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机装备研发与试验探析

2020-12-17李增宏杨锐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机装备产品

李增宏,郑 义,杨锐琴

(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山西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位农机人都争先恐后,力争在山西转型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省农机发展中心高度重视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通过多年的积累,以农机生产企业为主体,持续聚焦技术创新,积极发挥其在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1 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发展现状

山西省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的实施始于2009年,经过10 余年的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得到发展。项目涉及的装备品种和产业领域也逐渐得到拓展,10 余年来,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支持的农机装备涉及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门类多种产品;近年来,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旱作农业、“三大省级战略”(即: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山西“农谷”建设)和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实际,重点支持发展了有机旱作农业配套农机装备的研制开发、丘陵山区急需的中小型高效专用农机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智能化、自动化农机装备研制开发。

2 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实施效果

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实施以来,采取多项措施,对农业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投入,通过组织有关单位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了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项目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了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3 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受多年“一煤独大”的影响,农机装备产业在本省装备制造业中所占的地位十分微弱;与国内农机装备先进省份发展相比,山西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缓慢,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还没有在全国特别有影响力的农机企业,缺乏带动性和规模效应强的整机产品、系列产品和成套产品,在发展理念、产品结构、产业规模、配套协作、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省农机发展中心作为该项目的监管单位,在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从“谁来研、研什么、怎样研”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发展思路。

3.1 谁来研

首先,要清晰界定谁来研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6 个方面条件:

(1)实施单位须为山西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机科研院所和农机生产企业等。

(2)实施单位应有相应的科技人员。

(3)实施单位应有相应的设施条件。

(4)农机生产企业应具有一定的资金自筹能力。

(5)县、市级单位项目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含中级)或同等能力;省级单位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含副高)或同等能力。

(6)项目实施要产学研推相结合,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鼓励农机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攻关,优先考虑产学研推相结合的项目。

3.2 研什么

要求目标明确,解决研什么的问题。而要解决研什么的问题,必须首先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多次的调研督导过程中,发现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实施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3.2.1 认识不高的问题

大多数农机企业对农机化发展的当前形势认识不够清晰。无论是国发〔2018〕42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还是山西省政府晋政发〔2019〕22 号文件《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都对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做出重要部署,对山西省农机企业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企业认为省政府对现代农机项目投入太少,对此项目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政府资金投入只是一个方面,而内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应多从自身找原因,通过改革创新找到并补齐企业自身发展短板,进而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3.2.2 创新不够的问题

企业产品创新不够,就没有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必然不高。山西省农机企业中自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只有1~2家,其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弱、科技投入少,整个行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1%。众多农机企业由于长期科研投入不足,致使研发手段落后,多为跟进仿制,核心技术匮乏,新产品贡献率低,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导致行业产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绝大部分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仍然没有走出传统设计模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总体上,山西省农机装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竞争力不强,农机装备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3.2.3 人才匮乏的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才兴旺就是科技兴旺,经济兴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随着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和农业装备科技需求的增长,农机行业掌握先进技术、拥有丰富科研经验和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稀缺,开展创新活动的实用性科技骨干力量严重不足,尽管企业在人才培养、引进、流动等方面付出诸多努力,但效果不佳。目前,一方面有限的科技人才难以满足生产所需,另一方面企业各种条件又难以留住科技人才,农机企业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人才问题已成为农机企业发展的瓶颈。

3.2.4 产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山西省农机企业集中度低,骨干企业较少,围绕骨干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尚未形成。企业分散,规模不大,产品较少,几乎没有形成知名品牌和规模效应,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的行业特色,难以发挥山西整体优势和区域优势,大中企业不强,小微企业不专,缺少起领军作用的核心企业,没能形成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带动周围配套企业的产业链和体系。

3.2.5 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

山西省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技术水平低、制造技术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产品性能、可靠性远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省内农机企业的新设备率较低,农机核心部件总成、关键零部件的精益制造技术与加工设备尤为缺乏,焊接机器人、激光切割设备、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制造装备应用很少。一些高端产品的差距还在拉大,不仅表现在设计水平上,制造工艺水平差距更大。从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少数企业能引进一些加工精度较高的数控设备,而大多数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加工设备较为落后。

3.2.6 产品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全省拖拉机动力机械为空白,排灌、农用运输机械产品方面的龙头骨干企业有突出优势,其他产品以粮食生产作业机械为主,且多为中小型配套机具类产品,其功能单一,大型、复式作业产品少,一些小型微耕机、小型玉米收获、耕、播类机械等低端产品存在产能过剩现象,适合山西省特色农业种植的农机产品,如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配套机具,小杂粮全程机械化配套机具,柠条收获、加工配套机具等研发明显滞后,机具品种还存在许多空白,尚处于起步推进阶段。

除了要认清自身不足之外,还要找准项目研制开发的产业方向。近年来,项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旱作农业、“三大省级战略”和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实际,重点支持有机旱作农业配套农机装备和畜牧养殖农机装备的研制开发;“2+7”(即:小麦和玉米;马铃薯、高粱、胡麻、莜麦、谷子、荞麦和豆类)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装备的研制开发;高能低耗复合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针对现代种业、牧草、林果、畜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特色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的农机产品研制开发;丘陵山区急需的中小型高效专用农机产品研制开发;智能化、自动化农机装备研制开发。概括起来,主要是研制开发种植业、畜牧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六大业急需的农机装备。

