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路径分析

2020-12-19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委员

唐 励

(1.湖南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2.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强调“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人民政协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3]4,“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3]4。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下,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优势作用日益凸显,显现强大生机与力量,人民政协制度显现出强大的制度优势。

一、政治制度在发展创新中逐步走向成熟和定型

政治制度的成熟是有标准的。我国学者迟福林提出,判断制度定型的基本原则有三点:一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要惠及所有人。二是制度要有弹性,要有可改革的空间。不成熟的制度主要表现在制度僵化,无法改革;成熟的制度可改革和调整。三是真正全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激励相容。可见,制度的成熟与定型,不是说制度完美无缺,而是制度体系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推进相关的制度变革。

政治制度成熟的评价标准与表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制度自身上看,能实现内外协调,即制度内部各种制度的组合构成合理,作用方式恰当;制度外部与其他制度体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达到动态平衡。二是从制度运行上看,有成熟的理论作指导,根植于本国大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制度运行高效,制度资源在运行中能得到充分利用,制度自身效能和适应性效率高;制度能实现自身完善,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能力。三是从制度运行的结果上看,成熟的制度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具有广泛的知情权和参政议政的权利;同时,能提高政府自身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完善。

政治制度成熟的影响因素往往与制度自身有关。一项制度是否僵化、是否得到群众认可、是否能发挥良好效能,决定了这一制度是否有生命力、能否走向成熟和定型。它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受到人们认知水平的制约,是由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国情不同,选择不同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是当代世界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制度选择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国从1640 年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 年‘光荣革命’形成君主立宪制度,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而这套制度成熟起来时间就更长了。美国从1775 年开始独立战争到1865 年南北战争结束,新的体制才大体稳定下来,用了将近90 年的时间。法国从1789 年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到1870年第二帝国倒台、第三共和国成立,其间经历了多次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用了80 多年时间。就是日本,1868 年就开始了明治维新,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体制”[4]。

可见,西方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其国情紧密相关。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成型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晚清以来,随着封建帝制的结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境遇,许多仁人志士为寻找救国之路上下求索,也曾学习西方试图通过改良帝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民主共和等方式找到中国发展的出路,然而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这一独具创造的现代政治制度。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新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解决这些重点问题上都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很显然,这是非常适合我们的道路,而西方政治制度显然不适合我们。

在创新中发展是政治制度成熟的必由之路。世间万物皆是由大到小、由弱到强、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再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制度的发展结果可能呈现两种情形:一是从形成、发展,到成熟和定型;二是制度在形成与发展中被中止弃用,其生命力仅仅体现在暂时性、过渡性,没有走向长久。任一政治制度的成熟都经历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要经历多长时间、经过多少曲折才走向成熟,这没有理论和实践的定论,但经历创新中发展这一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而定型。但定型的制度同样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因为实践是千变万化的,作为上层建筑的制度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要求,因而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同时,时代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必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般而言,一项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认知水平紧密相关,总是伴随着问题而发展完善。“制度的不成熟往往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因而缺乏预期,从而难以形成社会制度的普遍自信”[5]15。制度的成熟和完善总是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如何解决问题?这就必然要求制度创新,针对政治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不断修正治理对策并修订和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这种修订基于对政治发展一般性规律尚未完全把握,而一旦较好地掌握其一般规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制度体系,即制度走向成熟和定型。“成熟定型的制度是获得各方认可和尊重的必要条件”[5]15,也是政治发展完善的必要条件。

二、新时代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路径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6]。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揽政协工作,推动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在汪洋主席带领下,立足新方位新使命,为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出了很多新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新成效。站在新时代,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需要我们从指导思想、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制度创新、自身建设以及制度法制化等路径着力。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根本遵循和关键。人民政协发挥好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基本职能,首要的是抓好科学理论武装,这也是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一项基础的首要的任务。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政协各项工作,积极推进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提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政治水平。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始终坚持用新思想新理念,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政协系统,贯穿政协工作全部,指导政协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基本功,确保人民政协制度及其运行始终“姓马”。

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人民政协制度运行实践,基本方法是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紧扣“学懂、弄通、做实”要求,把委员理论武装与视察考察、专题调研等结合起来,画好最大同心圆,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关键是持之以恒抓好理论学习,坚持以学习推进理论武装。完善以各级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引领,以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常委会学习讲座以及委员培训学习、报告会等紧密结合的学习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常态化长效化。

(2)萧先生,你或者以为我是一个发疯的女子——放浪,无礼,骄傲,痴心,你或者以为我是这一类的人么?萧先生,假如你来对我说一声轻轻的“是”,我简直就要自杀!但试问我以前是不是如此?是不是放浪,无礼,骄傲,痴心等等呢?我可以重重地自己回答一句:“我是的!”萧先生,你也想得到我现在是怎样的苦痛?你用神圣的钥匙,将我从假的门里开出,放进真的门内去,我有如一个久埋地下的死人活转来,我是如何的委屈,悲伤!

