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联系采访三任日本大使的经历(相关链接)

2020-12-18邢晓婧

环球时报 2020-12-18
关键词:驻华大使大使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邢晓婧

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垂秀夫赴任之后,把《环球时报》作为其发声的第一家中文媒体,这件事本身就有些不太寻常。自从2014年进入媒体行业,我历经三任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是唯一愿意接受我报采访的一位。

刚入行时,我经常能在各种场合见到时任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这位“胖大叔”和蔼可亲,经常系着一条印有熊本熊图案的领带。我和他私交不错,一直想找机会对其进行专访,还一度就此事与使馆接洽,但出于一些原因,最终未能实现。木寺大使私下告诉我,他可以接受采访,聊聊旅游,说说美食,唯独不愿谈政治。

“中国学派”出身的横井裕2016年接棒出任日本驻华大使,在履新招待会上用流利的中文致辞。彼时的中日关系出现回暖趋势,作为公认的“知华派”大使,我认为他是谈论两国之间热点问题的不二人选。可惜,对于我多次表达希望专访的意愿,横井大使每次都是当面拒绝,双手比出一个大大的“叉”,没有一丝沟通余地。

很多人对我说,在日本人的印象中,《环球时报》是类似于日本《产经新闻》的存在,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外交官轻易不敢在《环球时报》上发声,担心在本国遭到批判。作为一名主要负责对日报道的记者,我专访过不少其他国家的大使,却从未采访过日本驻华大使,这让我感到遗憾,我更为日本驻华大使明明身在中国,却瞻前顾后不敢言语感到惋惜。

中日友好嘴上说说不难,哪怕什么都不做,维持现状好像也不赖。但是,这是健康的外交关系吗?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针对某些问题,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开诚布公地“说”。

7月中旬,有日媒披露说,时任外务省官房长垂秀夫有望成为新任日本驻华大使,之后我便开始关注他的动向。虽然此前从未与垂秀夫有过直接接触,但听说他几乎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和别人一起吃,每个月只在家吃一次饭,每年和中国人聚餐超过300次。这些信息显示,他是个愿意交流的人。

于是,我决定争取对垂秀夫进行专访。这项工作从10月开始启动,我和同事们还有日方对接的工作人员,一起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和努力。没想到,垂秀夫不仅愿意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还把我们安排成第一家接受采访的中文媒体,尽管令人惋惜的是,原计划的当面采访因故临时改为书面采访。个中原因不得而知,不过,在一封回复《环球时报》记者的邮件里,他说,“贵报作为国际新闻报道媒体在中国颇具影响力,蒙贵报盛情要求采访,令人深感荣幸”。

外界用两个“史无前例”形容垂秀夫此次履新。这是他第4次来到中国大陆工作,此前曾两次被派驻到中国台湾,一次被派到中国香港。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从未去过任何一个华语圈之外的地方工作,这在外务省当中“史无前例”。而且,按照惯例,在出任驻重要国家的大使之前,往往要先去一些外交关系没有那么重要的国家“锻炼”,而垂秀夫首次出任大使就来到中国,堪称“史无前例”。有外交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永田町认为“没人比垂秀夫更了解中国”,期待他可以帮助日本找到和中国相处的方法。

愿意率先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在这家既具影响力又在日本颇具争议的媒体上发声,或许可以算作垂秀夫赴华履新的第三个“史无前例”。由于他来自日本外务省的“中国学派”,一些学者把他当成“亲华派”,我认为这是一个误会。严格来说,他应该是一位“知华派”,他懂中国,了解中国,但始终代表着日本的国家利益,坚持着日本的政治主张。

中日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所谓的“悬案”,垂秀夫在任期间,两国可能就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不排除产生摩擦的可能性。作为日本驻华大使的垂秀夫,愿意表达,又乐于交流,这对中日关系很重要。▲

猜你喜欢

驻华大使大使环球时报
中国驻乌大使:撤离任务圆满成功!
尼泊尔新任驻华大使潘德
微笑大使
环保大使
和驻华大使聊天
小狗大使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