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江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2020-12-17陈鸿才沈碧薇魏灵珠方丹燕王静吴江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0年4期
关键词:浦江县浦江葡萄

陈鸿才,沈碧薇,魏灵珠,方丹燕,王静,吴江*

(1. 浦江县农业农村局,浙江浦江 322200;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浙江是我国南方葡萄主栽区之一,葡萄面积与产量位于柑桔、杨梅之后,居全国第3位。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北部(东经119°42′~120°07′,北纬29°21′~29°41′),县域面积920 km2,属“七山一水两分田”的丘陵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 ℃,降雨量1412.2 mm,日照时数1996.2 h,无霜期238 d左右,独特的盆地气候条件比较适合葡萄生长[1]。

近年来,浦江在葡萄产业中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生产体系,打造品牌引领的经营销售体系,构筑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安全体系,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浦江葡萄以其绿色安全、口感香甜、色泽鲜亮的优势,在市场上赢得了口碑,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品牌效益日益显著。随着葡萄产业发展的日趋深入,也暴露出各种矛盾和问题,只有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应对措施,才能将浦江葡萄产业做大做强。

1 浦江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1985年,浦江引进的‘巨峰’品种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从此葡萄产业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如今,形成了以‘巨峰’为主,‘天工墨玉’‘阳光玫瑰’‘玉手指’‘美人指’‘甜蜜蓝宝石’等30多个优质葡萄品种为辅的产业格局。2019年,浦江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467 hm2,占浙江省葡萄面积的1/7,年产量12.5万 t,产值超11亿元。葡萄已成为浦江农业的第一大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浦江县现有葡萄专业合作社150家,种植户1万多家;拥有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8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家。

2013年,浦江县荣获“中国巨峰葡萄之乡”称号,“浦江葡萄”地理标志获得农业部登记保护。自2008年起,浦江县政府邀请浙江省农业厅和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年年举办葡萄节,逐步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巨峰’葡萄作为浦江的主栽品种,曾多次获奖,2012年获全国南方及设施葡萄精品大赛金奖。2016年,浦江葡萄成功纳入G20杭州国际峰会食材总仓供应。2017年,浦江葡萄获全国三产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中晚熟葡萄金奖,还获得全国十佳果品地理标志;并出口新加坡,售价高达144元/千克,成为浙江省葡萄走出国门的第一单。2018年,浦江县靓松家庭农场被评为“精品果园”创建省级示范基地;浦江县被列入浙江省五个绿色精品农产品示范创建基地之一,在全省葡萄行业中仅浦江1家入选;同时,浦江葡萄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地[3]。2019年,浦江葡萄荣登全国区域公共品牌百强榜,有两家葡萄园被评为中国最美葡萄园,同时在中国葡萄产业科技年会上鲜食葡萄与新品种(优系)展示品鉴中荣获铂金奖、金奖;获得北京世博会国际竞赛优质果品大赛铜奖,被全国第四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此外,浦江葡萄还首次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联酋。

在过去十年间浦江葡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葡萄产业日益壮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喜人局面背后的隐忧,我们要将问题转化为动力,生产出品质更佳的葡萄,让葡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使浦江葡萄成为撬动乡村振兴最有利的杠杆。

2 浦江葡萄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上市时间集中,抗风险能力较弱

‘巨峰’是浦江葡萄的主要品种,栽培面积占比超过95%,其他新品种少。‘巨峰’葡萄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如长势较难控制,花期遇雨落花落果严重,高温、高湿条件下优质果的比例不高,且容易出现僵果、果粒大小不匀现象,导致果穗商品性差[2]。浦江‘巨峰’成熟上市时间集中在8—9月,季节性过剩问题明显,并且此期正值全国葡萄市场价格较低的时期,种植效益难以实现。2019年年底调查发现,很多浦江葡萄的质量达不到采购商的要求,出现采购商货源不足而农户卖不掉的局面,最低收购价只有3.4元/千克。这种局面大大降低了浦江葡萄的经济效益,葡农收入得不到保障,葡萄产业抗风险能力脆弱。

2.2 栽培模式有待更新,果实品质需要提高

浦江农民考虑前期早投产因素,多采用密植方式,葡萄栽培架式基本上都是“星状形”,行株距多2.5~2.8 m×1~1.2 m,每667 m2种植200~267株。投产后仍然不间伐,常规的重修剪方式往往导致树势偏旺,花芽分化不良,大小粒现象严重,病虫害加重。平棚架“星状形”管理费时费工,修剪技术要求高,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该种架式近主干枝条内堂空缺,外围枝条重叠,果穗成熟不一致,着色不均匀,从而影响商品性。有些果农为了保花保果而使用矮壮素控梢,操作中容易喷到花序或者果穗上,导致果穗过紧,果粒变形、变小;有的果农直接用膨大剂喷洒果穗进行保果,若在接近成熟期遇阵雨,会使裂果加重,严重降低葡萄品质。

此外,浦江葡萄产业松散,经营规模偏小,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大部分种植户薄利多销理念作怪,盲目追求高产(2000 kg/667m2以上),思想保守,求新求变的意识淡薄,仍以传统栽培模式进行生产,因此葡萄品质难以提高。

