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0-12-18虞金玲

北方音乐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探究

【摘要】自核心素养提出后,可以说各学科的教学目标相较于新课标更加明确。对于小学音乐学科来说,新课标强调“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在核心素养下来说,小学音乐的学科核心素养无外乎“更加重视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操能力。但是,小学音乐毕竟属于小三科,在小学阶段还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学科地位,且小学音乐教师比较缺乏,甚至很多乡村学校还存在小三科教师走教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学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此笔者进行了有益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有效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106-03

【本文著录格式】虞金玲.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探究[J].北方音樂,2020,10(20):106-108.

一、指向音乐核心素养,转变音乐教学观念

(一)转变传统音乐教学观念

音乐作为一门小三科,基本上没有任何教研可言,只是单纯的将语文、数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应用到音乐教学上来,这在小学尤为明显。笔者清晰地记得,在普九的时候,还是小学阶段,基本没有上过音乐课的我们,迎来了第一位音乐老师(语文老师),唱歌很好听、教学很枯燥,让我们记住当时教材中的一些名词、一些定义,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精力。从那时开始,音乐课确实作为一门学科开设了起来,教学方式也有了一些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阶段,主流的音乐教学方式还是以了解音乐相关理论知识、记诵一些基本定义、学会认识五线谱等为教学目标,机械、枯燥,并不能切实起到培训小学阶段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切实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真正将学生参与、学生创造及审美教育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以新时代、新方法,符合小学音乐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二)转变音乐学科地位观念

众所周知,小学音乐并不是小升初等大考中的必然元素,甚至是必然不存在的元素,因此,小学阶段,音乐、美术等普遍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程度,甚至与同是小三科的体育都无法相提并论。体育还受到家长的部分重视,而音乐、美术是不受到任何层面,比如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的任何重视,更有甚者是部分小学音乐老师不能正确认识小学音乐的学科地位,甚至妄自菲薄。事实上,从二十一世纪初新课标发布以来,素质教育即被从顶层开始重视起来,其中明确规定小学音乐负责审美教育的重要使命,2017年发布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目标以来,更是要求通过小学音乐,从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参与能力等,可以说对音乐这一学科的地位有了较为明确的表态。小学阶段不但要切实开设音乐课程,同时要加强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教研活动,积极深化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将音乐上升为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认真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三)转变音乐教学活动观念

如前文所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课堂,多以了解音乐相关理论知识、记诵相关定义、认识五线谱等为主要目标,造成小学音乐教师如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教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如同理解遥远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一般,并不能真正的入心入脑。稍微好一些的小学音乐老师,可能会通过自己的表演或演唱,来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但大部分存在所讲知识与音乐欣赏相脱钩的现象,造成学生并不能真正的进入到音乐的殿堂。其实,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某些自然学科也都摒弃了教师主讲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转而寻求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推进学生自学,如翻转课堂的使用,即是较为成功的一项改革。而小学音乐这一学科,其实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如学唱,学生最大的兴趣是唱、是模仿,对此以往教师不置可否,实则这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际案例,同时也彰显着培养学生音乐参与性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鼓励,在小学学生已经付出精力学习的基础上,再做相关理论和谱子的简要介绍,起到点睛作用,给学生以恍然感受。

二、指向音乐核心素养,注重培养音乐兴趣

(一)强化学生音乐学科认识

对于音乐学科的认识,不但是学生,即便是在家长、其他学科的老师看来,“音乐就是唱歌”。其实,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都说语文涵盖历史、政治、数学、经济等各方面的文化,事实上,音乐同样包罗万象,不次于语文,但由于音乐的门槛较高,学生对此难以理解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自然更甚。音乐作为一项关于声音的艺术,可以说,世间所有声音都是音乐的子集,并不单纯“优美的歌声、悠扬的笛声、悦耳的琴声”是音乐,实则“呕哑嘲哳难为听”也是音乐,“晨钟暮鼓”还是音乐,有的绕梁三日,有的发人深省。一篇课文,平铺直叙是为“读”,抑扬顿挫是为“朗”,依腔而出是为“诵”,这些无不是音乐的表达形式。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并不遥远,音乐就在身边!在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人生就是一个音乐人生,不必刻意,自然参与。

(二)强化学生音乐学习认识

笔者清楚记得,在没上音乐课之前,那时候对小学音乐课的认识就是“学唱歌”,但在上了几节音乐课之后,发现原来跟“学语文”差不多,只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罢了。对此,笔者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发现学生的认识基本上都是“学习音乐就是学习唱歌”,前文已经提到,不再赘述。对音乐学习的认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比较浅显,这需要小学音乐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逐步提高对音乐学习的认识。比如,小学音乐的学习,不仅要唱、要模仿,还要学会怎么模仿、怎么唱,学习的是方法而不是答案,学习的是理解和体悟而不是“好听难听”,等等。总之,小学音乐老师要让学生知道,音乐的学习会让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提升,而不是只对某首歌曲演唱能力提升。当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习音乐就是学习唱歌”只是片面,在小学音乐课上,片面并不是错误,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引导而非纠正。

