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姚县渔业发展展望

2020-12-18杨洪珍李进才

云南农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姚县水产品渔业

杨洪珍,李进才

(1.大姚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大姚 675400;2.大姚县石羊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大姚 675400)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姚县的渔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受境内渔业资源的限制,渔业产业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渔业产业,就要充实和完善机构设置,拓展产业资金投入渠道,强化渔业基础设施,突出土著鱼类开发,在规范和质量特色上进行突破。

近年来,大姚县渔业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8年水产养殖面积835.07 hm2、水产品产量2275 t、渔业经济总产值4459万元,其中渔业产值3098万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1361万元。渔业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渔业发展现状

(一)渔业养殖面积及产量

大姚县目前有水产养殖面积835.8 hm2(不含稻田养鱼面积),其中水库668.53 hm2,占80%;坝塘141.27 hm2,占16.9%;专用塘26 hm2,占3.1%。有稻田养鱼面积333.33 hm2。境内江河不具备养殖条件,仅有少量的自然捕捞。水产品年总产量2275 t(其中江河捕捞28 t),年产值3071万元。

(二)苗种生产

全县目前有鱼种场3个,鱼种池面积共1.73 hm2,其中永丰水库鱼苗场1.15 hm2,里长园水库鱼苗场0.25 hm2,赵家龙潭水库鱼苗场0.33 hm2,年人工孵化(或购进)鱼苗2100万尾,生产鱼种68 t,投放鱼种 79 t。

(三)养殖品种

大姚县生产的鱼苗品种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引进的鱼苗品种主要有鳙鱼和高背鲫鱼。养殖品种主要是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高背鲫鱼、青虾,正在试养的有鲟鱼。

(四)新品种引进情况

从1989年开始,大姚县先后引进了银鱼、池朝弓鱼、高背鲫鱼、罗氏沼虾、斑点叉尾鮰、淡水青虾、美国青蛙、革胡子鲶等品种。养殖成功的有银鱼、池朝弓鱼(妙峰水库)、高背鲫鱼、淡水青虾等。

(五)渔业人口

全县现有渔业养殖户49户,从业人口216人,渔业劳动力187人,其中专业人员94人,兼职人员5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综合监督管理

春季禁渔方面,已建立并完善了《大姚县金沙江、渔泡江春季禁渔期制度》;在渔业水域环境安全方面,已建立了水库水质检测制度;在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均建立了常态机制,实施了渔业船舶管理制度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制度以及渔船渔民配备救生衣制度(所有的渔业船舶已配置了救生衣)并编制了《大姚县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目前水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具备了较高水平。

(二)水产养殖科技推广

主要教学培训内容有养殖技术、稻田养鱼的推广和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水库养殖面积866.67 hm2,池塘26 hm2,推广并巩固稻田养鱼333.33 hm2。目前,全县的水库、坝塘、池塘等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并具备了新品种开发能力。

(三)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

2016-2017年,在金沙江流域大姚县金碧镇石洞水库、龙街镇老坝山水库和石关村委会的红豆树水库开展中央渔业资源保护增殖放流活动,实施人工增殖放流鲢鳙类鱼种110.25万尾。该项目实施后,在2018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鲢鳙类生态鱼产量98 t,产值132万元。

(四)强化渔政执法

实施了金沙江、渔泡江春季禁渔期制度,始终从严打击各种渔业违法行为。目前已基本杜绝了偷、抢、炸鱼等现象,其他非法捕捞现象也得到了遏制,维护了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有效地保护了渔业资源。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薄弱

大姚县是一个集山区、少数民族为一体的农业县,渔业资源少而且分散。现有的渔业水域类型为水库、坝塘、池塘和稻田四类,其中水库、坝塘均是农田灌溉型,功能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在鱼类生长的最佳时节水位最低,随着淤积的增加,有的在大春栽种期间养殖水域无法保证;池塘多是农户自行改造低洼冷浸田而成,不仅难以形成规模,而且质量标准低、排灌条件差,应用科技措施的空间小;稻田养鱼则受自然灾害和灌溉条件的直接制约,难以充分发挥其效益。苗种场规模小,难以培育出足够的大规格鱼种,难以形成优势。硬件方面,在现有的20座小㈠型水库中,仅有1座有拦鱼设施,小㈡型水库和坝塘均没有拦鱼设施;池塘规模小而分散,且质量差、规格低,水源没有保障。软件方面,由于渔业规模不大,基础差,科技应用空间小,导致鱼药、饲料等渔用品市场难以形成,从而进一步阻碍了渔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二)管理体制不合规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渔业行政执法、渔业船舶检验、水产品检疫、渔业疫病预防等属于行政管理体系,岗位人员应为公务员,但当前现有人员属于事业编制,明显存在单位人员性质与岗位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况。