2.3 土壤酸化严重,影响植株生长

土壤酸化主要与大量施用化肥、酸性肥料及生理酸性肥料有关;与设施栽培气流受限、土壤含氧量降低、根系与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土壤中与水结合形成碳酸,导致土壤酸化也有一定的关系[4]。葡萄适宜生长的土壤pH在6.0~7.5,偏酸或偏碱的土壤会对葡萄造成生理机能障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浦江县的土壤抽样调查表明,以pH4.7~6.0占多数,呈现明显的酸化现象,若不加以治理改良,将会影响葡萄品质的提高。

2.4 种植成本提高,加重葡农负担

近年葡萄种植成本逐年增加。一方面,土地租金在上涨,薄膜、农药、化肥等农资增长幅度加大,使生产收益较低的葡农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劳动力工资不断提高,如葡萄搭棚、盖膜揭膜、疏花疏果、套袋拆袋、整枝修剪、喷药施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用工成本的提高进一步增加了葡萄种植成本,加重葡农的经济负担。

2.5 劳动力短缺,从业人员老龄化

城乡人口的流动导致很多青壮年流向城市,出现农村劳动力短缺。并且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普遍较高,文化和专业素质偏低,缺乏经营高水平现代化果园的能力。因而,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常常出现用工难、用工荒的局面,特别是在疏花、疏果和套袋的关键时期[5],劳动力的紧缺使果穗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葡萄的品质,从而阻碍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6 市场缺乏监管,影响品牌建立

浦江葡萄自主品牌建设及农产品溯源体系尚未成熟,市场监管存在漏洞。随着浦江葡萄知名度的提高,一些销售商将其他地区产的葡萄冒充浦江葡萄进行售卖,浦江本地葡农在出售葡萄时也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6],这会影响浦江葡萄品牌的建立,亟需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品牌引领的经营销售体系。

3 主要应对措施

近几年,浦江县大力推广标准化、省力化、设施化、智能化等种植技术,广泛使用有机肥和农药化肥减施控害增效技术,倡导葡萄秸秆粉碎还田等生态种植模式,重点推行葡萄控产提质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同时,浦江县政府也加大了对葡萄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省力化栽培,还在推行葡萄价格指数综合保险政策,为浦江葡萄精品、高效、优质战略提供有效保障。

3.1 全国首创葡萄价格指数保险

针对葡萄价格易受自然灾害和产量影响的问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浙江省分公司制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浙江省分公司葡萄价格指数综合保险条款》,面向浦江县葡萄品控生产企业推广。在责任期间内,当葡萄的上市季地头平均收购价低于同期保险季地头收购价时,保险公司按差价乘以保险产量和保险面积进行赔偿[7]。与此同时,政府对葡萄价格指数综合保险给予一定补贴。此举有效保障了葡农的基本受益,增强了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以稳定葡萄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2018年,人保浦江支公司与浦江县众盛家庭农场等3家葡萄种植单位签订了葡萄价格指数综合保险试点协议,标志着浦江成为全省首个开展葡萄价格指数保险的试点县,对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3.2 加大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力度

浦江县委、县政府把葡萄产业作为浦江的主导产业,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市场培育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全县每年投入葡萄相关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达2000多万元,其中,控产提质项目资金每667 m2补助3500元。分别推出葡萄惠农贷和葡萄产业专项贷款,共授信10亿元,月利率3.6%。专项贷款针对已通过验收符合要求的葡萄品控基地、新建葡萄出口基地及成品包装厂;对评选为美丽葡萄园、美丽葡萄专业村的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金额;进驻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配送公司、知名电商平台等,销售量达到100 t且金额达到100万以上的葡萄生产企业也能获得相应数额的补助。此外,县委、县政府对集中连片种植新品种超过3.33 hm2的企业,每667 m2补助1000元,以此鼓励葡萄品种结构调整,重点推广辐射新品种‘天工墨玉’和‘阳光玫瑰’,以提早或延后供应期,缓解集中上市矛盾,促进浦江葡萄健康持续发展。

3.3 开展科研及技术指导培训

浦江县设立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浦江工作站,聘请专家到浦江开展培训与技术指导。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在浦江建立示范基地做好引领样板示范作用,浙江省葡萄团队特派员为浦江提供技术服务,以提高葡农的专业素质和高水平现代农业的经营能力。浦江县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切实帮助解决本县葡农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企业、群众、基层的获得感。整个葡萄产业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访民情、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通过“一牌一卡一本一群”,每一葡萄种植户配备三员(技术指导员、销售联络员、民生服务员),深入葡萄园开展三对一帮扶工作。针对性地研究落实帮扶措施,研究解决技术、销售、农资购买等领域反映强烈的问题[8],不断总结完善问题清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3.4 葡萄控产提质,改进栽培模式

示范并推广控产提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通过架势改造、酸化土壤改良、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等措施提高葡萄内在品质;同时,采用防裂果、防白霉斑和保护果粉等综合技术来提高葡萄外观品质。并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葡萄食用安全性,生产安全优质葡萄果品。2019年,浦江县建设控产精品果园322个,推广控产提质的葡萄面积达到2346.67 hm2[9]。

