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产房内早期护理对产后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

2020-12-19陈敬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产房乳汁母乳喂养

陈敬鹰

(台山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江门)

0 引言

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损耗大量的体力,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的影响,会引起泌乳量不足、子宫恢复不良等状况,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1]。母乳是新生婴儿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可以促进婴儿的身体健康发育,降低婴儿远期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几率,在促进产妇产后子宫恢复的同时,还能降低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等风险[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妇的护理工作也有更高的要求,临床研究证明,对产妇进行产房的早期护理,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大大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在促进婴儿的健康生长的同时,还有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发展[3]。本文就产房内早期护理对产后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该护理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对象为我院从202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产妇,随机将100 例产妇分为对照组50 例、观察组50 例。纳入标准:(1)乳房发育正常;(2)产妇情绪稳定,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婴儿健康;(4)无母乳喂养的经历。排除标准:(1)不打算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2)有母乳喂养的经验;(3)患有其它传染病的产妇。对照组50 例,年龄27- 31 岁,平均(29.33±1.28)岁,孕期为35-39 周,平均(37.35±1.21)周。观察组女50 例,年龄28-32 岁,平均(30.52±1.35) 岁,孕期为37-40 周,平均(38.43±0.98)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具体的内容有:指导产妇掌握母婴早期接触、早期吮吸、哺乳知识等方法,并正确地指导产妇如何进行哺乳以及哺乳婴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观察组产妇则给予产房内早期护理,具体的内容如下。

1.2.1 心理方面护理

产妇进入产房后,心理处于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去帮产妇找回信心,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知识以及方法。合理的纠正产妇之前错误的认识,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并鼓励进行母乳喂养,通过这些方法来减轻产妇内心的压力,使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得以加强。

1.2.2 早期接触护理

婴儿分娩后,在没剪脐带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将其擦拭后,直接放到妈妈的身上,让新生儿和妈妈身体进行第一次接触,以促进母婴关系的建立,对母乳喂养有极大的帮助。

1.2.3 按摩乳房护理

产妇结束分娩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用热毛巾帮助产妇裹住乳房进行热敷,护理人员在裹住产妇乳房前,应确保毛巾温度适中。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摩乳房,若乳头有凹陷的情况,护理人员可徒手牵拉乳头。如果乳头还不突出,可用吸引器抽吸乳房,待到乳头突出,让新生儿直接吸吮。

1.2.4 早期吮吸护理

按摩乳房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采用环抱或侧卧方式帮助婴儿进行30min 左右的早吮吸,此时乳汁分泌还比较少,但应坚持帮助婴儿吮吸,早吮吸时产妇应取侧卧位,婴儿的脸部应面朝乳头,一只手托住婴儿臀部,另一只手托住乳房,在喂奶前,产妇先用乳头探婴儿的嘴唇,当婴儿张口时,产妇应将乳头及乳晕全部放进婴儿的嘴巴里,同时要适当的挤压乳房,帮助乳汁排出。

表1 两组选择母乳喂养率、人工喂养率、综合喂养率比较(n/%)

1.2.5 饮食指导护理

产妇分娩结束之后,损耗了大量的体力,护理人员应辅助产妇完成日常饮食,在产妇身体没有恢复之前,日常主要以流质性食物为主,如米汤类。同时产妇应加强新鲜水果与蔬菜的摄入,以此加快胃肠蠕动,有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产妇,手术后1 周内,应多食用萝卜汤等食物,有助于排气。

1.2.6 后期心理暗示护理

婴儿第一次吸吮结束后,观察婴儿哺乳的情况,进行第二次指导,不断对产妇进行鼓励。产妇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加强随访,向产妇询问母乳喂养情况,根据产妇存在问题与疑惑,护理人员应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选择母乳喂养的例数、人工喂养例数、综合喂养例数进行详细记录,并做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基于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 检验计量资料(±s),χ2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 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选择母乳喂养率较多、人工喂养率与综合喂养率较少,两组间临床效果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结论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对新生婴儿和产妇来说都至关重要,能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同时,还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增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但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会出现泌乳量不足、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4]。因此,产妇本人与家属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地向护理人员寻找合适的护理方法并积极配合。

以往,临床上常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是给产后产妇普及母乳喂养的知识、早期母婴接触应注意的问题、早期吮吸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应注意的一项等,但是在护理过程中发现,产妇的泌乳量少,婴儿每天至少需要1000mL 的奶水来补充营养,常规护理下产妇的泌乳量达不到新生儿最低营养需求,而且还有产妇不愿进行母乳喂养[5]。临床研究证明[6],给予产妇产房内早期的护理,产妇泌乳量较大,产妇大多愿意进行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产房内早期护理中,给予产妇心理护理,能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刚分娩完的产妇,初为人母,面对刚出生的孩子,不知如何进行喂养,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母乳喂养没有信心,心理护理可让产妇缓解内心压力,重拾母乳喂养的信心[7]。给予产妇与婴儿接触护理,产妇在分娩后,母婴进行肌肤接触,能促进母婴之间情感,提升母亲与孩子的敏感度,促进乳汁的分泌。给予产妇按摩乳房护理,对乳房进行按摩、热敷,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在促进乳汁分泌的同时,还有效的防止乳汁积淤、无乳和少乳等症状。给予早期吮吸护理,早期吮吸护理有效的指导产妇在给婴儿吸吮时,以正确的姿势去引导婴儿吸吮,有助于婴儿学会吮吸。给予饮食护理,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损耗了大量的体力,饮食护理中有合理的膳食搭配,有助于产妇恢复体力,保证产妇营养充足以及婴儿的营养需要。给予产妇后期心理暗示护理,产妇刚开始进行母乳喂养,肯定会有许多疑惑,后期的心理暗示,有利于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疑惑,帮助产妇解决存在的问题。产房内早期护理包含心理护理、早期接触、按摩乳房、早期吮吸、饮食指导、后期心理暗示等护理相结合,从心理、生理、饮食等方面对产妇进行干预,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8]。本文观察组给予产妇产房早期护理,与对照组相比,发现母乳喂养率较高(80.00%),而人工喂养率(12.00%)和综合喂养率(8.00%)较低。

综上所述,给予产妇产房早期护理,选择母乳喂养的例数较多,人工喂养、综合喂养例数较少,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产房乳汁母乳喂养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乳汁点目需谨慎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产房外的此岸
中国空间站的“产房”建好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津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