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垦星5号的选育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20-12-18陈为兰金桂秀

中国种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麦

陈为兰 金桂秀

(1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山东临沂 276025;2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 276012)

为了实现粮食高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农药、化肥,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下降。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培育高产多抗优质品种,采用减少化肥、农药、节约水资源的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粮食安全生产。

1 品种选育

1.1 亲本母本济麦22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02-8-3-2-1是由邯6172变异株和烟农19号杂交而成的中间优质材料,邯6172由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北片);烟农19由烟台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2 选育经过垦星5号是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农垦实业总公司(原山东省国营苍山农场)于2006年以济麦22为母本、02-8-3-2-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2006-2007年度种植收获杂交种F1,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并作为重点组合收获;2007-2008年度单粒点播并从中选择优良单株收获F2,表现突出,选择重点保留;2008-2009年度单粒点播并从中选择优良单株收获F3;2009-2010年度继续单粒点播并选择优异单株收获F4;2010-2011年度继续单粒点播并选择优异单株收获F5;其他剩余植株按系统混合脱粒下年品系鉴定;2011-2012年度种植收获F6,由于该株系丰产性突出,综合性状优异,抗病性强,并且整齐一致,将中选株系命名为垦星5号。2012-2014年在兰陵农场进行品系鉴定和产量比较试验;2014-2016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品种比较试验;2016-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2018-2019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生产试验;2019年5月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181733.8;2020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00031。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垦星5号属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种,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好,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株型半松散,株高74cm,穗层整齐,穗型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熟相一般,每667m2穗数40万~45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39g。

2.2 品质及抗性2014-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对该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2年结果平均为:容重817.5g/L,蛋白质含量14.09%,湿面筋含量35.5%,吸水量63.0%(14%湿基),稳定时间5.5min。

2015-2016年通过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和黄矮病。

2.3 适宜区域垦星5号高产、抗旱、早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旱肥组的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山东省旱地种植。

3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436.2kg,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7.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1.3%;2017-2018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77.3kg,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6.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100%;2年平均产量为406.8kg,比对照增产56.6%,增产点率90.7%;2018-2019年度参加国家黄淮海冬麦区旱肥地生产试验,包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河北等5个省8个点,每667m2平均产量为384.2kg,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5%,增产点率达到100%。

4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国家一再强调“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所以小麦生产应该从以前的高产高效栽培提升到绿色高效栽培,进一步推进绿色、高效、可持续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多年对垦星5号的栽培试验中,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借助近年先进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结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总结出以下栽培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还能减轻环境污染,真正实现小麦栽培的绿色高效。

4.1 播种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处理是环保有效的植保措施。精选发芽率达标的种子,用立克秀悬浮种衣剂+帅苗进行包衣处理,药种比例为:立克秀/帅苗/种子=3/1.5/10000,也可以用甲基异柳磷杀虫剂代替帅苗,药种比例为:立克秀/甲基异柳磷/种子=3/10/10000。包衣后至少堆闷30min,再进行播种,活力差的种子包衣后发芽率降低、出苗速度变慢,但根系比不包衣的种子发达。

深耕松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新型秸秆还田旋耕一体机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灭茬、旋耕,节约能源、时间,提高效益。整地要平整均匀,上松下实。如果耕层土壤悬松,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

结合施肥精细播种 使用小麦宽幅精播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镇压,能保证播种质量,且降低播量,减少成本,同时还能科学的施入基肥,为苗全、苗匀、苗壮打下基础。基肥使用量根据当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养分浪费,一般每667m2施用尿素15kg、磷酸二铵20kg、氯化钾10kg,也可以用小麦专用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8/5)50kg。在鲁西南地区一般10月10-15日播种,日平均气温17℃,播种深度3~4cm,每667m2的播种量为7~8kg,基本苗12万~15万株。

4.2 冬前管理合理调整冬前群体结构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将浸种催芽的种子补种在缺苗断垄处,根据地块类型和生产条件采取合理的促控措施,使冬前总茎蘖数为70万~80万/667m2。

化学除草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高于6℃时,在晴天无风的10:00-15:00除草效果最好。根据不同草群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阔叶类杂草较多的地块可以用藤净(8.5%氯氟吡氧乙酸+34%二甲四氯异辛酯)进行喷雾;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较多的地块可以用世玛(甲基二磺隆)进行茎叶喷雾。播种时间较早的地块,如果杂草过多并且已经基本出齐,可以在2~4叶期、杂草3叶期进行防除;播种较晚的地块打药时间可以适当推迟,但不能晚于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否则,除草效果不好,还容易产生药害。

越冬水 如果冬前雨水较少,土壤墒情较差,要及时浇越冬水保苗越冬。一般在小雪、大雪前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当5cm耕层土壤内平均地温为5℃,日平均气温为3℃,表土夜冻日消时为最佳。过早,气温偏高,蒸发量较大,不能起到保温增墒的作用,还可能会因水分充足引起麦苗徒长,严重的可引起冬前拔节,易造成冻害;过晚,温度偏低,水分不易下渗,易形成积水,地表冻结,这样冬灌后植株容易受冻害。对于苗壮长势旺的麦田,若土壤墒情好,可推迟冬灌。

4.3 春季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 小麦起身期至拔节初期,一般在3月上旬,田间重点调查小麦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要及时防治。兑药时可以添加助壮素或其他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缩短茎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抗倒伏能力。可以用20%三唑酮乳油+7.5%氯氟吡虫啉(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吡虫啉)+助壮素兑适量水喷雾。如果病虫害未达到防治指标,尽量减少化学防治次数。

合理追肥浇水,建立合理群体结构 对于生长正常的壮苗麦田,在小麦拔节中后期,一般3月下旬至4月初,小麦分蘖开始两极分化时可以进行追肥,氮肥适当后移,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进个体健壮、使穗数达45万/667m2左右,平均穗粒数39粒,千粒重40g左右,促进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合理,提高单产。一般追施尿素15~20kg/667m2,追肥时一定要深施覆土。追肥结束后,如果天气干旱,有水浇条件可以进行浇水,来充分发挥肥料的利用率,还能预防倒春寒造成的冻害,同时又保证了孕穗期水分的供应,有利于提高产量。对于弱苗麦田,春季肥水管理可适当提前。

4.4 中后期管理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是“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如果近期雨水较多或湿度较大,一定在小麦抽齐穗或见花时打药防治赤霉病,此时可以结合防虫用25%氰烯菌酯+20%三唑酮乳油+7.5%氯氟吡虫啉混合喷雾,兑药时一定要先稀释成母液,再混一起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喷雾,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小麦吸浆虫等病虫害。配药时建议加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的叶面肥来延长绿叶功能期,防止后期早衰。

4.5 适时收获用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最好在完熟期水分达到12.5%~13.0%时收割,收获后水分达标可直接入库。过早收获不好储藏,过晚会造成减产,同时破碎率增多,影响商品性。

猜你喜欢

小麦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小麦种植倡导绿色生产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