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野下松溪内家拳产业化发展探析

2020-12-19池洪涛南充市文化馆

品牌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拳种产业化武术

文/池洪涛 (南充市文化馆)

松溪内家拳创于明代,传承至今已逾400年,2018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与多数传统武术项目一样,松溪内家拳在传承发展至今面临诸多困境,亟待寻求适应时代的发展路径。

一、松溪内家拳概况及现状

松溪内家拳可追溯至武当遇真宫三丰祖师脉系,明代武术家张松溪为集大成者。早期的内家拳即指松溪内家拳。随着武术门类的演变和丰富,今天的“内家拳”还包括了太极、形意、八卦等武术门类。

1907年,松溪内家拳在四川扎下根基。20世纪90年代,四川多个城市兴起习练松溪内家拳的热潮。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习武之风在华夏大地渐渐冷却,松溪内家拳也日渐式微。2018年,该拳种被成功申请为四川省级非遗项目。但是,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有必要进行拳种产业化探索。

二、松溪内家拳产业化现实意义

(一)增进大众认知,弘扬传统文化

产业化必然是以大规模人员参与为前提,松溪内家拳作为一项在四川流传逾百年的优秀拳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产业化发展过程必然增进人们对此拳种及其文化的认知,增进传统文化对大众的影响和熏陶。

(二)推进产业化,促进传承保护

产业化的过程即扩大认知的过程,必然会有成规模的人群参与其中,作为一项非遗拳种,也会因此避免失传的可能;其次,良好的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会为非遗拳种的保护传承起到扶助作用;再次,产业化能够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当地经济重要来源。

三、非遗项目松溪内家拳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从目前情势来看,松溪内家拳仍属于小拳种,影响力不大,尚未开始产业化打造。作为一项非遗武术项目,其发展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传承主体、政府、媒体、企业、学术及教育机构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松溪内家拳的产业化之路需要共同探索,多方参与。

(一)拳法内容改造,进行分类教学

对于同属于内家拳的太极拳,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的《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项目体系,大力弘扬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点、适合各类人群强身健体、简单易学、规范统一、利于推广的太极拳运动。”松溪内家拳也有必要打造自己的“简化版”,使之简单易学,利于推广。

当然,作为非遗项目,我们要在保证存留原真版本的前提下进行简化。具体操作方式即,将传承对象分为两大类:对于一般性的学员,教习简化版;对于有潜质并且有主观意愿的习练者,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教学。

(二)细分市场需求,打造相关产业

时至今日,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也纷纷崛起,例如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特别是在2019年,文化旅游大融合催生了诸多新兴产业,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领域。以松溪内家拳的“大本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该市近年着力打造文化“五张名片”:春节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松溪内家拳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需要在自身产业化定位中找好与这几项文化内容的契合点,丰富其文化内涵和宣传形象,以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根基的体育文化品牌。

同时,松溪内家拳不仅可以提供文体服务,还可衍生出很多相关产品,如纪念品、服装、酒类等。

(三)协同教科机构,加大科研力度

松溪内家拳当前主阵地南充市即有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四所高校,应以这些涵盖了体育、营销、医学等专业的高校作为重要依托,传承人与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多方协调配合,以南充市本地拳种松溪内家拳为样板,打造武术产业相关复合型人才,既为松溪内家拳产业化培养了人才,也丰富了高校的科研内容。同时,这种培养方式也反过来为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可为借鉴的模式。

(四)积极推广宣传,扩大市场认知

(1)走进大众媒体。首先需要以点带面,重点打造部分明星企业,打造拳种明星,将松溪内家拳推向更广的受众。传统的影视产业打造明星的方式对树立品牌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影片《少林寺》对少林功夫的传播可谓力度空前,《叶问》系列带动了大众对咏春等传统武术的关注。

(2)参与展演及赛事。1980年代,松溪内家拳积极参与省内外乃至国际武术赛事,重回武术界的视野。近年来随着市级、省级非遗的成功申请,同时积极参与各地武术展演,在四川省内已有一定知名度。当然,与省内甚至本市的其他传统武术相比,松溪武术在宣传推广方面仍需加强力度,更多地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甚至将参与展演及赛事作为本门事务常态化内容。

(3)打造非遗体验基地。2019年,松溪内家拳省级非遗体验基地获得审批通过,根据场馆运行情况来看,群众对松溪武术有一定热情,特别是作为一项传统武术对幼儿身心塑造方面,群众有较高的期望。松溪内家拳应充分利用非遗体验基地,以幼儿教育为切入点,吸引成年人的参与,增加群众了解及参与松溪武术的机会。

(五)优化产业环境,搭建推广平台

当地市政府部门需要完善武术类产业的财政和投资政策,同时,作为本市唯一的省级武术类非遗项目,松溪内家拳可纳入地方招商引资的项目。此外,建立完善的武术市场服务体系,强化及完善社会团体功能,建立和规范拳种法规条例和管理制度,加强本地松溪相关武术协会及相关产业协会建设,规范各协会操作流程。此外,在已有的松溪内家拳非遗体验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产业基地,推动本门武术产业的公众认知度,为拳种的产业化运作铺路。

总之,松溪内家拳须利用现有的产业化平台,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配合,才能促进松溪内家拳产业化更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拳种产业化武术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以“模件”思想解读中国武术拳种与流派规模化产生的机制
技术还是技艺:应该如何看待武术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