(三)机构、设备不健全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必须开展的工作,如水产品检疫、渔船检验、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等,既没有相应的机构,又没有所需的设备,工作无法开展,严重制约渔业安全生产的发展。

(四)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紧张,无法提供相应的经费,致使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没有相应的装备,而渔政执法装备不齐,给取证等工作带来困难;宣传经费、培训经费的短缺则使科技、法制推广工作难以开展。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姚县渔业产业结构以养殖业为主,而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发展相对滞后。现阶段缺少大型养殖企业,多以个体分散生产经营为主,养殖模式粗放单一,水产养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很低。在水产品加工方面几乎空白,在休闲渔业方面仅处于起步阶段。

四、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水产养殖发展新理念,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对养殖水域进行合理开发、科学规划,利用宜渔水面,提高水体利用率,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为促进大姚县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品种效益,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把发展生态、高效的无公害水产养殖业作为大姚县的主推产业。

(二)发展思路

实行以养殖为主,以生态、高效渔业为主线,养殖、增殖、捕捞和流通相结合,努力提高综合效益。对141.27 hm2坝塘和26 hm2池塘小水体重点发展名特优新稀珍贵品种,大幅度的提高单产水平和产出效益;对20座小㈠型水库、57座小㈡型水库等宜渔水面进行科学计算投放数量,合理搭配苗种比例,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性循环;对白鹤水库和红豆树水库2座中型水库则在抓好增殖放流的同时,搞好水库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发展目标

大姚县渔业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县水产综合开发133.33 hm2,水产养殖面积达2000 hm2以上,年产鲜活水产品3156 t,渔业总产值6312万元。

五、未来展望

(一)转变职能,把政府管理逐步转变为政府服务

解放思想,把工作重心从过去的全包型(包养殖、包技术、包管理、包执法等)逐步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断提高行业的规范性,改变过去什么都管的做法,把养什么、怎么养、养多少的事交给养殖户自己决定。

(二)完善管理机构

理清渔业管理单位人员性质,建立水产品检疫、渔业船舶检验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增加相关单位的渔业人员编制,特别是乡镇水管站的渔业人员编制,充分发挥渔业管理单位对渔业产业的服务功能。

(三)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投资者的投入保护力度,提高养殖单位或个人固定资产投入的积极性;三是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各种外部资金的投入。通过资金投入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现有鱼塘质量的同时,力争建设3个(每个3.33 hm2以上)左右的商品鱼基地,以拓展渔业科技应用空间,增强渔业产业发展后劲。

(四)加强依法治渔进程

一是依法开展渔业行政许可工作,如养殖许可、苗种生产许可、捕捞许可;二是依法开展渔业船舶检验和水产品、苗种的检疫工作;三是依法开展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如金沙江、渔泡江春季禁渔,打击各种非法捕捞行为等;四是认真查处各种渔政违法案件。

(五)建立渔业安全生产机制

一是建立渔业水域安全管理机制,加大对渔业水域环境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渔业水域环境安全;二是建立水产品检疫机构和机制,对水产品实行检疫制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建立健全以渔业船舶检验和管理为主的渔业生产安全机制,确保渔业的生产安全。

(六)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能力

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引进优质鱼品种,积极发掘大姚县土著鱼资源,抓好金沙江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搞好土著鱼的增殖放流。拓展常规鱼类养殖品种、空间,建设优质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稻田养鱼、虾、蟹,实现稻鱼双丰收,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效益,鼓励休闲渔业,促进大姚县渔业经济发展。

(七)开发利用特色土著鱼类来拉动全县渔业的发展

以本县的渔业养殖基地为基础,依托省、州渔业科技单位的技术力量,逐步开发利用黄桑鱼、白甲鱼、鲶鱼等市场前景广阔的土著鱼类,以典型引路,全面促进大姚县水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姚县水产品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大姚县总工会: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大姚县总工会:助推贫困户产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