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玉米生产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2020-12-17张增川龙德祥郝兴顺王胜宝尹素芬张秀英徐海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汉中鲜食调研

张增川,龙德祥,李 勤,郝兴顺,王胜宝,尹素芬,张秀英,徐海军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汉中 723000)

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地处南北过渡带,物种繁多,植被丰富。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汉中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乾隆年间"随着外省移民大量涌入以及山地的大量开垦,玉米在陕南山区得到普遍推广,于是陕南一带山区成为自从玉米传入中国以来种植比例最大的地区",至今已有逾400 a的历史[1]。从此玉米不仅遍植于陕南各县,而且普遍被垦山棚民视为正粮。近年来汉中玉米面积常年稳定在7.33万hm2左右,仅次于水稻、油菜居第三位,全市玉米总产21万t左右,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平均产量200 kg·667 m2左右[2~4]。

为了更好地了解汉中玉米产业,为汉中玉米产业服务,找到玉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使玉米研究工作精准切入。通过实地调研及其它相关渠道了解汉中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包括种子市场情况、生产种植现状等,以期了解汉中市玉米生产从种子供应,到田间种植再到收获后的情况,从而掌握汉中市玉米生产现状,找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玉米研究工作找到准确结合点。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以现场调研、走访调研、电话咨询、网络搜索查询等方式进行。本次调研范围结合玉米种植现状和我市地理特点分类选点进行,平坝区以汉台区(铺镇、龙江、宗营)、勉县(新街子、老道寺)、洋县(谢村)为调查点,丘陵区以南郑区(梁山镇)、洋县(戚氏镇)、城固县(沙河营)为代表,山区的调研点为南郑区(元坝镇)、镇巴县(小洋镇、大池镇、简池镇)。

1 特用玉米种植概况

1.1 综合概况

汉中市汉台区及市郊(包括南郑区、勉县、城固县等邻近市郊区域)目前年销售鲜食玉米种子1万kg左右,种植面积0.07万hm2左右。销售主要以食用鲜食玉米穗子为主。其它各县甜糯玉米种植较少,大多以自己食用为主。甜糯玉米销售较好的区域为县级以上城市周边半小时车程内的区域,甜糯玉米的市场主要在城市[5]。县级以下市场甜糯玉米消费较少,这和消费能力有很大关系,另外甜糯玉米种子价格较高,也限制了鲜食玉米种植。在汉中城市周边的龙江、铺镇、梁山等镇甜糯玉米销售较好,下面县城乡镇的销售就偏差。

调研中没有发现有爆裂玉米种植,也没有发现百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和订单式种植,这和汉中没有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及地理条件(田块不平整、规模小)限制有关。

1.2 种植习惯

主要喜好种植纯白色糯玉米和部分甜加糯品种,甜玉米种植较少,紫糯、花糯等有颜色类型糯玉米几乎没有种植。经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是:甜加糯玉米属于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类型,较高价格:糯玉米约每公斤100元左右,甜糯玉米约每公斤120元左右,种子价格也限制了其推广种植[6]。

另外甜玉米和有颜色类型糯玉米种植少也和认知有联系,很多人认为此类玉米是转基因的影响健康,不敢吃,是这两类玉米种植销售不好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甜玉米市场有增加回暖的趋势。

1.3 主要品种

主要有万糯2000、京科糯2000、金糯5号、金糯8号等金糯系列,陕科糯1号,香糯9号等香糯系列,兴糯008等品种,甜加糯主要有渝糯930等。种植品种特点:大穗型、品质口感好的品种。

1.4 青贮玉米

规模化养殖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以青贮玉米秸秆形式收获的青贮玉米种植加工市场产业[7],例如在勉县老道寺镇南营村和镇巴县简池镇蒿坪村都有百亩以上规模的青贮玉米种植,原因是离老道寺镇较近的宗营镇有奶牛场,简池镇蒿坪村也有一个肉牛养殖场,养殖场带动了青贮玉米的发展。青贮玉米的种植必须建立在周边有大型的奶牛或者肉牛养殖产业的基础上,种植面积也只能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发展。

