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农华178的选育

2020-12-18

中国种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郑单穗位华北

王 石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产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1-2]。当前,玉米新品种层出不穷,但突破性品种少[3]。东华北区域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市场迫切需要高产稳产、粮质优、脱水快、抗病性好、抗倒性强、耐旱性好的品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玉米新品种农华178,于2019年通过东华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0159)。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母本PH6WC是外引系,幼苗叶鞘浅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粉红色,雄穗分枝数0~2个。株高220cm,穗位高85cm。果穗筒型,穗长15cm,穗粗4.2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粒黄色、半硬粒型。

父本ZS472为自选系,于2011年以S424×B8328为基础材料,经南北两地连续自交6代,于2014年育成,命名为ZS472。幼苗叶鞘紫色,株高245cm,穗位高90cm。花丝、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雄穗分枝1~3个,成株叶片均匀,为上冲型。果穗筒型,穗行数一般为14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1.2 杂交选育2014年冬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PH6WC为母本、自选系ZS472为父本组配杂交种。2015-2016年参加公司多点品种比较试验,表现突出,综合抗性较好。2017-2018年通过国家试验。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命名为农华178。该品种株型紧凑、活秆成熟、抗病性好,具有抗茎腐病能力突出、抗倒能力强、品质优等特点。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出苗至成熟126.4d,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8d。幼苗叶鞘、叶缘、花药紫色,叶片绿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09cm,穗位高120.5cm。果穗筒型,穗长19.3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g。

2.2 品质分析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容重786g/L,粗蛋白含量8.02%,粗脂肪含量3.72%,粗淀粉含量76.88%,赖氨酸含量0.25%。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2.3 抗性2017年、2018年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农华178大斑病、灰斑病抗性评价2年均为MR,禾谷镰孢茎腐病抗性评价分别为R、MR,丝黑穗病抗性评价2年均为S,穗腐病抗性评价分别为MR、R。田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分别为0.9%、1.2%;田间自然发病:大斑病均为最高5级,镰孢茎腐病最高病株率分别为6.2%、9.3%,穗腐病最高分别为3.0级、1.0级。

3 产量表现

3.1 气候环境2017年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气候条件总体正常,无大范围严重气象灾害发生,仅在个别试验点出现阶段性干旱、短期高温和短时强降雨、阵风。吉林省苗期低温、玉米生长缓慢,中后期除局地出现大雨、短期干旱外,气候总体正常。辽宁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局地受降雨、大风影响,部分品种倒伏倒折。内蒙古虽前期干旱少雨,但均能及时浇灌,后期温度适宜、雨水充沛。山西省虽有阶段性干旱,但均能及时浇灌,后期降水偏多、收获推迟、考种延后。河北省苗期干旱,7月上旬降水偏多、部分品种倒伏,7月中下旬短期高温、个别品种空秆较多。天津市7-8月气温高、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对玉米后期灌浆有利。

2018年东华北地区气侯差异较大。北京地区播种出苗正常,拔节期开始干旱,6月底开始1个多月的连续降雨,以后就是持续高温,对生长和籽粒灌浆都有一定的影响。河北地区7月份之前无有效降雨,中期降雨和高温更替,后期干旱少雨,由于大风,导致部分试验点大面积严重倒伏。吉林、辽宁地区一直以干旱、高温为主,导致出苗不好、结实较差、产量较低。内蒙古除了前期稍有干旱外,基本正常。山西地区苗期稍有干旱,后期基本正常。天津地区灌浆期雨水偏多,造成个别品种结实不好,后期受台风影响,导致部分品种严重倒伏。

3.2 区域试验表现2017年国家东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由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等6省(市)相关单位承担,试验点26个。农华178在本年区域试验中,每667m2平均产量805.4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52%,增产点率65%;生育期127d,比对照郑单958早1d;株高316cm,穗位高121cm,穗长19.5cm,穗行数14~18行,百粒重34.7g。

2018年国家东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由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等6省(市)相关单位承担,有效试验点23个。农华178在本年区域试验中,每667m2平均产量764.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2%,增产点比例73.9%;生育期125.8d,比对照郑单958早0.7d;株高302cm,穗位高120cm,穗长19.1cm,穗行数14~18行,百粒重33.2g。

3.3 生产试验表现2018年国家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由北京、河北、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和天津7省(市)承担,有32个试验点。农华178每667m2平均产量722.0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0%,增产点率81.25%;生育期127d,比郑单958早1d;平均倒伏率3.87%,平均倒折率1.49%。

4 推广区域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观察,农华178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北京市、天津市春播区种植。

5 栽培要点

农华178是东华北中晚熟品种,在积温2750℃以上区域种植,切不可向低积温区推广,否则会造成玉米成熟度差,籽粒不饱满,水分大、品质差、产量低[4],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当5~10cm地层温度达到10~12℃时抢墒播种,可以根据春季土壤情况适当调整[5],避免倒春寒对幼苗造成伤害,影响植株的正常发育。好品种是“种”出来的,要重视播种质量。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做好肥水管理,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成熟时及时收获、晾晒,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猜你喜欢

郑单穗位华北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横亘20年郑单958依然市场唱主角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2019京城维修店发现之旅——华北车圈京城探秘
不同种植密度下三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