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余钢琴学习的误区与思考

2020-12-18唐静

北方音乐 2020年20期
关键词:自学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专业而系统的学科,除了各大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以外,业余学琴人数常年不断递增,并成为中国几千万钢琴学生的主体,钢琴学习不再受年龄、生理、基础、特定目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然而,钢琴学习的方式却产生了诸多误区,本文将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类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业余学琴;过早开发;拔高;速成;自学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172-03

【本文著录格式】唐静.业余钢琴学习的误区与思考[J].北方音乐,2020,10(20):172-174.

提到中国的钢琴热潮可以说是享誉海内外,无论是国际上的各大专业钢琴比赛,还是国内外各种体系的业余考级,无处不见中国琴童和音乐爱好者的身影,钢琴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精神和文化领域生活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到2019年底,仅中国的钢琴琴童就已达三千万之多,其中除极少一部分属于专业化的学习之外,绝大多数都是非职业性的教育,俗称“社会教育”。这个庞大的学习群体因学习动机的不同,加上社会宣传和舆论导向的原因,业余钢琴学习的方式出现各种误区。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学琴人群,本文将业余学琴群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低龄琴童;二是成年及中老年学琴人员。

一、低龄琴童

(一)过早开发

近些年,脑科学极大地推动了全脑开发产业的发展,很多专家认为,全方位地开发幼儿的心智有助于他们智商、情商、个性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由此,很多家长将两三岁的孩子送去培训机构,期待着越早开始钢琴学习,孩子就会越聪明健康。事实上,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完全背离了学习的基本规律。

钢琴的学习对于每一根手指独立与灵巧的要求相比其他类别的乐器更为严苛,同时,爆发力与支撑力也是初学阶段需要重点训练的手指机能。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动作发展一般遵循由粗大到精细、由整体到局部的规律。5岁以前,婴幼儿先后习得坐、站、走、跑、跳这一系列由大肌群控制的粗大动作,而属于小肌群的手指肌肉则普遍较为松软,缺乏收缩能力,无论是站立还是跑动都容易产生疲劳。5-6岁时,小肌群逐步发展可以进行一些精细的动作,比如剪纸、握筷等,在此之前训练小肌肉显然违背了生理发展规律,甚至可能带来机能损伤的不良后果。

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由具体到抽象、从零乱到系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钢琴的学习除了弹奏技巧和音乐感知力外,对于基本音乐知识的认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重要且基础的环节就是五线谱的学习,它要求学习者能辨认不同音符休止符的形状和样貌,准确认读出音符的不同高低和长短。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10名一年级的小琴童抄写同一首初学阶段的简单乐谱,其中只有一个学生基本正确,其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音高位置偏差,符干、符尾的朝向错误,这说明他们在五线谱的认知上是存在一定障碍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视力5~7岁时才达到1.0,基本接近于成人;5岁的儿童能以自己为中心初步辨别左右方位,大多儿童到6岁才能完全正确地辨认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这对于空间知觉发展还并不完善的幼儿来说无疑是较难逾越的关卡。另外,弹钢琴是一个视觉、听觉、触觉全面统合的过程,它要求注意力持久集中的同时,还要学会合理的分配和转移,但5岁前的儿童注意力最长持续10分钟左右,更谈不上注意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注意的分配了。因此,将零乱的音符从视觉、听觉和思维上整合起来并做到双手的协调配合,这对低龄幼儿来讲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从以上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来看,钢琴课的学习从5岁以后开始较为科学,根据性别和个体发展差异可以适当地提早或推迟。那么,未到适龄阶段的幼童却又表现出对音乐强烈的兴趣和愿望该怎么办?前文提到,钢琴的学习是一个感知加认知的综合过程,若缺少感性的积累,音符只是一串数字的排列组合,即便日后手指技术再强大,也难以表达和感受音乐的灵魂。所以,在正式开始钢琴学习前有一个较为系统的音乐感知学习阶段是较为理想的,比如近些年非常盛行的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等音乐早教课,这种学习不仅能让孩子积累更多对音乐丰富的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对音高、节奏、律动等有了一些概念和认知,这个过程能让今后的乐器学习更为平稳顺畅。因此,开发潜能和心智没有错,但要顺应儿童每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过早地进入乐器的演奏学习非但难以达到期待的效果,反而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损耗未来学习的积极性。

(二)盲目拔高

相比专业学生精准严苛的要求来说,业余琴童的演奏水平和目标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而考级、比赛便成了最直观的参考指数。近些年,随着教育部对艺术教育的改革,艺术学科相继被纳入各大省市的中考范围,很多高校也有专门针对特长生的加分政策,留学申请中,各大考级或比赛证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带着明确的功利性目标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同时,根据考级与比赛成绩来评定鋼琴学习的好坏成了最重要的标准,而为了尽快达到更高的级别,各种拔高与跳级现象越来越普遍。

艺术的目标是为了美,而很多人却抱着功利和实用主义的心态,那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难免就会操之过急,在一段时间枯燥乏味的学习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甚至厌学情绪。那么,孩子的兴趣为什么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会产生逆向变化呢?