建立新时代新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由各级政协党组成员分别会同主席会议党外成员,以专委会和界别为依托,根据需要吸收代表性强的党外委员参加,组成学习座谈小组,制定计划规划,创新学习方式,推进集体学习座谈季度化。结合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分专题深入学,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理论建设,组织编写人民政协理论教材,及时宣传传播政协工作理论创新成果。抓好学用结合,笃学力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进理论学习与各项考核、巡视巡查、干部选拔任用等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习成效。

(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

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证,是推动这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政协制度,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肝胆相照,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坚持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创举。这个制度体现了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在这个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苦历程中作出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在追求民主国家的艰难探索中形成的政治共识,是中国人民在争取自由的不懈斗争中凝结的共同心愿。

因此,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民政协的方方面面,做到党的领导全覆盖无盲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皆心明眼亮,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始终与党同心同步,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强化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强党的组织、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领导作用,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上下贯通、协同一致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将党的领导落到政协实处,这个“实处”就是在政协系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旗帜鲜明、不折不扣地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长期以来,在政协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但对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语焉不详、羞羞答答,甚至认为在政协过多强调党的建设,会影响和弱化政协的统战性。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更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人民政协承担着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指示要求落实下去、把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聪明才智与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有效落实这些责任、更好地彰显人民政协的政治功能和中国特色,必须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以强有力的党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落地。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政协系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出部署,遵循这个“意见”,切实落实“意见”要求,是确保人民政协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成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社会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成为凝聚共识、化解矛盾、汇聚力量的重要渠道的重要保证。

推进政协系统从严治党重点是做好“六大”建设。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有效引导政协系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第二,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发挥好人民政协凝心聚力第一职责作用,切实担负起新的政治使命。第三,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设置,形成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各尽其责、无缝对接的组织网络,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无盲区,更好地发挥政协党组织的整体功能。第四,加强作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求真务实、踏踏实实,驰而不息转作风、改作风。第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党员常委履职建言点评制度以及党的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制度、机关党组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制度等制度体系。第六,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用铁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防止和纠正执纪宽松软问题,坚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铁的纪律成为党员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在全系统形成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良好风尚。

(三)积极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创新发展

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创新发展,是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动力支撑。“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7]372。邓小平当年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为今天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深刻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8],又强调“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9]。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制度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是制度走向成熟和定型的第一动力。失去创新、僵化守旧,无以言特色,无以发挥特色。在坚持人民政协制度自信的同时,必须推进制度创新。时代在飞速发展,为人民政协制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必然要求在创新中推进制度的成熟和定型。

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到各级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建立完善“双向发力”的制度、程序和机制。积极创新建言资政制度,推进资政专业化;建立富有政协特色具有鲜明学科优势的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充分发挥民间智库力量,有效整合专家力量和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建言资政质量;建立协商议政质量体系,切实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加强和创新调查研究工作制度,设立研究基地,提升资政能力;建立完善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制度,围绕党对人民政协的新要求,从上到下创新完善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创新协商工作机制,推动人民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精选议题,强化协商内容的针对性。议题切实体现党委意图,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体现发展所需、群众所需,精选事关长远性、全局性的问题,深入调研解剖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献计出力。创新协商方式,积极推进会议式的即时协商、网络式的互动协商、论坛式专题协商、调研式协商民主、视察式的现场协商,创新提案办理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构建环节完整、程序合理、方式新颖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多元协商,丰富民主协商、行政协商、立法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协商程序,创新事前、事中、事后沟通方式,强化协商成果运用,建立反馈机制,提高协商的有效性。

此外,利用现代手段,更好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10]他还要求,“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拓展政协协商民主形式的重要探索。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协商方式,拓展协商民主新平台,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积极开拓政协网站、微信朋友圈、QQ 群等自媒体平台,推出主席信箱、网上访谈、提案评议、委员博客等开展协商议政,搭建移动履职平台网络议政室、社区协商、远程协商、对点协商等网上平台,推动沟通协商、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近年来,湖南省政协通过建设和运用政协云,为委员履职搭建了新平台,为社会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搭建了新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制度创新绝非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通过创新,实现人民政协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并使之逐渐走向稳定和长效,从而为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制度保证。

(四)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发挥更大效能

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主体力量是推进自身建设。一项制度能否成熟和定型,其制度主体是关键,也是检验因素,更是制度效能能否良好发挥的关键。如果这一制度能良好发挥主体的作用,有效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显然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正走向成熟和定型的。因此,解决人的因素是激发制度活力推进制度发挥最佳效能的关键。

高质量建设委员队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政协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在政协成立70 周年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强化委员责任担当”,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10]。这既是对委员履职的要求,更是政协队伍建设的方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委员队伍关键是全面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把好委员“准入”关,建立合理“退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改进委员产生机制,真正把代表性强、议政水平高、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士吸收到委员队伍中来。”[3]11改进委员产生机制,从政协性质和职能出发,明确遴选条件,创新遴选方式,规范遴选程序,优化委员结构,体现广泛代表性和公开透明性。同时,建立和完善以政协章程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强化委员履职考评和考核,建立委员履职尽责档案,有效引导委员种好“责任田”做好“委员作业”、各级常委切实交好履职报告,探索建立健全委员“退出”机制。

