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语境下安徽花鼓灯人才现状分析研究

2020-12-19李玉煜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花鼓非遗安徽

李玉煜

安徽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41

安徽花鼓灯在安徽流行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形式上也最具有特色,是当地民间代表性表演艺术。2006 年5 月20 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门表演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承,要想传承就离不开艺术家们,艺术空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发展的核心。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安徽花鼓灯从田间地头走进了专业院校的课堂,走上了舞台,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其中,安徽淮河流域的传承人和艺术家们的努力功不可没。

1 “非遗”语境下安徽花鼓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机遇

安徽花鼓灯起源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两岸,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进入21 世纪,在联合国《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言》的号召下,我国加大了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安徽花鼓灯作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进入了地方政府的保护视野[1]。安徽花鼓灯人才在传承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不同领域、行业都受到一定的局限及制约,因此,找出存在问题,并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是安徽花鼓灯传承的核心。

1.2 面临的挑战

1.2.1 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

在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中,主要矛盾在于重“保护“还是“重”发展的问题。目前,急于创新已经把很多编导带入了误区,让人们忘记了传统民间歌舞的文化根基是孕育它的那片厚土。因此,在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中,应该在遵循其原初形态的基础上再进行发展,不能因为舞者的个人风格,加入一些“外来品”或者一些“无厘头”的元素。

1.2.2 重视花鼓灯人才队伍培养

安徽花鼓灯传承的主体是人,离开了这个主体,传承就失去了核心,单靠一些文章、视频资料是无法传承的。目前对安徽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成果中,存在重文字、轻实践,研究方向较为单一等情况。在众多研究方向中,对于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更多的是以花鼓灯的舞蹈动作、风格流派为研究主体,往往忽略了“人才”这个重点,人才不只是老艺人、还有很多传承人、院团优秀的编导和演员、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员、研究机构的研究员等等,他们都在为花鼓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默默地做着贡献。

2 安徽花鼓灯人才现状

2.1 民间艺人

蚌埠、淮南、阜阳三个代表性的花鼓灯歌舞艺术流派均源于城郊的乡村。由于花鼓灯各流派的传播人的身世有别,加之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尽相似,文化领略能力也各有不同,因而滋养了不同艺术风格的传人。

2006 年5 月20 日,安徽省花鼓灯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有冯国佩等13 位民间花鼓灯艺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李成云等19 人被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一些市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中,除几位老艺人相继过世,其他传承人都在淮河流域为安徽花鼓灯的传承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比如张士根、邓虹老师在安徽省花鼓灯学校任教,金明、娄楼两位老师受邀去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专业院校授课。另外,流派代表人物的教育传承,除担任省内、国内一些专业院校、专业团体的客座教授外,他们还会不定期地开办花鼓灯短期培训班,面对社会非专业人士,传承花鼓灯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县级及乡镇的花鼓灯艺术节举办的也是此起彼伏,热火朝天。截至2018年5 月,怀远县已举办27 届花鼓灯艺术节;凤台县举办了23 届花鼓灯艺术节;颖上县也举办了近20届花鼓灯艺术节,参与者都是各个村的民间艺人。

2.2 团体组织

目前,安徽省花鼓灯人才培养的城市院团有:安徽省歌舞剧院、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颍上县花鼓灯歌舞艺术团、安徽省花鼓灯艺术团等专业团体。各个院团在花鼓灯艺术家的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经过从农村到城镇,从场地表演到舞台演出的发展过程;从男性扮女装角色到女角全由女性担当的演变;从边舞边唱到舞蹈加伴唱(伴奏)的组合,并参加了很多全国性舞蹈赛事及国内外很多大型的演出,为花鼓灯的传承培育了不少人才。

2.3 艺术院校

为了更好地传承花鼓灯流派艺术,安徽省内各大艺术院校先后邀请大批艺人进校园,受邀者有陈敬芝、郑九如、冯国佩、王传先、杨舟先、张士根、石春彩、金明、娄楼等多位民间艺术家,在院校与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花鼓灯表演艺术家,为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和人才培育等作出重要贡献。

安徽省艺术院校为全国各专业、业余艺术团体、军队文艺兵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花鼓灯艺术人才,所创作演出的花鼓灯歌舞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共100 多项,如:“全国山花奖”金奖、“荷花奖”银奖、华东地区舞蹈大赛一等奖等。

3 安徽花鼓灯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3.1 民间表演者流失

花鼓灯艺术表演的主体是民间艺术家,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花鼓灯的表演主体流失严重,加之近些年,“小金莲”“小白鞋”“一条线”“一条绳”“石猴 子”“常 贺龙”“万 漏 子”“鉏 小 水 子”“黄猴子”“气死猴”等著名艺术家相继去世,目前安徽花鼓灯代表性民间艺人已所剩无几。加之年轻人外出打工,愿意学习花鼓灯艺术的人数不断减少,拜师学艺的寥寥无几,很多传统技艺濒临失传,花鼓灯人才在民间传承出现危机。

