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能与安全性

2020-12-19谭文维黄定珠赖风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阿托氨氯地平高脂血症

谭文维,黄定珠,赖风兰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0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本质上属于一种可控制的、需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表现多见于头痛、头晕,同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作呕,若控制不当可发展为恶性高血压。高脂血症是人体血浆组织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增高的水平,通常患者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将致使患者血脂异常,逐渐出现头晕或者眩晕,周身乏力、嗜睡、头脑不清醒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能与安全性,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收治的41 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 岁以上,根据随机单盲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共21 例,男性11 例,女性10 例,年龄62~87 岁,平均年龄(73.56±4.96)岁,高血压史1~5 年,平均病史(2.29±1.1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共20 例,男性10 例,女性10 例,年龄63~88 岁,平均年龄(73.94±5.13)岁,高血压史1~5 年,平均病史(2.34±1.16);两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已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其他代谢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传染性疾病者、器官器质性损伤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选择药物: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133127,规格:10mg 乐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起始剂量为10mg/ 次,1 次/d,随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控制效果灵活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

观察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阿托伐他汀药物及用法用量与对照组无异,同时选择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20183234,规格:5mg,重庆药友有限公司出品),起始剂量为2.5mg/次,1 次/d,用药剂量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5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血压水平控制效果。血压观察指标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血脂指标包括LDL-C、TC、TG。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 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LDL-C、TC、TG 水平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DL-C、TC、T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在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多种临床合并症状,其中多见于高脂血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大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近年来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持续提升[2]。

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均有极高的几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一旦合并高脂血症,对于人体机体的损伤更加严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降压药物时,需警惕降压药导致或加重血脂代谢紊乱现象的情况[3]。结合临床经验可知,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几率伴随有脂质代谢紊乱,其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与此同时,高脂血症患者也有较高的几率合并血压异常[4]。因此,高血压与高脂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呈因果关系,近年来也存在明显年轻化的趋势。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分解,因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脉粥样硬化容易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血管内膜的损伤的影响下,导致血脂进入动脉中膜,从而引发动脉硬化[5]。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均是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常见药物,阿托伐他汀钙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可用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疾病,阿托伐他汀钙片本质上属于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抑制胆固醇合成而达到降脂作用。人体的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在夜间活性最高,生成胆固醇最多,故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晚睡前服用能够最大限度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达到最大的降脂效果。故阿托伐他汀钙多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血脂,稳定动脉斑块,但一旦用药不当,将促使胆固醇含量异常,甚至影响肝脏功能,导致多种并发症[6]。本次研究发现,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前景,能够在稳定患者血脂的基础上,有效扩张外周的小动脉,促使外周阻力降低,降低心肌的耗能和氧的需求。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属于CCB 类降压药,本质上是一种中长效的降压药物,可通过抑制平滑肌上的钙离子通道作用,从而舒张平滑肌,达到降压的目的,可以和其他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比如ACEI 类的降压药物、ARB 类的降压药物等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同时也可进行联合用药,有器官保护作用,内皮保护作用,另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十分显著。本次研究发现,接受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相较于接受阿托伐他汀单一治疗的患者,其血脂、血压控制水平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效果对比(±s)

组别 n LDL-C(mmol/L) TC(mmol/L) TG(mmol/L)观察组(治疗前) 20 4.62±1.23 6.95±1.43 1.95±0.63观察组(治疗后) 20 2.15±0.53 3.55±1.14 1.12±0.34对照组(治疗前) 21 4.85±1.19 7.10±1.58 1.89±0.59对照组(治疗后) 21 2.68±0.73 4.29±1.28 1.79±0.57 t 4.466 3.452 8.872 P 0.001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s)

组别 n 收缩压(mmHg/L) 舒张压(mmHg/L)观察组(治疗前) 20 155.95±26.33 102.35±15.43观察组(治疗后) 20 119.56±10.38 82.44±9.67对照组(治疗前) 21 156.48±25.64 101.82±15.76对照组(治疗后) 21 132.67±11.75 90.59±8.67 t 6.627 4.928 P 0.001 0.001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阿托氨氯地平高脂血症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