除了以上所说学龄过早且缺乏热身的准备工作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盲目地跨越和拔高使学习过程变得艰难而生涩。任何学习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无论专业还是业余学琴,标准和要求可以因人因目标而异,但有些过程是无法省略的。教学中,五线谱还没学会就开始上手弹乐曲、一年考二级,两年考五级,甚至有些琴童到中高级阶段还无法快速读谱视奏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学生往往没有因为学琴年限的增长对音乐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热爱,反而,因为长时间不得法的练习又进步甚微,让他们慢慢丧失了对音乐的热情和敏锐的感知力,是不是好听,甚至是否正确都难以辨别。究其原因,就是学习过程中逾越了太多必要的内容和阶段,当然相应的能力也无从培养建立起来。有关调查统计,业余琴童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除了考级曲目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涉猎和积累,同时,跳级现象非常普遍,在较为轻松的通过初中级后,越往高级越难驾驭,一首乐曲连基本的对错都难以控制,就更谈不上音乐的美感了,麻木、厌烦甚至痛恨等负面情绪让琴童们和音乐渐行渐远,最终彻底偏离了学琴的初衷,如同一座根基浅薄的大厦随时有坍塌的危险,这种糟糕的学习体验带来的更负面的影响,就是良好学习习惯与心态的破坏。

李民老师曾说,兴趣并非天然,孩子对钢琴最初的好奇和好感并不能支撑他们整个学习过程,只有弹得好才能真正培养出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弹好?答案别无他法,就是循序渐进。我们可以根据目标适当调整学习的深度和质量要求,但不可轻易逾越每个重要的学习阶段,缺失的某个环节往往会让我们走更多的弯路。比如,学琴之初要掌握的快速读谱能力,这个能力会为日后的视奏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便可以广泛地阅览各种风格和时期的作品,视野开阔了求知欲就会更强。而相反,如果在识谱这一阶段就大打折扣,前期简单的乐谱勉强能应付,往后学习进程会越慢越艰难。事实证明,很多经过艰难的几年学习后最终放弃的琴童,识谱和视奏能力都存在很大问题。

周海宏教授曾提出“业余学琴何须太专业”,固然,中国几千万琴童,最终走向专业道路的微乎其微,我们不必也没有那么庞大的社会和家庭资源供每个琴童接受专业的学习,但业余也并非粗制滥造,我们依然要遵循基本的流程和规律,而且,从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现状来讲,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是比弹好钢琴本身更为艰巨和漫长的任务,没有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必经的过程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因此,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学习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过程。

二、成年及中老年学琴人员

(一)速成

与低龄琴童一样,成年人的钢琴学习也有类似拔高的问题,但体现的更为直接和明显,那就是各种速成现象。近些年,成年及中老年人学钢琴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业余钢琴学生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各大琴行及培训机构随之成为钢琴教学的主要载体,有些商家打出了“45分钟教你学会钢琴”“一节课学会一首曲子”等极其诱人的广告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速成的学习方式本身没有错,它确实能让一部分学生短时间内体验到弹钢琴的乐趣和成就感。在实际教学中,我就碰到近十位为了举办婚礼或年会临时来学习一首乐曲的学生,由于目的非常明确直接,老师只需挑选一首好听且易于上手的钢琴曲,通过手把手逐字逐句的教学生弹会便可,而学生练习时基本通过指法和键盘位置的识记,经过反复练习后最终学会一首乐曲的弹奏,这就是典型的速成法。这种授人以鱼的方式对这类目标明确的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它无法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如果认为通过速成便可以弹好钢琴,甚至能够替代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那就完全是一种误解,甚至是对学习的一种亵渎了。

在成年学生中,除了短时速成学习的人群外,中老年学生是一个相对长期且稳定的群体,这类人群通常都是音乐爱好者或者早年对钢琴有一些情怀,其中有部分甚至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在业余钢琴学习群体中是动机最接近于音乐本身的,因此学习方式更为脚踏实地。相比琴童,一方面不需要借助外力推动,能较为自主地安排学习进程;另一方面,从认知和理解能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对于钢琴学习中理论和知识性的内容可以快速轻松地习得,比如识谱的能力、乐理知识的理解、甚至对于音乐的感悟都较琴童更为得心应手,因而他们的入门阶段会更容易,当然进程也会相对快很多。然而,明确的目标和成熟的思维往往让他们更容易急于求成,其中背谱弹奏是中老年学生最深以为然的速成法。

