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诃夫短篇小说导读

2020-12-18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林荫道演说家佩奇

作家名片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其作品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精段阅读1

“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开始说,“你快穿上衣服,跟我走。我们有个同事死了,这会儿正打发他去另一个世界,所以,朋友,在告别之际总得扯些废话……全部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要知道这人是秘書……某种意义上说,是办公厅的台柱子。给这么一个大人物举行葬礼,没人致辞是不行的。”

“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费。走吧,亲爱的!到了那边的墓地上,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讲得比西塞罗①还西塞罗,到时我们就千恩万谢啦。”

扎波伊金欣然同意。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到了街上。

“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滑,但愿他升天,这种人可少见。”

“得了,格利沙②,骂死人可不妥啊。”

“那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③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开口了:

“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哭号,岂不是一场噩梦?唉,这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我们还看到他是如此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似的如此活泼而纯洁,这个人不久前还在我们眼前辛勤工作,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的蜜送进国家福利这一总的蜂房里,这个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现在有谁能为我们取代他呢?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却是绝无仅有的!是的,我们还看到,普罗科菲·奥西佩奇把他为数不多的薪水散发给他穷困的同事们,现在你们也亲耳听到了靠他接济的那些孤儿寡母的哭丧。由于他忠于职守,一心行善,他不知道生活的种种乐趣,甚至拒绝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现在有谁能为我们取代他这样的同事呢?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深受感动的脸,它对我们总是挂着善意的微笑;就在此刻我也能听到他那柔和的、亲切友好的声音。愿你的骸骨安宁,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扎波伊金继续说下去,可是听众却开始交头接耳。他的演说也还让人满意,也博得了几滴眼泪,但是其中许多话令人生疑。首先,大家弄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④,死者明明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呀。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辈子都同他的合法妻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单身汉。最后,他留着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刮过脸,固而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说他的脸向来刮得干干净净的。听众都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耸着肩膀。

注释:

①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演说家,政治家。

②格里戈里的小名。

③原文为拉丁文,但他说错了。

④上文的奥西佩奇为奥西波维奇的简称形式。

(选自《演说家》,有删改)

点读

这篇小说讽刺的是当时的整个社会,“演说家”——扎波伊金、听众只是其中一部分。扎波伊金为了一己私利而去称一个他认为诡计多端的“骗子”为“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他在给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致悼词后,却发现这个人就站在墓碑旁。前者制造了反差,后者制造了意外,这使得小说极具喜剧效果。听众只是“交头接耳”,仅仅对悼词里的对象暗自怀疑,而并未对悼词中死者的品格进行质疑,这样安排很有深意。

精段阅读2

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无意中走进一处陌生的庄园。这时太阳已经落山,黄昏的阴影在扬花的黑麦地里延伸开去。两行又高又密的老云杉,像两面连绵不断的墙,营造出一条幽暗而美丽的林荫道。我轻松地越过一道栅栏,顺着这条林荫道走去,地上铺着一俄寸①厚的针叶,走起来有点打滑。四周寂静而幽暗,只有在高高的树梢上,不时闪动着一片明亮的金光,一些蜘蛛网上变幻出虹霓般的色彩,针叶的气味浓烈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后来我拐弯,走上一条长长的椴树林荫道。这里同样荒凉而古老。隔年的树叶在脚下悲哀地沙沙作响,暮色中的树木中间隐藏着无数阴影。右侧的一座古老的果园里,一只黄莺懒洋洋地细声细气在歌唱,想必它也上了年纪啦。后来,椴树林荫道总算到头了,我经过一幢白色的带凉台和阁楼的房子,眼前忽地展现出一座庄园的院落和一个水面宽阔的池塘。

一道白色的砖砌大门由院落通向田野,这大门古老而结实,两侧有一对石狮子。大门口站着两个姑娘。其中一个年长些,身材苗条,脸色苍白,十分漂亮,长一头浓密的栗色头发,一张小嘴轮廓分明,神态严厉,对我似乎不屑一顾。另一个还很年轻,顶多十六七岁,同样苗条而苍白,嘴巴大些,一双大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打一旁走过,说了一句英语,又扭怩起来。我仿佛觉得这两张可爱的脸儿也早已熟悉的。我兴致勃勃地回到住处,恍如做了一场好梦。

此后不久,有一天中午,我和别洛库罗夫在屋外散步,忽听得草地上沙沙作响,一辆带弹簧座的四轮马车驶进院子,车上坐着那位年长的姑娘。她为遭受火灾的乡民募捐而来,随身带着认捐的单子。她不正眼看我们,极其严肃而详尽地对我们讲起西亚诺沃村烧了多少家房子,有多少男女和儿童无家可归,以及救灾委员会初步打算采取什么措施——她现在就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她让我们认捐签字,收起单子后立即告辞。

“您完全把我们忘了,彼得·彼得罗维奇,”她对别洛库罗夫说,向他伸出手去,“您来吧,如果某某先生②(她说出我的姓)光临舍下,想看一看崇拜他天才的人是怎样生活的,那么妈妈和我将十分荣幸。”

我鞠躬致谢。

她走之后,彼得·彼得罗维奇就讲起她家的情况。据他说,这个姑娘是好人家出身,叫莉季娅·沃尔恰尼诺夫娜,她和母亲、妹妹居住的庄园,连同池塘对岸的村子,都叫舍尔科夫卡。她的父亲当年在莫斯科地位显赫,去世时已是三品文官。尽管广有资财,沃尔恰尼诺夫的家人一直住在乡间,不论夏天还是冬天从不外出。莉季娅在舍尔科夫卡的地方自治会开办的小学③任教,每月领二十五卢布薪水。她自己的花销就靠这笔收入,她为能自食其力而感到自豪。

注释:

①一俄寸等于4.4厘米。

②原文为法文。

③旧俄乡村小学,学制三——四年,由地方自治会开办。

(选自《带阁楼的房子》,有删改)

点读

“我”在经过一幢白色的带阁楼的房子时,有一种似曾相识、心旷神怡之感,此次经历“恍如做了一场好梦”。在这场“好梦”中,莉季娅·沃尔恰尼诺夫娜以“对我似乎不屑一顾”的姿态出场了。她为了受灾的乡民募捐而来,体现了能够为下层乡民着想的善良。选段作为小说的开头,环境描写极为细腻,“两行又高又密的老云杉,像两面连绵不断的墙,营造出一条幽暗而美丽的林荫道。”这样的表达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学习。

总结

《演说家》对当时互相欺骗、感情淡薄的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本质。“大人物”去世时有人致辞,“小人物”则没有;一个无私、不被收买的人却被嘲笑为是非不分的人。

《带阁楼的房子》这篇小说呈现了19世纪八九十年代俄国在农奴制压迫下的社会状况,“有多少男女和儿童无家可归”正是当时劳动者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

猜你喜欢

林荫道演说家佩奇
我家有一只佩奇
我多么希望
星夜遥忆
佩奇换零钱
我看见
我的“演说家”教练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不会贬值
越过树林
《超级演说家》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