(三)强化学生音乐兴趣保护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是自身积极主动探索,被动学则是“填鸭式灌输”,在小学音乐学科地位正在逐渐上升的教学改革大潮下,小学音乐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很多老师做出过类似研讨,如示范引领、鼓励引导等,笔者能够提及的就是一点: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的音乐兴趣。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都有着天然的爱好,愿意主动去接近、亲近,但并不是全部的学生能够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甚至绝大部分学生持观望的态度,“心中跃跃欲试,实则不敢踏出一步”。这个时候小学音乐老师大部分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去表现出来,去展现出来,通过实际的效果来看,这并不是比较完美的方法。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此时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做的是“保护”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小学音乐老师通过眼神,发现某个学生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但又没有自信,不敢走出来、走到“聚光灯”下,此时小学音乐老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小范围内、小声音地与学生交流某个歌曲,并通过好的示范让学生完善自己的音乐能力,引导学生也要让老师知道其问题存在之处,这样使学生真正在自己面前首先表现出来,此时辅之以鼓励,但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切忌不要揠苗助长,可以通过多次的沟通增强学生自信,最终实现小学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被最大化地激活。

三、指向音乐核心素养,完善音乐评价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评价机制是每一行业、每一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世上没有对错、没有道德评价,那么社会就不会发展,高考是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最终评价,艺术(音乐)高考是对整个音乐能力的评价。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还谈不到专业学习,其评价机制就只有小学音乐教师自己进行科学设定,并不断完善。

(一)建立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建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并不是一些严格制度,对小学音乐来说并不是上升到“分数”的程度,就是单纯地对学生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一个“个体”和“整体”的评价,与语文、数学的当堂训练还要有所区别。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机制可以用“模糊”方法进行整体评价,“具体”方法进行个体评价。如,在上完一些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后,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展示几个声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用“抢答”的方式,看学生的热烈程度,这样的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评价之中来。如果学生都能站起来争着抢答,那么这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就是优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站起来抢答,就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这节课的评价便是中等;最差的则是无人回答或单纯几个人回答,教学效果自然就是差。对个体的评价,则要用点名的方式,既可以针对课堂表现,也可以根据最后训练中的表现,能够通过细节说出他的优点所在,从而进行个体具体评价;在小学音乐课上,还有一点可以提及,有些学生就是故意在展现自己,对于这样的个体评价,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调侃,从而让学生明白,老师也在时刻注意着他,也正在鼓励他积极参与进来,而不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

(二)建立完善小学音乐课后实践评价机制

课后实践评价机制是相对复杂的,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参考举办的活动方式,建立完善个案课后实践评价机制。比如,小学音乐教师不定期举办一次学生课后音乐录制评比活动、音乐自编舞蹈活动等,以此增加学生的课后实践,培养学生音乐学科社会实践参与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活动中,小学音乐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这一方面“谈优不谈差”,注重鼓励积极,从而最大化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课后实践活动兴趣。

四、指向音乐核心素养,强化教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历久不变、永不过时的经典教育理论,自两千年前孔圣人始,至后来的“知行合一”陶行知,再到“南钱北魏”,无不在说因材施教。南钱北魏之所以活动成功,虽然有其自身教学技巧的功劳,但也离不开其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行动。笔者曾听“北魏”魏书生老师讲,一个学生次次考试分数较低,但魏老师的观点是“你是一个有着堪比孙中山毅力的好孩子,累战累败,越挫越勇。”第一次听来笔者认为是笑话,后来稍微一想,这正是魏老师因材施教的例子,学生的优点在哪里,学生是哪块材料,就往哪个方向引领,这不正是因材施教的最直观体现么?

小学音乐教学同样如此,在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要最大化地挖掘每个学生的天性特长,在这一学科里面没有“人人都是天才,有的就是优胜劣汰”,虽然每个人通过专业的学习都能有所提高,但不会通过学习成为“星”。比如一个天生嗓音朝前的人,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男低音的效果。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可能并没有很好的音乐天赋,或者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展现出较好的音乐天赋,对此,小学音乐老师要如前文所言,注重保护学生的音乐兴趣,只是不做过高要求即可。因此,在小学阶段,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挖掘每个学生不同的音乐天赋,并辅助以个别引导,从而为学生将来学科核心素养的持续深化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某些学生天性十指灵活,心有灵犀,对于乐器有着较为强烈的感受,未必是一学就会,但对其中的弹奏方法兴趣十足,比如架子鼓,很多小学阶段的男孩天生就有敲打的节奏感,这就需要小学音乐老师尽力挖掘学生的天赋,让其从小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达到为将来深造水到渠成的坚实根基。又如,有些学生对模仿具有天赋,嗓音够深,既能高音,又能低音,但对理论知识等并不感兴趣,这就需要小学音乐老师对其嗓音进行保护和磨炼,通过对不同歌曲的模仿,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不同之处,最后輔之以理论解释(不是理论讲解),从而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注重当前阶段的小学音乐学科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对将来其继续深化学科核心素养打基础、奠基梁。本文笔者从四个方面略作交流,虽有一些事例,但还是浮于表面。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即将迎来很大的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还需要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共同努力,持续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朝着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方向改进。

参考文献

[1]荀洪梅.灵动的音符激情的体验——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12).

[2]徐杨萌.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研究[J].艺术科技,2018(8).

[3]陈彬飞.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北方音乐,2019(3).

作者简介:虞金玲(1989—),福建厦门,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