同时,全面提高委员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准确把握政协履职方式方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面增强履职本领”[10]。关键是抓好委员教育培训,实行任期内全培训,全面增强履职委员履职尽责本领。强化履职实践,建立委员分批次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为更多委员有效参与政治协商提供实践平台。建立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主旨的学习座谈会制度,鼓励委员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专委会为依托,推进界别委员学习讨论季度化。组织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把学习提高与视察考察等结合起来,使广大委员通过履职实践提升能力。建立以凝聚海内外共识为目标的委员讲堂和专题性委员宣讲团,有效发挥委员影响力,邀请委员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讲好政协故事,宣传好党的路线方略。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协机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政协领导班子建设,并强调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四种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协机关,抓好政协领导班子建设是首要,选好配强各级政协领导班子,切实发挥好“领头羊”带头作用;建立各级政协机关党组、各专委会分党组成员和党员常委定期与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倾听党外委员心声、沟通思想、交换看法、释疑解惑,促进协同共事;建立健全走访看望委员制度以及接待和处理委员来信来访制度。同时,努力提升政协干部“四种能力”。把提高政协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作为第一能力,全面提升他们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的能力,以强有力的工作能力保证各族各界在人民政协这个大舞台上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求得最大公约数。与此同时,积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政协机关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树立正确导向,优化机关作风,开展内部巡视,巩固“慵懒散松”专项集中整治成果,践行“一个带头、三个表率”,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五)深入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法治化进程

这是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法治保证。好的设想、主张、做法乃至经验要成为一种制度,制度要走向成熟和定型,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法治化是促进制度成熟与定型很好的方式,用法律固定制度成果,是发挥制度功效、推进制度建设的最高境界。根据人民政协制度所涉及的性质、层次和范围,通过适当形式和程序来促进制度的法治化,是促进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的重要方式。推进人民政协的法治化,是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履行政协职能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的法治化是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邓小平曾指出,“有些问题,中央在原则上决定以后,还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集中集体智慧,成熟一个,解决一个,由中央分别作出正式决定,并制定周密的、切实可行的,能够在较长时期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条例,有步骤地实施”[7]300。制度一旦通过一定特殊形式、特别是法规条例等法治方式得以确立,就意味着其已走向成熟和定型,也意味着它有了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特色的司法保证。国家法律是显示我国政治制度成熟和定型的特殊形式。制度通过国家立法使之成为全国的共同意志和行为规范,我国宪法明确确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但是我国人民政协制度的诸多制度还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定型,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亟需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促进和保障。

在组织活动中推进法治化进程。人民政协的法治化首先应体现在其组织活动中,应进一步通过法治手段使相关的程序、途径、方式上升为法治体系,通过法治途径和程序,支撑和保障人民政协开展组织活动。从而,使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行为、权利与义务进一步明确。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织活动,它作为我国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主要以政治协商制度为制度载体。而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保证协商制度与程序的合法性,做好协商民主的法治化保障。因而制定出台《政治协商程序法》十分必要。

在机构运行中推进法治化进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是政协的“组织法”,具有“非法律性”特点。它对于一些重要的组织性规范等关于组织机构运行的内容,有些语焉不详。尤其是关于政协委员产生、罢免、退出的程序等重要问题不很明确,也没有从法律层面对政协委员及其地位、职权,以及任命、监督、述职、视察、接见等进行立法。因而修订《人民政协组织法》显得十分必要。

在履职尽责中推进法治化进程。进一步在履职尽责的程序、力度、后果等方面从法律层面做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避免协商的随意性,避免“柔性监督”与责任缺失,保证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效果。比如,推进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以及建言资政等方面的立法,建立政协思想政治引领条例、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条例等法规,牢牢聚焦中心环节,有效克服和解决当前政协工作中履职薄弱环节的立法,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人民政协制度法治化的重点。

历史证明,任何事物凡是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已经成熟的,才能定型。人民政协制度能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始终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经过检验,错误的就要改正,疏漏的就要修补,不足的就要增强,不够成熟的就要推进其完善和成熟。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还离不开认真总结政协工作实践,全面分析政协制度建设的规律,以进一步指导和深化实践。离不开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实践每前进一步理论就要跟进一步,理论每推进一步实践就要积极跃升一步。诚如此,人民政协制度的具体制度、规定、操作程序、工作实践也才能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以上方面,其实也是要求我们把制度的坚持、完善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借制度创新以否定人民政协制度,又要防止以坚持制度为名而抛弃创新、无所作为;既要坚持制度的连贯性与稳定性,又要赋予制度新的时代内涵与活力,避免它的僵化和停滞。在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方面,我们已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最关键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牢牢把握改革的目标,始终遵循制度创新的原则。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的世界形势,越发需要我们有效有序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地走向更加成熟和更加定型。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协商委员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2021全国两会委员代表说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一部全面深入研究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力作
——读《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初探》有感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北欧经验与协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