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

2020-12-18崔金琢

新农业 2020年19期
关键词:涂片氏杆菌犊牛

崔金琢

(河北省安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安平 053600)

奶牛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型传染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主要由布氏杆菌引起。奶牛布氏杆菌病的产生对奶牛养殖行业有着不良的影响,为了有效降低奶牛布氏杆菌病对奶牛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促进奶牛养殖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对奶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

1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布氏杆菌易感性主要指奶牛患病的概率,通过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成年母牛易感性远大于幼年牛。换句话说,成年母牛患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概率远高于年龄较小的牛,随着奶牛不断成长,年龄不断增加,患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概率会增加,易感染性不断升高。研究发现母牛感染布氏杆菌病毒的概率高于公牛。感染源通常来自感染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牛,或是携带这种病毒的牛。奶牛布氏杆菌病传染途径比较多,可通过尿液、粪便或乳液传播。若患病母牛发生流产,那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奶牛布氏杆菌疾病的防控措施,因为在母牛分娩或流产时,可能导致许多的布氏杆菌病毒排出体外,若防控措施不佳,极可能造成严重的传染问题。

2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奶牛布氏杆菌病传染途径较多,随着牛年龄的增长,奶牛布氏杆菌病易感性会逐渐变强,在必要的条件下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在此方面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细菌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可通过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对牛进行奶牛布氏杆菌病初步诊断。若发生大量奶牛流产症状,那么务必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的诊断和判定方式更加准确科学。

细菌学诊断。首先,在细菌学诊断过程中要进行涂片制作,涂片制作材料往往采用的是患有奶牛布氏杆菌病牛的血液组织、胎衣、道分泌物、乳液等。其次再进行涂片染色,在此环节主要采用的是沙黄亚甲蓝鉴别染色的方法,再进行下一步镜检。在此环节主要采用的是油镜,若涂片被染成红色,那么说明牛患有奶牛布氏杆菌病,其他细菌涂片会被染成蓝色。

血清学诊断。采用血清学诊断的方式较多,例如补体结合反应诊断、试管凝集反应诊断、平板凝集反应诊断等。以采用补体结合反应血清学诊断方式对奶牛布氏杆菌病诊断为例,对可能患有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牛进行补体结合反应诊断后,若被诊断的病牛血清凝集下发生减少的现象,而且补体结合反应为阳性,可充分结合整体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3 奶牛布氏杆菌病防控措施

3.1 加强检疫力度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尽可能减少从外地引入奶牛。在外地奶牛引入本地时,首先应对其进行严格的隔离处理,观察一段时间后需对其进行布氏杆菌检测,只有保证引进奶牛安全健康的条件下,才可对其进行合群饲养。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每年都会对其配种,为防止在配种过程中发生奶牛布氏杆菌疾病的传播,一定要保证公畜健康,在配种前需对公畜进行严格全面的健康情况检验。与此同时,还需加强检疫力度,动物疾病传播备受国家关注,并且在一些地方对动物检疫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殖场应高度重视检疫工作,每年都需要进行两次。在检疫过程中发现存在这种病症的奶牛,应将情况如实上报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应发挥出其职能,对患病奶牛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奶牛布氏杆菌病防控目标,尽可能防止扩散。除此之外,为有效防止布氏杆菌流行,需要对牛群进行净化处理,并对养殖圈舍充分全面的消毒处理。

3.2 疫苗接种工作

我国在奶牛布氏杆菌疾病免疫接种研究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现阶段在此方面疫苗主要有羊5号苗、猪2号苗、牛19号苗3种。牛19号苗接种后,牛不会产生剧烈反应,免疫效果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6~8年。这种疫苗是弱毒菌苗,实际接种剂量较少,在通常情况下仅对10亿活菌皮下注射,但是牛19号疫苗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把这种疫苗使用于母牛免疫接种;羊15号疫苗可被应用于母牛免疫接种,疫苗接种需在母牛配种前1~2个月,与牛19号苗相比,免疫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一年左右,这种疫苗的副作用较小,免疫效果明显,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方面;猪2号苗不需注射,而是采用口服免疫方式,这种疫苗严禁对怀孕母牛进行免疫,否则极可能造成怀孕母牛流产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发生,给养殖场造成严重损失。

3.3 培育健康犊牛群

有效提升奶牛布氏杆菌防控效果,可从培育健康犊牛群的方向进行,高度重视犊牛群感染布氏杆菌防控。犊牛群圈舍应与母牛群保持一定的距离。若母牛生下健康的母犊牛,那么应设置专门的饲养技术人员对生下的母犊牛进行科学管理,在饲养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饲养器具、饲料以及饲养圈舍。可用来苏儿溶液对出生不久的犊牛进行全面科学消毒,为使犊牛健康成长,相关的饲养管理人员需要对犊牛圈舍定期消毒,保证环境卫生,从而提升养殖场的整体效益。养殖场在进行疫苗接种工作时应对养殖场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接种疫苗进行科学合理选择,从而有效防止奶牛布氏杆菌病的产生和传播,避免给奶牛养殖行业造成严重损失。

奶牛布氏杆菌病不仅会对奶牛养殖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威胁到饲养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布氏杆菌防控工作。布氏杆菌传播途径比较多,应针对其流行特点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可通过加强检疫力度、接种疫苗或培育健康犊牛群等措施,对奶牛布氏杆菌病进行有效防控,促进奶牛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涂片氏杆菌犊牛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