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班化全纳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2020-12-17费聿玲

中小学校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纳班级内容

□费聿玲

深圳市龙华第三小学以全纳、适宜、精致、优质为价值追求,确立了“每一颗星星都闪亮”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校风,培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风,培育“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学风。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构建起智慧型评价体系,极大地发挥了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构建全纳评价体系

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的手段和工具。但在小班化教育教学中,学校一线教师往往面临着评价时间滞后、评价内容及主体单一、评价结果统计难度大、评价反馈不及时、评价结果应用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的作用,使教学评价常常处于流于形式的局面。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结合小班化全纳教育实际需要,借力信息化大数据,将原有的评价体系与评价平台整合,构建了小班化全纳评价体系,实现了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手段多元的评价目的,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找到一条路径。

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全纳评价内容

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利用“中小学素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平台”,构建了以“德、智、体、美、劳”为核心的评价内容,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导向、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加强德育评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关注德育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在德育评价中,构建了班级捆绑评价体系,将原有的班级学生“一人一岗”评价管理体系中的诸多岗位评价管理的内容融入班级捆绑评价模块之中,设定了15 项一级评价指标,设定了从早上的晨读到课间纪律、卫生,从中午的午写到晚上的路队放学、值日的30 余项二级评价指标。通过德育评价卡的发放以及班级捆绑的评价,学生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性,更关注自己的言行规范。评价平台能够把学生每学期评价卡的获得情况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记录、整理的负担,也为家长提供了培养孩子发展方向的依据。

(二)关注智育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校构建了智育即课上优化评价模块,结合学校“小班化教学规程”,在智育评价中设定了包括课上听讲、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发言、书写、备品摆放、遵守纪律、带作业、预习、完成课堂任务等13 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这些内容评价以分数加减来呈现,完成则加分,未完成则相应减分。学校利用加减分的课上优化评价,既可以发现、关注每位同学闪光点,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三)强化体育评价,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体育评价模块当中,基于全纳课程,学校将正常的国家课程要求达标的体育项目,以及校本课程中的旱地冰球、国际象棋、围棋、跆拳道、篮球等体育项目的测试结果全都录入到相应的平台评价模块当中,通过平台记录学生体质发育轨迹,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提供可参照的数据。

(四)实施美育评价,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

基于学校的全纳课程,我们将音乐与美术合成艺术特色班本课程,在音、美的艺术学科进行了班本特色课程的构建,将戏曲、器乐、舞蹈、折纸、粘贴画、刮画等知识内容整合融入不同的班级教学。在美育评价模块当中,我们将班本课程的活动成果,记录到美育评价模块当中,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培养学生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五)实施学生“一人一岗”班级管理方式

对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学校设置了最基本的服务小岗位,选择孩子可以胜任的角色岗位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表册保管员、衣服整理员、物品摆放员等。中年级段的小学生经过低段的锻炼,服务于班级和同学的能力已经明显增强,对此,学校开设了管理类岗位,如:图书管理员、路队管理员、卫生管理员等。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对于班级“一人一岗”管理方式更为熟识,学校在岗位设置过程中一般多以“行政性”岗位为主。如:班级学监、班级总务、课间总监等。学校通过岗位设置,把班级主人地位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明确班级奋斗目标,了解班级工作环节,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和责任。这种管理方式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以多元理论为构建策略,构建全纳评价方式

依托信息化平台,学校制定了“评价主体多元、手段多元、方式多元”的构建策略,形成了“线上与线下、考试与考查、团队与个性”评价方式为主框架的全纳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每学期,学校把线上评价平台里参与学校各科竞赛、活动、课堂表现获得课上优化、标志性发展评价卡定量积分最高的纪录列为校园吉尼斯,授予积分最高的学生星级个人的荣誉,并表彰到线下的校园文化墙各星级评价体系当中。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学校还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性结果为核心,进行校园文化布置的构建,将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的核心,分布在学校教学区的四个楼层,其内容也以星级评价体系评定结果的呈现为主体。

(二)团队与个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学校把自主管理体系中的班级“一人一岗”评价中诸多岗位评价管理的内容融入评价平台中班级捆绑模块,设定了15 个大项,以及前文提到的30 余小项的团队评价内容。此外,还设置了个性化的评价方案。

个性化的成长档案。建设学生成长档案管理体系,在共性的成长档案管理体系下,对班级每个孩子又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每个学生档案设计不重样、每个学科档案内容不重样,各有各的特色。成长档案不仅记录了孩子成长的足迹,还成为一份宝贵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个性成长方案。

个性化的班级评价。在学校整体的评价体系下,学校教师结合班级情况,进行了班级个性化评价,班班不同,各有特色,教师们以“展”代评,巧妙地将评价融入班级活动之中。

(三)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学校改变传统期中、期末测试的考试评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语文学科百字、阅读竞赛;音乐学科的歌唱比赛;体育学科的仰卧起坐、跳绳、雪地足球等竞赛内容。这些竞赛内容有的采用笔试,有的采用口答,有的实践,有的操作,评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学校结合六节(即感恩节、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足球节、科技节),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展示类、展演类活动。运用“中小学素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平台”,将平时各项竞赛成绩录入平台,形成大数据管理。同时,运用评价平台,学校也变革了期末监测成绩与成绩报告方式,不以分数高与低呈现学生学习的好与坏,采用等级加评价的反馈方式,录入到“中小学素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平台”当中,依据数据,平台系统对应生成A、B、C、D 四个等级。平台真实地记录各类、各方面的竞赛,详实地反映学生全面发展、逐渐长大的历程,为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提供帮助。

学校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作为学生成长考核的依据,通过评价平台相关方面数据的汇总,绘制出学生成长曲线图,通过数据和曲线图,学校可以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胜点、潜能点,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学校还将评价纳入教师绩效考核,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域”与教师“教学联结点”,加强评价的诊断、导向的应用。数据的反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学校还将评价结果通过手机端实时反馈到家长手中,通过查看评价结果促进家长转变育人理念,形成家校合作良好局面,为学校进一步优化管理,实现育人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全纳班级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班级“四小怪”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审核评估背景下提升聋生全纳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研究
班级英雄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主要内容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