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筋小麦郑麦7698原种生产技术

2020-12-18赵卫琴王海峰吴长城王家润吴德科

中国种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郑麦原种强筋

赵卫琴 王海峰 吴长城 王家润 吴德科 王 芳

(1河南省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驻马店 463000;2河南驻研种业有限公司,驻马店 463000)

驻马店市位于豫中南,为黄淮冬麦南片水地品种类型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66.8万hm2,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20万hm2。郑麦7698适播期长,苗势壮,株型紧凑通透性好,茎秆粗壮抗倒伏,籽粒角质商品性优,综合抗性好,2012年引进驻马店市推广应用,已累计推广30万hm2以上。2018年郑麦7698选育推广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据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小麦品种考察统计,郑麦7698当年收获面积为3.43万hm2,仍是驻马店市强筋小麦主导品种。

随着推广使用年限增长,郑麦7698部分种性开始退化,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选优提纯,繁殖原种是防止和克服良种混杂退化,保持和巩固良种种性,延长良种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良种潜力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三年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技术是小麦种子生产的基本方法。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采用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方法生产小偃22原种工作验证了三年三圃制是小麦提纯复壮的长效机制[2]。

河南驻研种业有限公司是郑麦7698豫南授权生产经营单位,从2014年12月开始制定落实2015-2019年郑麦7698种子生产规划。2015年种植郑麦7698选择圃333.4m2,获选单株1.1万个;2016年种植株行圃4hm2,获选株行9000个;2017年种植株系圃93.3hm2,次年收获混系种子59.8万kg;2018年种植原种圃3980hm2,生产合格原种2600万kg;已累计繁殖郑麦7698原种、大田用种2万hm2,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 品种来源

郑麦769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用郑麦9405/4B269//周麦16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2012年12月24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麦2012009)。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郑麦7698为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d,成熟期比对照周麦18晚0.3d。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壮,叶窄短,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低。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拨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晚。抗倒春寒能力一般,穗部秃尖、缺粒现象较明显。株高77cm,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株型较紧凑,旗叶宽长上冲,蜡质重,穗层厚,穗多穗匀。后期根系活力较强,熟相较好,穗纺锤型,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2009-2011年连续两个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每hm2穗数分别为570.0万穗、622.5万穗,穗粒数分别为34.3粒、35.5粒,千粒重分别为44.4g、43.6g。

2.2 品质2009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容重798g/L,蛋白质(干基)13.97%,湿面筋32.8%,降落数值393s,吸水率61.8%,形成时间6.5min,稳定时间7.9min,沉淀值60.0mL,弱化度121F.U.,硬度69HI,出粉率71.5%。

2.3 抗性2008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株期综合鉴定: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枯病,中感叶锈病和纹枯病。

3 产量表现

2009-2011年连续两个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2011-2012年度参加同组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分别为8210.25kg、7495.5kg,比对照周麦18分别增产3.2%、2.6%。2017-2018年、2018-2019年连续两个年度参加驻马店市强筋小麦品种展示试验,每hm2平均产量分别为7980.0kg、8554.5kg,比对照西农979增产33.4%、12.2%。郑麦7698在驻马店市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和丰产性。

4 原种生产

郑麦7698繁种基地应集中连片种植,采用三圃制方法,按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程序进行原种生产。种子基地要求地势平坦、土质良好、排灌方便、肥力均匀、前茬一致,选择适宜的播种和收获机械进行作业。

4.1 建立选择圃规格播种 采用郑麦7698原种做繁殖材料;机械精播,一耧6行区,行长10m、行距0.25m、耧间距0.3m,每排留走道0.6m,便于田间选择鉴定。按每2.5kg/667m2标准,控制各小区播量。

选择时期、方法及数量 单株选择的重点是长势长相、生育期、株型、穗型、抗逆性、籽粒品质等主要性状,以育种家种子为对照,具备原品种的典型性和丰产性。分蘖期根据植株幼苗生长习性、长势长相剔除不具备郑麦7698特性的杂株;抽穗至扬花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抽穗期、旗叶特点、茎叶蜡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初选,对初选的单株做好标记;成熟阶段对初选的单株再根据穗部性状、成熟期、抗逆性和抗病性等进行复选,剔除不具备郑麦7698特性的杂株。