3.4.1 设施栽培技术提升

适宜的葡萄栽培架式是设施栽培的重要环节,传统“星状形”栽培改成标准的“T”“H”“飞鸟”形[10],密植改稀植,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的发生。避雨栽培可减少借助风雨传播的病害发生,减少病害侵染和喷药次数,明显减轻褐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的发生。全年喷药次数从9次减少到5~6次,果面污染减轻。双天膜促早等设施技术,可以提早成熟期,提早上市。并充分利用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使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解决葡萄集中上市、效益低的问题[11]。

3.4.2 土壤酸化治理

近年来,浦江县为有效解决土壤酸化对葡萄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土壤治理和改良[12]。果业协会积极响应,制定技术指导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进度方案,落实项目实施人员,并成立施肥专业服务队,发挥“理事+”的服务优势,深入田头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秸秆腐熟剂等各种措施和技术治理办法,缓解土壤酸化问题,有效提升耕地质量,降低病害发生,保证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充分的营养供应,提升葡萄整体品质。

3.4.3 秸秆综合利用

开展葡萄枝条循环利用的研究与示范,除用挑选优质成熟枝条培育种苗外,还开发出“葡萄枝粉碎还田改良土壤”和“葡萄枝粉用作食用菌基质”2种生态循环利用模式。葡萄枝粉碎作黑木耳基质,生产木耳后的废菌棒再还田,可增加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肥沃田块,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生态效益良好。

3.5 推广省力化栽培技术

节本增效省力化栽培,可节省劳力、农药、肥料成本,缓解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自动卷膜器、单轨运输机和管道喷雾在省力化栽培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5.1 自动卷膜器

自动卷膜器可大大节省劳动力,省工省力超三分之一。自动卷膜器效率高,缩短葡萄淋雨时间,进而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品质和效益。自动卷膜器在顶棚架的上面纵向铺设有塑料膜,遮盖整个顶棚架,膜外压膜线固定在两侧钢绞线和拱杆上。其特征是塑料膜纵向的两边与卷杆连接,卷杆与卷膜器连接,卷膜器将塑料膜卷绕在卷杆上,塑料膜可随卷杆卷到顶棚架的1/2处,由卷膜器控制塑料膜在顶棚架上的开闭程度,把整个基地的卷膜器连接到一处控制。

3.5.2 单轨运输机

单轨运输机可用来运肥料、葡萄等,省工、省力,效率高。遥控电动单轨运输机,像火车沿着轨道行驶一样,设定好线路,就可向前向后自由运动,安装了紧急刹车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一次可运输200 kg,大幅减低劳动力投入成本。

3.5.3 管道喷雾

通过在大棚内顶部架起一条管道,在棚外用便携移动式增压泵连接管道进行喷雾作业,用来喷杀菌消毒水、喷叶面肥、喷农药,一管多用,省时、省药、省工、省心,可有效控制病虫害,安全、环保,实现提质增产。6666.7 m2大棚通过管道喷雾打药可在8 min内完成,降低手动喷药的劳动强度,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也避免高温季节进入大棚的安全问题,为生产绿色葡萄提供了可行性的技术方案。

3.5.4 肥水同灌

适宜的灌溉系统也是设施栽培的重要环节。水肥一体化是利用滴灌系统进行葡萄灌溉的同时,将肥液注入滴灌系统中,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每年比常规灌溉节水65%,比常规施肥省肥15%。

3.6 建立示范基地,建设销售队伍

建立3~5个3.33 hm2的葡萄品种更新和高品质提升的核心示范基地,引进特早熟‘天工墨玉’和晚熟‘阳光玫瑰’两个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巨峰’形成早中晚熟品种(系)合理布局。应用‘天工墨玉’和‘阳光玫瑰’配套栽培模式和‘巨峰’外观品质提升技术,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让所有葡萄种植户掌握关键的管理技术,扩大示范基地的影响力,增强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基地示范的形式,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做,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培养葡萄销售经纪人,在品种结构搭配合理的前提下,拓宽浦江葡萄的营销渠道,解决浦江葡萄滞销问题,增加种植户效益,为葡农谋福利。

3.7 建设溯源体系,完善质量监管

2017年,浦江县葡萄产销协会推行可追查葡萄生产档案和检测结果的“浦江葡萄”防伪标识,防止市场乱象的出现。针对浦江葡萄的生产特点,县委、县政府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域监管格局,打造“三化融合”的全程保护模式,建立“控管合一”的全员联动机制,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9]。

近年来,在助力“浦江葡萄”走出国门方面,金华海关从支持浦江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指导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和实行出口货物快速通关机制等入手,为浦江葡萄基地建设“问诊把脉”,建立了以疫病疫情监测、农药残留控制为核心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督促基地加强出口果园和包装厂源头管理,实现葡萄控产提质。

猜你喜欢

浦江县浦江葡萄
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连长帮我卖牛肉
红海遗珠:浦江清先生的《红楼梦》研究
春梅
浦江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浦江县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