业开发现状

据初步查明,全省共有鱼类205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种类26%,有48个种类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在省内还分布国家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6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16种。1976年,江西省靖安县首次划建了大鲵县级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了鄱阳湖鲫鱼产卵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鄱阳湖河蚌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又建立了鄱阳湖银鱼省级自然保护区、鲥鱼及“四大家鱼”自然保护区;随后,2004年批建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批建鄱阳湖鳜、翘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各级各类保护区逐步建立,相关体制机制逐渐完善。目前,全省建立了25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处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处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

为进一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西省出台《江西省渔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以提升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20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超千亿元;其中虾蟹、龟鳖和鳅鳝等三大产业产值均超过百亿元;水产品产量达270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超103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8%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6万元。《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6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3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7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超1300亿元。同时,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品牌,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可养区,严禁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力争到2025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

2、存在问题

2.1 非法捕捞

在长期的捕捞压力下,传统大型经济底层鱼类捕捞量降低,破坏了天然水产种质资源的繁殖和群体补充,低质、小型鱼类逐渐代替优质、大型经济鱼类成为主要渔获种类。同时,野生淡水鱼类需求上升,价格攀升,一定程度刺激了非法捕捞,而执法力量相对有限,水系又纵横交错,珠网密布,导致非法捕捞活动屡禁不止。

2.2 栖息地被破坏

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如一些拦河(海)筑坝、围湖(海)造田等工程的开展,破坏了水生生物原有的栖息地,洄游通道被切断,产卵场遭到破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

2.3 生物入侵

大多数生物入侵的水生物种具有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与本地生物相比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侵占本地生物的生态位、食物,导致本地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部分生物已处于灭绝的边缘。盲目的放生往往会将外来有害物种引入本地环境,造成生态灾难,如小龙虾、巴西龟、福寿螺等。

3、江西省水产种质资源全面保护与综合开发对策、措施

3.1 清江清湖,严禁买卖非法捕捞渔获物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打非断链公告,全面严禁“一江一湖”等禁捕退捕水域非法渔获物或者来源不明、质量不合格的水产品的商业开发利用。全面严禁以“江鲜”、“河鲜”和“野生鱼”等为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度,谋求非法利润。

3.2 保护大湖流域,支撑绿色崛起

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江西最亮的品牌。鄱阳湖襟江带河,流域面积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5%以上。作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江西省应当着力完善和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等,加快推进有利于生态环保的长效机制,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提供制度支撑。

3.3 法律法规先行,探索科学治理手段

目前国家和地方层面均缺乏统一的防止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制度等,应加快立法等进程,建立外来物种引入者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依法依规管理生物引种过程。同时,及时掌握入侵物种动态,健全、加强检验检疫制度。加强对入侵物种生长特性、风险评估、科学治理和跟踪监管的方法研究,创新技术手段,探索长效治理和防控机制。

3.4 打造链条效益,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以水产种质资源全面保护为重点,积极构建鳜鱼、鲈鱼、黄颡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种全产业链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虾蟹、龟鳖、鳝鳅等百亿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建设优势特色水产种业基地,打造产业集群扬优势,坚持以渔业项目建设为引领,做强一产、提升二产、壮大三产。注重与新闻媒体及新媒体深度合作和精准营销,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持续培育打造“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品牌,积极对外寻求合作,大力推动电商、微商发展,不断提高江西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通联:1.330000,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2.330000,江西省南昌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产品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