3.3 怎样研

3.3.1 协调各方面关系

首先,项目承担单位要处理好六方面关系。要求开阔思路,解决怎样研的问题。

(1)和省级农机部门的关系。这是做好项目的关键因素。省级农机部门是管理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的主体,承担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包括项目的立项、申报、项目管理、计划任务的下达等各方面。而第三方管理机构是对省级农机部门负责,受省级农机部门监管。

(2)和市、县农机部门的关系。市、县农机部门是过程管理单位,对项目进行监管。各项目承担单位申报项目要通过市、县农机部门进行审核,市、县农机部门要对项目申报材料严格把关,项目申报成功之后要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管。尤其是,县级农机部门要在资金下达之后及时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不能等到项目验收之后才兑付。

(3)和当地农业农村、财政、审计部门的关系。省级项目资金通过农业农村厅报财政厅审批之后通过财政专网直接下达各县。因此,项目承担单位要和当地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及时沟通,以便尽早拿到项目支持资金。

(4)和合作单位的关系。项目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是友好合作的关系。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通过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实现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而高校、院所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目前,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很难单独完成整个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过程,必须借助于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吸收、利用高校和院所的研发能力,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各要素的最佳组合,增强自身技术创新的内在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5)和科研人员的关系。优秀的科研人员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的角度讲,要建立“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坚持“见贤思齐”的人才战略思想,知人善任。同时,要建立合理的企业分配激励机制、做到公平竞争、人人平等的管理机制,形成有品位的企业文化,通过事业、待遇、感情等各种途径留住优秀科研人才为企业所用。另外,还要引进一些企业急需的特殊人才。

(6)和第三方科技项目管理机构的关系。省、市、县级农机部门要处理好与第三方科技项目管理机构的关系。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是项目监管的主体,第三方科技项目管理机构辅助农机部门完成申报受理和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项目安排和经费预算安排建议、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价以及相关的支撑服务等工作。要分清主次、明确责任,才能正确处理双方之间的关系。

3.3.2 严把质量关

要从6 个方面把好项目立项实施的质量关:

(1)项目储备要“走出去、引进来”。为充实项目储备库,有效发挥其对企业的持续推动作用,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项目来源问题,以便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发掘潜在的项目机会,在更广的范围内储备更多优质项目。

(2)项目申报要“产学研、强合作”。农机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创造、培育出具备良好前景的投资项目。产学研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加快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为企业与科研院所机高校搭建一座合作共赢的桥梁,对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项目评审要“第三方、严审批”。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15〕35 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山西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及7 个配套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52号)要求,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由省农机发展中心委托第三方管理机构进行项目管理。第三方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做好申报受理和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项目安排和经费预算安排建议、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价以及相关的支撑服务等工作。

(4)项目实施要“单核算、款专用”。科研项目负责人或申请人应根据科研项目计划内容和相关部门规定,编制科研项目预算。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是在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相关的、由科研项目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支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直接费用,应当纳入依托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5)项目监管要“强监管、化风险”。省中心对第三方管理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度规范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受理举报、核查、绩效评估以及专项审计等方式,对第三方管理机构专项管理情况和专项实施绩效进行监督评估,向第三方管理机构提出专项管理工作整改意见和有关动态调整意见。

(6)项目验收要“严验收、见成效”。省农机发展中心通过多种措施,促进现代农机装备引进试验项目高质量验收。项目承担单位完成项目科研任务之后,首先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验收申请,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然后由第三方管理机构对验收材料进行审核;第三方管理机构根据公正性、权威性、针对性、合理性、回避性等遴选原则,在山西省科技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每组5 名专家,其中同行技术专家3 名,行业战略管理专家2 名;评审会时间确定之后,由项目负责人在评审会现场答辩并演示研究成果。验收会项目验收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情况验收和项目资金管理情况验收。

3.3.3 强化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要达到六方面效果:

(1)储备创新化。习近平总书记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企业亦是如此。项目储备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储备好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入库项目除了要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外,还要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进步,有创新才有竞争力。储备创新化才会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2)研发精准化。很多从事农机生产的企业,往往单纯从研发的角度来做产品,并没有将这种研发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产品的市场效益。研发精准化就是要解决产品研发的无效性,提升产品研发生产的质量效率,实现研发与市场的整合对接,最大化实现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率。

(3)装备智能化。智能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化农机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智能化对山西省经济发展、农民生产效率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装备智能化也是未来农机生产的发展趋势。生产企业要重视智能化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和创新技术,不断满足客户的智能化装备需求。

(4)生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就是在农机产品生产过程中贯彻执行标准和对贯彻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企业依据标准规定组织生产,国家有关部门依据标准对生产过程实施监察和督导。标准化生产使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可以简化生产技术;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也为实施售后服务、扩大竞争创造了条件。

(5)管理规范化。规范化管理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规范化管理强调必须有一套系统的价值观念体系,对企业管理的活动进行整合。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不能是支离破碎的。企业是由人构成的,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人,而主导人的意志行为的却直接是他的价值观念。所以企业规范化管理必须有一套企业内部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来协调企业组织运行和管理的行为,使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并彼此协调照应。

(6)发展特色化。农机企业要千方百计凸显自己的产品特色。产品特色是指产品基本功能的某些增补,它也是产品差异化的一个常用工具。日本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特别擅长创造特色。例如,日本企业经常在手表、照相机、汽车、摩托车、计算器、录像机等产品上增添一些新的特色,由此吸引了大量顾客。实践证明,率先推出某些有价值的特色产品,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竞争途径。除了产品实体差异化外,企业也可以对所提供的服务差异化。别具一格的良好服务,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众多的顾客、广阔的市场和可观的利润,并且对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产品信誉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农机装备产品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沃得农机
港警新装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