2 普通玉米种植概况

2.1 综合概况

汉中及陕南的玉米主要种植在坡地和丘陵山区,主要靠天吃饭,属雨养农业。由于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目前玉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主要以人工为主,大型机械不能开展操作,也没有较为合理的小型机械[8]。汉中的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主要原因是玉米在同类旱地作物中适应环境能力最强,栽培管理技术简单易掌握,而且是饲养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这些决定了玉米是汉中丘陵、坡地的首选旱地作物,具有其它作物的不可替代性。

2018年之前连续4~5 a的伏天干旱导致玉米产量低、收成下降。另外常年汉中冬季潮湿,加上今年雨水偏多,收获后的玉米晾晒困难,大多数农户都是晾晒在自己家屋里能挡雨的地方,由于场地有限,穗子有变质风险。脱粒的玉米晾晒困难,很多发霉变质,这一块问题突出。价格偏低(平川各县2019年玉米收购价0.95~0.98元左右,山区镇巴等县价格在1元左右),人工劳力成本越来越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部分地区2019年玉米面积减少较多。由于立地条件差,汉中玉米机械化水平低,也是种植成本高的原因之一。

2.2 种业情况

玉米种业销售竞争激烈,玉米品种较多,农民选择难度大,目前市场有100个以上的玉米品种,但种植较好且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有:中金368,鄂玉30,华盛2000,汉玉9号、腾龙718,绵单8号,眉单4号、汉玉8号、农科大8号等经过市场多年检验的品种,适应陕南区域生态环境,农户喜欢种,收成有保障。由于品种多,单个品种种植面积不大,据有关部门统计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中金368,鼎盛年份面积0.33万hm2左右。

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商家却不推荐这类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推荐的反而是刚上市的新品种。调研发现种植较好的品种都是审定时间较早,其亲本已经被很多公司拥有,有的出现私繁烂制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很多套牌品种。导致这些品种种子价格低,商家利润没有保证。新品种一般价格高、利润高,商家喜欢销售,但是需要经过市场多年检验,真正适合市场的好品种才能占领市场。

种子公司销售策略:首先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和品种特点选择区域精准投放;同一公司在同一区域,将本公司的不同品种交给本区域的不同经销商,一般一个经销商代理同一个公司的一个品种,保证同一公司内部的不同品种相互不竞争。

3 存在问题及分析

3.1 品种问题

市场上玉米品种较多,能持续占有市场、农民接受的品种少,农民选择品种难度大。在少数几个有市场的优秀品种中,都有大穗、大粒、脱水慢的特点,今年雨水偏多秋淋严重,不利于晾晒,易引起玉米籽粒霉变。

3.2 种植效益低

品种优质种子不优价问题严重,适应性强、农民爱种的品种少,经销商不推荐甚至不销售。销售的都是新上市或者新推出市场的新品种。玉米粮食价格低,种地收益差,加上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导致今年玉米面积有所下降[9]。

3.3 鲜食玉米存在问题

甜糯玉米面积小、规模小,主要以自己食用或者个体零售为主。人们对有颜色的花糯、紫糯和甜玉米等还存在较大偏见,认为是转基因的,影响该类品种的种植和销售。

4 问题分析及可能解决方法

4.1 推广抗逆性强品种,选育适宜机收品种

针对近年气候特点,加强已有市场品种筛选力度,通过技术研究筛选出一批抗逆性强、耐瘠薄、抗倒伏、抗穗发芽和抗穗腐病的优良品种,建立适应性品种名录库,联合推广部门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解决农民品种选择难的问题。

针对汉中特有的气候特点,特殊年份秋淋严重,玉米晾晒难的问题。首先栽培技术上可以通过营养钵育苗适期早播的技术,使玉米提前成熟、提前收获,避过秋淋天气。其次也是根本的技术措施,从品种选育入手,重点选育脱水快、抗倒性强、抗旱、抗穗发芽的品种,着力突破耐伏旱、秋淋的品种性障碍。

4.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因地制宜适度推广小型机械,降低种地成本,提高农民受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品种选育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新选育品种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执法部门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使优秀品种能持续在市场推广。

4.3 引进加工企业,加大科普宣传

政府应适时引进鲜食玉米加工企业,解决鲜食玉米当地消费有限的问题,有效提升和拉动鲜食玉米的种植规模。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改变人们对转基因的认识,消除对转基因的误解,促进花糯、甜玉米等有色鲜食玉米销售,丰富人们的餐桌营养。

猜你喜欢

汉中鲜食调研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15.22万吨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汉中为王(二)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汉中为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