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秋麦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7吕学菊

云南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产灌浆示范区

吕学菊,卢 旭

(1.砚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砚山 663100;2.砚山县种子管理站,云南砚山 66310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国土面积32 239 km2。其中山区和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7%,大部分耕地海拔在1000~1800 m,年平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779 mm,全年无霜期356 d,日照时长2228.9 h,多为亚热带气候。得天独厚的光、热、水、气条件,是粮食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1 基本情况

小麦是文山州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5.3万 hm2以上,其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和水稻,全州8县(市)以砚山、丘北2县面积最大,均在1.3万 hm2以上。以地麦为主,占比近70%,田麦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平均单产低而不稳,直到2014年全州小麦平均单产才达到100 kg大关,低于全省平均产量。

文山州小麦多为10月下旬左右播种,由于生产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冬春干旱少雨,在生产过程中常遇到低温冷害(倒春寒)、高温、烂场雨的发生,特别近年来持续干旱,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经济损失较大。为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根据秋末雨量较丰沛的气候特点,近年积极发展早秋麦生产。在连续多年多点实施早秋麦试验示范,早秋麦每亩能比正季麦增产50 kg以上,并总结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制定技术规程奠定了基础。

2 示范情况

2.1 种植面积扩大

在2009年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2010年大胆扩大早秋麦种植面积,完成播种面积353 hm2。通过跟踪调查,受降温和提前降霜的影响造成了生育期延长,空秕率大,其中有66.7 hm2的早秋麦绝收,286.7 hm2早秋麦有收成。2011年3月4日,对有收成的早秋麦进行测产验收,最高单产365.6 kg,最低单产61.5 kg,加权平均单产214.3 kg。早秋麦在砚山县种植获得了成功。

2.2 完善技术规程,连续试验示范

2.2.1 积极探索早秋麦避雨栽培示范

砚山县在平远镇洪福村民委秃水寨下塘村小组完成栽培示范14.5 hm2,涉及26户,品种是云麦53、云麦56, 9月4日大面积播种。经田间实地测产,示范区实测面积207.7 m2,实收45.92 kg,扣除20%水杂后,折合单产117.9 kg。由此计算,示范区产粮2.56万kg,且示范区的地块不影响早辣椒及烤烟种植。

2.2.2 继续探索早秋麦避雨栽培示范

2016年,在砚山县平远镇蒲草村民委完成栽培示范17.8 hm2,涉及1村1组53户,品种是云麦53,9月6日大面积播种。2016年1月3日下重霜,并且连续3 d,此时小麦正处于扬花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2016年1月23日下了一场雪,对小麦灌浆结实影响很大,致使产量受到影响。经田间实地测产,示范区实测面积176.25 m2,实收48.44 kg,扣除20%水杂后,折合单产146.6 kg,每亩比上年117.9 kg增产28.7 kg。由此计算,早秋麦示范区共产粮食3.91万kg,且示范区地块不影响早辣椒及烤烟种植。

3 早秋麦的优势

3.1 生育期短,少旱害

早秋麦从播种(在8月20-25日至9月5日播种)到成熟,全生育期135~150 d,比常规麦短20 d左右,生长期获得的降雨量却多一倍以上。由于早秋麦播种仍处于雨季,墒情好,出苗有保障,土壤水分蒸发少,从拔节到灌浆期比常规地麦的土壤蓄水量大,因此,早秋麦很少受到旱害。

3.2 充分利用秋季热量,躲过低温霜害

从12月至翌年,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处于低温阶段,但此时常规地麦从播种到抽穗开花期仍处在低温霜冻时候常受冻害,严重冻害(气温低于10℃)十年九遇,而早秋麦这时已处于蜡熟期,抗冻能力已较强,冻害减轻。

3.3 避过高温逼熟

早秋麦灌浆期平均气温8~10 ℃(比常规麦低9~16 ℃),有利延长灌浆期,使其灌浆足,籽粒饱满,成熟期最高气温在16 ℃,无高温,比常规麦同期低9~10 ℃,充分利用灌浆期的有利气温延长灌浆时期,能避过开花后期高温逼熟弊端。

3.4 避免受冰雹和烂场雨危害

早秋麦成熟于冬季,有利于调节劳动力,提高复种指数,能高产和稳产,种子质量好;有利于种植早辣椒、早玉米、早黄豆、烤烟等作物。

4 栽培技术

4.1 选用早熟抗病高产品种

早秋麦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营养生长期短,生殖生长期长,要求抽穗、扬花、灌浆期躲过冷害,成熟期避过高温逼熟才能获取高产。应选择春性品种,目前以云麦51、云麦53、云麦56、云麦68、云麦69等品种较适宜。

4.2 严把播种期,抓关键节点

确定具体播种日期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品种、海拔、地形地势、土壤肥瘦播种。对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形地势较平和较低的山地、土壤较肥而阴潮的山区要早播,才有利于避冻、避旱获高产。正常年景,冬春干旱严重,结合8月中旬至9月初扫尾透地秋雨,组织农户前茬收后及早整地、备好农肥,在透地雨后及时抢墒播种。根据气象资料分析,早不宜在8月25日前,晚不宜在9月5日后,以确保出苗。早播早熟产量低;迟播晚熟贪青,遭受冷害的可能性大,产量也低。只有适时播种才能获得高产。

4.3 增加播种量,推进规范化种植

早秋麦生长的前期和中期温度较高,土壤水分比较充足生长发育快,而分蘖成穗低,因此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数,依靠主茎成穗获高产。增加基本苗能提高每亩的有效苗,是获得早秋麦高产的必经之路。一般每亩播种量10~12.5 kg,基本苗要求达到18万~21万苗。为有利通风透光,播种方式以条播或条点播为主,尽量减少撒播。

4.4 施足底肥,看苗看天追施拔节肥

由于早秋麦前、中期生长发育快,因此要立足于一次性施足种肥和底肥,保证及时供给充足的肥料,满足早秋麦的生长发育需要,以利形成大穗多粒的高产群体。要求亩施农家肥500~1000 kg,用尿素2~5 kg、普钙25~30 kg、硫酸钾10 kg,三者混合作(或用复合肥40 kg)底肥,为苗齐苗壮打下基础。注意化肥与种子隔开,相距3~4.5 cm,切勿覆盖在种子上,以免灼伤种芽影响出苗。拔节时可酌情趁雨追施尿素8~10 kg,以利提高成穗率和促进大穗。

4.5 及时防治病、虫、雀、鼠、草害

早秋麦的主要病害是锈病和白粉病。防治:一是拌种。每10 kg种子拌15% 有效成份的三唑酮20 g。注意要干拌均匀,现拌现用,大面积连片地使用拌种, 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是有水源的山地分别在苗期和孕穗期用三唑酮喷雾防治。抽穗后蚜虫为害比较普遍,用抗蚜威、吡虫啉等药剂防治1~2次。连作的马铃薯地、烤烟地白土蚕(蛴螬)和土狗(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幼苗比较严重,要结合整地用菊酯类药剂触杀,胃毒药剂防治。早秋麦成熟早,容易引诱雀、鼠为害,因此,要赶在孕穗前雀鼠饥荒时统一投放灭雀灵毒饵进行诱杀。

4.6 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抗灾应变技术

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在监控生物性灾害的同时,对旱、涝、渍、风、雹、霜等灾害性天气,制定处置预案,采取人为措施,及时应对自然灾害。

4.7 适时收获

当小麦进入蜡熟后期,即可收割。收割后要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储藏。

猜你喜欢

单产灌浆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浅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小满过麦畴有感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