中老年钢琴学生里熟知简谱的不在少数,先入为主的概念让他们对五线谱的学习有些畏难甚至抵触,因此养成不看谱的习惯,认为将乐谱背下来再弹会更容易,这种看似巧妙的捷径会给今后的学习埋下巨大的隐患:首先,停滞不前的视奏水平会极大地限制学习的进度,每学习一首新曲要花费大量时间先后熟悉乐谱和键盘位置,因而曲目量的积累也会大大减少;其次,眼耳手脑的协调能力得不到充分训练,致使原本难以松弛的肢体更容易僵硬,长期盯着键盘弹琴的学生,手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普遍较弱,当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寻找键盘位置时,整个身体和精神会更加紧张僵硬,这种演奏状态是无法弹奏出好听优美的声音的,尤其在乐曲难度逐渐提升之后,想要较快较轻松的驾驭就更加艰难了。

成年人尤其中老年人学琴过程中遭遇最大的困难就是协调与放松,他们的骨骼与肌肉已经成型,加之大脑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因而灵活性和柔韧度很难通过练习得到质的改观。此时,加强单一动作要领的掌握,比如看谱与弹奏的分开练习,分手分段练习等就尤为重要。然而,很多学生在乐谱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始弹奏,甚至未经过单手练习就一个音一个小节艰难地双手对应,这种速成的方式看似省略了很多环节,但机械的练习只会加剧肢体的紧张与僵硬,而且对今后的学习没有任何启示和帮助。因此,快速理解并不等同于短时间内就能娴熟地操作,要想弹出音乐的风格和味道,按部就班的练习对于成年人来说更加不可或缺。很多学生会问为什么我弹出来的音乐不好听?实际上,在学琴过程中每一个省略的环节,每一处我们没有解决的技巧都会让手指弹出的声音打一分折扣。因此,用速成的方式意图达到更优的效果,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二)自学

成人学琴的初衷较为多样化,有的为了娱乐休闲,有的希望通过音乐陶冶性情,也有出于音乐治疗的目的,比如预防老年痴呆,或者用于躁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还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朋友将钢琴学习当成终身的目标,期望接受长期且专业系统的教育,因为动机和目标的差异,学习的渠道和方式也截然不同。对于要求较高的成年人更希望找相对专业的师资进行面授课的学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成年人通过在网上购买书目和教学资料,根据教学音频视频来完成自学。

自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随着近几年网络资源的丰富和公开,很多学科和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来获得,但并不是每个学科都能通过自学来完成,尤其是操作性极强的钢琴学习,因而,钢琴自学者在享受网络资源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容易走入一些误区,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网络门槛的降低和自媒体的发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网络呈现自己,因而网上的教学资源也是良莠不齐,作为业余学生甚至是零基础的人来说,如何分辨筛选出优质且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就至关重要了。另外,钢琴教学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同一内容或者同一阶段每个老师都不大一样,因此,对于网络师资的分辨以及教学内容的判断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在选择自学时要更为慎重,避免被误导。

其次,钢琴的学习既要建立一定的理论体系,又要准确掌握一系列的实际操作,相比来讲,理论的学习通过自学较容易习得,但实际的弹奏通过自学就相当困难了,尤其想系统扎实学习钢琴的学生,这样的方式更不可取。

从以上两点来看,钢琴的学习因为它特殊的实践性,还是要在专业老师的面授指导下进行,如果时间经济等条件有所限制,至少在初学阶段由老师带领着入门,这样至少不会走入明显的误区,对于今后长久的学习也会更加有利。

钢琴学习是一件看似优雅但却劳苦心志的事情,既要调整心态更要找对方式,业余学琴较之专业学习虽标准和要求相差较远,但欲速不达是共同的真理,无论我们秉持怎样的目标和初心,感受美、创造美是殊途同归的。因此,在老师的科学正确指导下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彈奏的方法,最终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是业余钢琴学习的关键之所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最终达成所愿,也才能最近距离地贴近音乐和美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音乐何需懂[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19(10).

[2]周铭孙.把钢琴弹好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8).

作者简介:唐静(1984—),土家族,湖南常德,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自学
突破自学倦怠的三大“锦囊”
选择自学学科应注意什么?
告读者
自学者的24小时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赞成《自学之友》作为重点栏目
编者按:
野路与正路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