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2020-12-18朱永新

新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图画疫情艺术

认识王庚飞,是在参加冯骥才先生组织的一个活动上。冯先生告诉我,庚飞夫妇是非常厉害的装帧设计家,他的很多重要著作都是庚飞夫妇操刀的。

有一年新年,庚飞夫妇帮助我制作了一个印刷精良的贺年信。一封小小的新年贺卡,十分精美。

后来,各自工作繁忙,联系渐少。

没有想到,再次握手,竟然是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2018年2月初,我去天津给冯骥才先生拜年,见到了同样是来看望冯先生的庚飞夫妇。庚飞一见面就说:正好要找你呢!你送到“枪口”上来了!当时,他和朋友刚创建新图画公司不久,是一个艺术教育的创业公司。回到北京,我们很快就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庚飞讲述了新图画公司在视觉艺术教育方面的一些新的探索,我介绍了新教育关于艺术教育的主张与愿景。双方的理想、理念高度契合。

庚飞告诉我,他从小喜欢画画,但大学学的是物理学,成了一个理工男。考研究生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选读了哲学专业。毕业以后,在江西做了8年教师,30岁那年,伴随着儿子的出生,生活的压力也一并而来。于是离开南昌,去深圳闯世界。从秘书、项目设计、工程管理干起,一直做到美国阿姆斯壮公司中国区的总经理。

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庚飞“幡然醒悟”:“人在死亡的边缘走一遭,才知道生命的可贵,而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于是,他和在中央美院工作的夫人蒋艳联手,决定进军图书装帧设计领域。很快,《上海的风花雪月》《黄河十四走》《九行茶马古道》等一批高品位的艺术书亮相市场。其间,庚飞还涉足景观建筑设计、影像制作、展览策划等相关领域,均有不少代表作品。

也许和夫人的职业与专业有关,2016年,庚飞找到了他人生“最后的归宿”:艺术教育。他和蒋艳等注册成立了新图画公司,专门从事美术教育。他说,他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的每个孩子在基礎教育阶段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美术素养教育。

庚飞听到我讲述新教育的艺术教育成人之美的主张,以及新教育的大艺术教育课程构想时,兴奋地说,这就是他心目中艺术教育的模样,艺术不是为了考级,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艺术素养“是一个完整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梁启超说过:感受美,爱美,是本能,是人人都有的,每个人都拥有感官,如果不常用,自己的感官就会麻木,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个个麻木、无趣则一个民族麻木、无趣。无趣的人、无趣的民族一定会缺乏活力、创造力。“美术素养”教育就是让我们在修习涵养中使感官不麻木,保持敏锐的感受力;使手脑不麻木,具有思考、表达、创造的能力;使生活不麻木,时时感受趣味、创造趣味。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创造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生活能力的、爱生活、会生活的人,再谈这样一个人能成为一个什么方面的“才”。

庚飞告诉我,他们正在研制的新图画的核心产品,是一套以图画思维基本概念统领的“中小学美术素养创课系统”,目标是为一线美术教师提供覆盖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内容的教学资源库、智能编课软件和课例;一套“新图画美育课堂”全面解决方案,可实现互联网录播双师和互联网直播双师共同组织教学的课堂形式。希望以视觉思维的开发与训练为核心,致力于用有料、有趣、有效的方法再造通识美术教育,让美术素养从可遇不可求的天赋变为人人拥有的核心素养。

记得庚飞谈到说,他希望新图画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与“科学思维”不同,但同样重要的另一种思维——图画思维。我对他说,图画,美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只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其实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我们完全可以合作,把新图画打造成为新艺术,探索新教育实验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三个月后的2018年5月5日,由新教育研究院和新图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新艺术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王庚飞担任首任院长。在成立仪式上,庚飞代表新艺术教育研究院阐述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以培育面向未来的“完整的人”为目标,通过“新艺术种子教师”计划、“新艺术精品课程”计划、“新艺术学习中心”计划,以及“新教育艺术节”,团结国内外基础艺术教育领域的优秀学者、教师、有志推动中国基础艺术教育良性发展的艺术教育机构,共同探讨“通识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适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授课模式、评估方法和校园艺术活动新模式,帮助艺术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庚飞不仅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具有行动力的实干家。新艺术教育研究院启动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新少年国际艺术教育节(IFYAE)。经过一年的筹备,2019年7月18日,首届新少年国际艺术教育节开幕式暨国际艺术教育论坛在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举行。

艺术节以“美育未来”为主题,结合新教育实验多年的研究成果,设置了“手绘图画书展”“偶戏节”“新教育诗会”“最美班歌”四大展演以及“国际艺术教育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0万名青少年报名,1万件作品参与评选,创作主题包罗万象,包括城市生活、童话故事、寓言新说、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等,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最终千余件作品随着选手一起亮相艺术节的展演现场。这次艺术节还邀请了日本图画书插画家小林丰和宫西达也、国际木偶联合会研究委员会主席Cariad Astles、当代国际知名偶戏艺术家Bartal Rita、中国布袋戏非遗传承人杨辉、青年作曲家田艺苗等嘉宾,他们带着各自专业领域的先锋理解和艺术态度,开展讲座与见面会等活动,为艺术节注入了鲜活魅力。