室内考种、保存 考种过程中应与郑麦7698标准样本进行性状比对,考查穗型、芒型、护颖形状及颜色、穗粒数、籽粒形状、粒色、籽粒饱满度、粒质等项目,其中有1项不合格即淘汰。每株留5穗、每穗留35粒,单穗脱粒、单穗编号保存,利于下年度规格种植。

4.2 建立株行圃播前制定田间种植方案,将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分行种植,建立株行圃。

株行圃播种 种植规格为单株播5行区,每行播35粒;行长2.10m、行距0.25m、株距0.06m,面积约2.6m2,田间及四周留0.6m的走道。每隔19行设置1个对照,用郑麦7698育种家种子作对照,对照标牌用彩色的,播后及时插牌。株行圃四周应设6行保护行或20m隔离区,保护行或隔离区均种植郑麦7698原种。

株行圃田间选择鉴定 适时开展性状观测记载及鉴定。先按性状典型性和整齐度进行株行鉴定,再对行内单株进行鉴定去杂。分蘖期根据幼苗生长习性、长势长相及抗寒性等性状进行观测记载及鉴定,与郑麦7698对照表现不同的杂行劣行,田间要做好标记,及时淘汰。抽穗至扬花阶段根据抽穗期、株型、株高、旗叶特点、茎叶蜡质和抗病性等进行鉴定,并做好记载。

收获 对已选取的株行区再根据株高、穗部性状、成熟期、落黄、抗逆性和抗病性等进行复选,并做好观测记载、标记,收获前进行综合评价,留优汰劣。收获时先把杂行劣行运出圃外,改为粮用,对选中的株行区,分别收获、脱粒,进行室内考种,考查籽粒形状、粒色、籽粒饱满度、粒质等项目,符合郑麦7698典型特性的,称重计产。每个株行留种1.4~1.5kg,妥善保管,供株系圃使用。

4.3 建立株系圃制定株系圃田间种植方案,经室内考种获得的种子,按株行分别种植,建立株系圃。

株系圃播种 播种规格:小区长15m、宽6.6m,行距0.22m、行数30,面积约100m2,采用机械精播种植,播量为8~10kg/667m2。用郑麦7698育种家种子作对照,种6行,面积约20m2,播后及时插彩色标牌。株系圃四周设6行保护行或20m隔离区,种植郑麦7698原种,田间及四周留0.6m的走道。

株系圃选择与鉴定 田间选择鉴定时期及项目与株行圃相同。与对照区进行性状比对,杂株率大于0.1%时,做好记载并剔除整个株系;杂株率小于0.1%时,剔除杂株。

收获 先把标记的淘汰株系彻底收获干净并运出圃外,改为粮用;对选中的株系分别收获、脱粒、计产、保管,产量不应低于邻近对照。

4.4 原种圃将株系圃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

播种及田间管理 播前做好种子精选、晾晒、包衣,精细整地,合理施肥,播量为10kg/667m2,适时播种,确保苗全、齐、匀、壮。化除最佳时期一般为11月中下旬,用阔草灭、麦草光或巨星兑水均匀喷雾;野燕麦较多的地块,用骠马加巨星兑水喷雾防治。在抽穗扬花阶段及成熟前分别进行田间除杂工作,拔除杂株、弱株,并带出田外。成熟后单独收获、单独运输、单独晾晒、单独保管。

种子质量管理 依法依规开展种子质量田间和室内检验,并做好记载,建立种子生产质量档案。种子质量标准要达到国标,即纯度≥99.9%、净度≥99.0%、发芽率≥85.0%、水分≤13.0%。根据《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GB 20464-2006)要求制作种子标签,重点对产地、质量指标、使用说明、经销商地址等进行标注说明,便于购种者科学用种。

4.5 品质检测为保持郑麦7698强筋品质特征,对株系圃、原种圃生产的种子取样检测,主要检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面粉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并将检测结果与对照进行比对。品质指标应达到:籽粒容重≥770g/L、籽粒蛋白质含量(干基)14.0%、面粉湿面筋含量(14.0%水分基)≥30.0%、面团稳定时间8.0min。

猜你喜欢

郑麦原种强筋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