3.2 传承不完整

安徽花鼓灯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目前,花鼓灯人才的培养出现了“舞蹈”一家独大的局面,再加上老艺人的相继过世,在花鼓灯流传区域几乎无人能再现安徽花鼓灯完整的艺术。传统花鼓灯班子由“锣鼓班子”“演员”“灯主”“灯混子”组成,角色分工细致,有完整的一系列演出程序。现在大多灯班子只能简单地敲一敲锣鼓,跑一跑大场了。“灯歌”的表演也是在近两年才出现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民间舞课堂上,“后场小戏”的表演更是在花鼓灯表演形式中看不见了。由此可见,传统花鼓灯传承已不完善。

3.3 表演技艺下降

安徽花鼓灯的表演讲究武、技、舞相生。在花鼓灯演出中,“鼓架子”追求以高超的武术、杂技技艺展示自己的舞蹈魅力;“兰花”脚下变化多、节奏快;“兰花”与“鼓架子”之间也有很多技术性很高的动作,这些都是过去老一代艺术家日积月累苦练出来的。从目前培养的花鼓灯人才来看,民间演员的技艺单一、欣赏性不强,院团演员的表演风格单一、技艺不高,只会一些普通的技术技巧。

4 安徽花鼓灯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4.1 政府重视民间传承人才的培养

多年来,对安徽省重要的传统艺术——安徽花鼓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通过推行一些保护性的政策,恢复部分地区的文化生态,以及加强演艺队伍和表演人才的培养等等。但是,总体来看,保护力度还不够大,投入的资金有限,管理的方式也有待完善。

例如,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冯嘴子村,因为冯派花鼓灯艺术的杰出成就,被誉为“安徽花鼓灯第一村”。2004 年政府在此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建设了陈列馆、传习所、玩灯场等建筑。并组建了几个花鼓灯班子,力图恢复和弘扬原生态环境下的花鼓灯传统面貌。但是在走访中发现,良好的初衷和实际的成效之间,还有着相当的落差,由于场馆的维护不力,设施非常简陋,没有固定工资和相关福利,基层管理也陷于停滞,表演班子的人才培养后继乏力。保护区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文化部门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在花鼓灯艺术本体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没有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类似的情况,在凤台、颍上等其他花鼓灯流传地区,也同样存在。所以,应该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安徽花鼓灯艺术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关注花鼓灯目前的生存状态,并给以更大的扶持和投入。

4.2 加强对安徽花鼓灯艺人的研究

安徽花鼓灯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赖于民间传承人。传承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活态传承,是保护花鼓灯艺术原生风貌,进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要传承花鼓灯就必须花大力气从民间花鼓灯传人中收集整理与花鼓灯相关的舞蹈、音乐、戏曲、说唱等文献或者音像资料,着重对花鼓灯流传地区的老艺人、传人、灯班以及乐器和表演道具制作人,进行长期调研。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妥善管理收集的资料,进而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辨析资料内容在纵向上的历史源脉和横向上的区域差异。

4.3 重视花鼓灯人在安徽省高校内的培养

目前,安徽省内高校开设花鼓灯课程的方式和其他艺术类高校区别不大,例如: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的花鼓灯专业教学,作为民间舞课程中的一部分,并没有凸显其作为地域特色的重要地位。安徽艺术学院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安徽花鼓灯风格组合课》,试图把安徽花鼓灯课程从民间舞教学中脱离出来,并根据学院专业的特殊性,开设了《安徽花鼓灯锣鼓课》,但由于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还在初步实施阶段。同时,在有关花鼓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中,对花鼓灯舞蹈关系密切的锣鼓、灯歌、小戏,涉足很少。传统的花鼓灯艺术,是集多种表演内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对花鼓灯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其对象应该是对这种整体性艺术,在专业教育中,需要考虑到花鼓灯艺术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培养出相应的专业人才,以保证这项传统艺术有完整的传承。

另外,专业院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田野调查和采风,深入花鼓灯兴起和流传的区域,收集珍贵资料,体验民间艺术的生存背景,探索专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同时,专业院校也应该经常邀请民间艺人和地方优秀艺术家,来学校开展讲座和专题教学,让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在专业技能上也得到专业的指导。经过田野采访后,一定要重视资料的整理、研究结果的收集、保存、发表,把采风落实到研究中去。

5 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保护”工作一直在路上,对传统的民间歌舞艺术而言,正确、有效地保护和培养传承人才是艺术得以传承的根本。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艺术瑰宝保护和传承下去,才能使之真正实现安徽花鼓灯活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花鼓非遗安徽
《安徽记事》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花鼓桥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