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12-18孙胜娜

教师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时事热点高中历史

孙胜娜

(灌云县第一中学,江苏连云港 222200)

历史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是学生了解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反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能够融合历史与现实,使历史知识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激发学生探索、讨论历史的热情,推动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的概念与内涵,真正发挥历史的教育作用。

一、时事热点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掌握历史的概念与内涵,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事件、现象进行理智的判断与分析,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近年来,历史考试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时事热点内容。因此,历史教师应用时事热点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与发散性,提高其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时事热点融合历史与现实,可以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历史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融入时事热点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立足历史知识,深入理解时事热点相关的历史背景与深层内涵。此外,时事热点教学符合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要求,提高历史教学的实用性,使历史课堂更贴近当前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理智分析和判断各种时事热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

二、时事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应用时事热点,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高中历史教材涉及较多的历史概念,它们逻辑性较强,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才能将其灵活运用到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中。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师逐渐转变教学方式。但许多教师仍局限于历史教材中,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讲解历史概念,这种课堂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理解困难,自然参与兴趣不高。教师在历史概念教学时可融入时事热点,以现实事件作为例子进行讲解。这样既能拓展课堂知识,降低知识的难度,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新鲜感与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时事热点来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解读会议代表名单、会议流程、会议通过的提议等方面,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与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教师利用时事热点开展教学,可以活跃历史课堂氛围,为课堂注入生命力,让学生能够在对事件认识的基础上对历史课本中的概念进行思考、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应用时事热点,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历史课本有着丰富的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解释说明的相关案例却并不丰富,学生较难理解;同时,由于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书中所举的例子通常较为久远,脱离学生的生活认知,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探索热情。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依据教材进行讲解,课堂内容局限且枯燥。这样的课堂难以充分展现历史的魅力与趣味性,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时事热点,能够将学生生活与历史概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悟,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时事热点的相关资料,增加历史课堂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开创外交新局面》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形式,讲解中国维和部队赴南苏丹、刚果等地执行的维和任务,以及1988年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以来,我国参与世界维和行动的各项事件。教师通过视频讲解实例,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国际环境、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正确理解“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这一概念。教师借助实际事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应用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现今的社会发展与过去的历史密切相关,许多时事热点包含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历史教学不仅需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其历史素养,更需要教学生学会以史为鉴、反思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可引导学生溯本求源,针对时事热点探索其中的历史因素、因果关系、发展脉络、影响作用等,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洞察力。

例如,在教学《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时,教师在讲到“大跃进”时期,我国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价值,大量砍伐树木、炼制钢铁,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时,可融入“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破坏”等时事热点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感悟和经验教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近年来长江流域非法采砂案、非法排污案等实际案例,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历史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反思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当代工业化、城市化中存在的隐患,鼓励学生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历史课堂以时事热点为依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推动学生通过反思历史,借鉴历史经验,为其思想、行为带来积极影响。

(四)应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高中是学生性格、思想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思想逐渐向成年人转变。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显得极为重要。历史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他们应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真相,并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怀。教师将时事热点导入历史教学,可使学生基于现实生活对历史进行理解和分析,获得更真实、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激发其爱国情怀。

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时,可引入2019年香港暴力事件等时事热点,与学生共同探讨香港暴力事件的起因、过程以及事件前后香港民众的生活状态等。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乱港分子的可恶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操。

总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时事热点,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查找、积累更多合适的时事热点素材,将其灵活应用于历史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充分发挥历史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学会反思历史,做到以史为鉴、以正己身。

猜你喜欢

时事热点高中历史
时事半月谈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热点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时事政策
结合热点做演讲
漫画时事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