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新型复合肥对滴灌马铃薯商品率和产量的影响

2020-12-19刘先芬乔志刚靳慧卿朱志蒙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复合肥供试肥料

刘先芬,乔志刚,靳慧卿,朱志蒙

(1.呼和浩特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3.呼和浩特市饲料工作办公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4.呼和浩特市种子管理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是呼和浩特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武川县是呼和浩特市马铃薯主栽区,该县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超过4.3 万hm2,鲜薯总产量达到70 万t[1]。武川县生产的马铃薯口感好、淀粉含量高、品质优良。武川牌马铃薯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曾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供农产品。但是,武川县水资源缺乏、肥料利用率低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科技工作者结合武川县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广膜下滴灌、高垄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本试验基于武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不同新型复合肥对滴灌马铃薯商品率和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经济高效的马铃薯滴灌配套专用肥,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武川县上秃亥乡上秃亥村进行,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上秃亥村地处阴山北麓丘陵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为200~350 mm,无霜期110~120 d,年平均气温3.3℃,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马铃薯于2017年5月10日播种,9月25日收获。试验地0~20 cm 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7.80 g/kg、全氮1.55 g/kg、有效磷20.30 mg/kg、速效钾260.00 mg/kg,pH值7.80。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费乌瑞它(种薯级别原种)。

供试肥料:复合微生物肥(N-P2O5-K2O≥25%、有机质≥20%、有益活菌数≥2 000 万个/g);普通复合肥(N-P2O5-K2O:12-18-15);缓控释肥(N-P2O5-K2O:23-12-10);硫基肥(N-P2O5-K2O:13-17-15)。

1.3 试验设计

1.3.1 等价肥料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10 m×3 m),共12个小区,各小区用肥价格相等。

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A1:复合微生物肥(600 kg/hm2,3 200元/t);A2:普通复合肥(600 kg/hm2,3 200元/t);A3:缓控释肥(525 kg/hm2,3 600元/t);A-CK:硫基肥(675 kg/hm2,2 800元/t)。

1.3.2 等量肥料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10 m×3 m),共12个小区,各小区用肥总养分含量相等。

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B1:复合微生物肥(1 200 kg/hm2,3 200元/t);B2:普通复合肥(750 kg/hm2,3 200元/t);B3:缓控释肥(750 kg/hm2,3 600元/t);B-CK:硫基肥(750 kg/hm2,2 800元/t)。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按照理论测产法对马铃薯各小区依次测产记录,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样段,每样段6.67 m2进行收获称重,大薯重量≥150 g,小薯重量<150 g。

商品率/%=大薯重量/总重量×100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16 制作图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等价新型复合肥对滴灌马铃薯商品率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施肥处理大薯重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3 最重为20.25×103kg/hm2,各处理间依次为A3>A2>A1>A-CK;对于小薯重量来说,A-CK最重为15.90×103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A1和A2 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A3;从结薯个数来看,A2 处理结薯数量最多为250.50×103个/hm2;从单薯重来看,除A1 外,A2、A3 较A-CK 提高6.68%和5.22%。

由图1可知,除A1 外,其他处理产量均高于A-CK。A2 最高为33.45×103kg/hm2,其次A3为32.40×103kg/hm2,较A-CK 增产9.31%和5.88%;A1 最低,仅28.00×103kg/hm2,较A-CK 减产8.50%。除A1 外,各处理商品率均显著高于A-CK,A3 最高为62.67%;其次A2为54.33%,较A-CK 分别提高了14.67和6.33个百分点。

表1 不同等价新型复合肥处理对滴灌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等量新型复合肥对滴灌马铃薯商品率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施肥处理大薯重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B3和B1 最重,分别为24.15×103kg/hm2和23.70×103kg/hm2,显著高于B1和B-CK(P<0.05);对于小薯重量来说,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从结薯个数来看,B1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B3和B-CK 无显著差异(P>0.05);从单薯重来看,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单薯重依次为B3>B1>B2>B-CK。

由图2可知,各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B-CK 处理,B1、B3处理产量最高为39.45×103kg/hm2和38.85×103kg/hm2,较B-CK 增产21.20%和19.35%;其次是B2为37.05×103kg/hm2,较B-CK 增产13.2%;B-CK 最低,仅32.55×103kg/hm2。各复合肥处理商品率显著高于B-CK 处理(P<0.05),各复合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不同等量新型复合肥处理对滴灌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不同新型复合肥施用对滴灌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不计其他生产成本前提下,等价新型复合肥试验中,A2 净收益最高为3.82 万元/hm2,A1 最低为3.17 万元/hm2;等量新型复合肥试验中,B3 净收益最高为4.39 万元/hm2,其次是B1为4.30 万元/hm2,B-CK 最低为3.70 万元/hm2。综合对比,B3 净收益最高,A1 净收益最低。

表3 不同新型复合肥施用下的滴灌马铃薯经济效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等价新型复合肥肥效比较试验中,A2 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这可能与A2 中磷、钾养分含量较高有关,因为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对钾素吸收量最高且钾肥可显著提高产量[2-5],虽然氮肥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影响较大[6-7],但供试土壤本身氮含量较高与A2 处理的高磷钾配合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虽然A-CK 中氮、磷、钾养分配比与A2 相似,但产量显著低于A2 处理,这可能是A2 较A-CK 处理的当季肥料利用率高。A1 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增施了有机质和复合微生物,但速效总养分含量太低,影响了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A3 处理商品率最高,这可能是该处理氮素含量最高且是缓控释肥料,在整个生育期对氮肥供应较充足,尤其在块茎膨大期氮肥供应充足,提高了大薯率,从而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商品率。从经济效益来看,因肥料投入成本相同,而A2 产量最高,故其净收益最高。

在等量新型复合肥肥效比较试验中,B1和B3处理产量较高。有研究报道,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提高马铃薯产量[8-11];与常规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12-15]。本试验中,B1 处理较其他处理增施了复合微生物和有机质,是导致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而B3 处理施用的缓控释肥,使整个生育期氮肥释放均衡,可有效促进块茎数量形成和块茎膨大,且供试土壤自身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与等价新型复合肥肥效试验中A3 处理相比,B3 施肥量的增加弥补了磷、钾肥配比低的不足,产量显著高于A3 处理。各施肥处理商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B-CK),各施肥处理间无差异。从经济效益来看,因肥料投入成本不同,净收益最高的为B3,综上,B3 处理取得的经济效益最显著,其次是B1,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从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和商品率表现来看,B3 施肥处理(缓控释肥,750 kg/hm2)在武川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复合肥供试肥料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用药试验分析
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用药试验分析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小麦全程防控应用拜耳公司农药产品试验
小麦全程防控应用拜耳公司农药产品试验
东北丰磁化炭基复合肥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