艺术节结束之后,庚飞与新艺术教育研究院余国志博士等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艺术教育的学科书目研制之中,终于顺利完成了中小学师生的艺术学科基础阅读书目初稿。2020年元月4日,新艺术教育研究院召集来自全国各地的2019年“新少年国际艺术教育节”获奖学校的优秀校长、教研骨干、教师代表交流研讨新教育艺术教育的年度工作,对即将启动的“新艺术种子教师”计划、“新艺术精品课程”计划、“新艺术学习中心”计划等项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所有与会者对新艺术教育研究院的定位,新一年的计划有了全面性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正当庚飞全力以赴开启新一年的工作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工作的节奏。1月31日,庚飞给我发来信息:

朱老师过年好!本来还想在春节假期拜访请教,看来无望!疫情还在发展,大家都很揪心,盼疫情能尽快被控制!今天发这个微信给您,是还有一事更让我揪心,就是这段时间由于学生不能按时开学而掀起的网上上课狂潮,教育互联网企业疯狂炒作,教育部门“推波助澜”。我也是一个教育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我知道这对于推广网络授课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坚守教育的根本和目标。比起落下几个月的功课,更为重要的是面对疫情,我们要用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觉得我们教育者要在这场疫情面前提醒我们的教育体制:第一,我们应该将这次疫情看成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课堂,以全社会面对这次疫情的表现为教材,看看在生命面前个人、专家、政府、全社会应该如何对待。这涉及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公民责任等,故我们教育者应该呼吁以这场疫情为教材开展一场教育运动,落下点功课是微不足道的。第二,我们的教育的一大缺失是家长的离场,“家长是最好的老师”,要要求家长利用这段难得的与孩子共处的日子担当起教育的责任,提倡与孩子共度、共担、共读。第三,学校要鼓励孩子不做一个只会读书的个体,而要做未来社会的主人,要鼓励孩子和家长以这次疫情为题,完成一次共同的作业,共同查资料,共同讨论,在疫情结束之后交出一份报告。一点小想法,供您参考,如有可取之处,望您能以您的影响力将以上可取之处告知社会,以尽我的微薄之力!

庚飞的来信,让我想得很多。一方面,我为他的教育情怀而感动;另一方面,也促使我思考疫情之下新教育团队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新教育研究院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团队精心研发了在线录播微课程,包括晨诵、整本书共读、百首名曲欣赏、百幅名画欣赏等微课300节,受到父母和学生的一致欢迎,仅2月3日至14日,微课视频点击数就超过50万次。1月26日,新教育“云伴讀”率先亮相,邀请37位专家名师为老师、校长领读37本教育著作。我讲《未来学校》的那一次,听课老师就超过了25 000人。2月21日起至3月3日,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杭州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朱雪晴老师在沪江网开设《新教育在银河》通识课程,每天晚上同步听课人数超过25 000人,课后回放收看平均每课超过4万人。2月6日,新阅读研究所开展的“新阅读,喜说写”公益课程,6个多小时报名13 000人,一周报名人数超过了11万人。2月20日,新生命教育研究所举办的“大疫面前,勇敢成长”——青少年生命教育系列公益课正式上线,邀请全国生命教育领域百位专家、学者、名师,面向中小学学生开讲生命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朋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2月10日至3月13日,新教育基金会联合宜格思英语发起180堂自然拼读外教直播课,通过欧美外教在线伴读,用屏幕带师生重返校园,为学生打开通往世界的窗。3月10日,新阅读研究所副所长郭明晓老师在沪江网开设《飓风的新教育教室》12讲,也是场场爆满,最高一节课的观看量超过了12万人次。这样的课堂规模,在传统课堂是难以想象的。网络教学在这次疫情防控下的教学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疫情时期的“特殊教育”。可以说,为了应对疫情,我们提前试水了一次大规模的“互联网+教育”,开展了一次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实验,把我们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概念从梦想拉到了现场。

我曾经在新教育的年会上说过,艺术呈现人的美好,艺术教育成就人的美好。从“呈人之美”,到“成人之美”,艺术教育是让每个人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幸福的美好的人,是成人之美的手段。艺术教师是最擅长于成人之美的人,首先帮助成就他人,同时在此过程当中成就着自己的成人之美。我想,庚飞和他的团队,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责任编辑:王振辉)

信息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师》名誉主编。

编辑部介绍:林彦,《新教师》编辑部主任,主持期刊部工作,负责教育板块报道。

猜你喜欢

图画疫情艺术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纸的艺术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图画捉迷藏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