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急性心梗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0-12-16孙晓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肌梗塞效果分析

孙晓娟

【摘要】目的 对急诊护理在治疗心梗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名急性心梗患者,按照选取患者病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被给予急诊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常规护理诊疗,分析两组病例数据,得出相关结论。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分别为53±3.9 min与43±3.1 min,分诊评估时间分别为1.4±0.2 min与0.5±0.3 min,两组数据相比,实验组抢救效率更高;实验组胸痛缓解率与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急诊护理的实验组结果更理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各项急诊抢救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关键词】急诊护理;优化;心肌梗塞;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7..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名急性心梗患者,按照选取患者病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被给予急诊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常规护理诊疗。各25位,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8例,患者年龄36~81岁,平均(58,1±2.8)岁。实验组男17例,女8例,患者年龄37~82岁,平均(59.5±2.7)岁。两组患者均知晓并同意本次实验,且组间患者其他一般资料不具有任何统计学意义[1]。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被给予急诊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常规护理诊疗,其中实验组患者所用的急诊护理流程如下[2]:

1.2.1 在明确诊断内容的同时,选取适当的诊断仪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对此,在急诊处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精准的判断,如,选取心电示波器来监控患者的心律,实时监控患者的心律,预防患者出现室颤或因室颤而造成猝死。若在此过程中,患者出现室颤,则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电复律,在2 min内要求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完成电除颤,使用2~3层纱布将电极板包住,防止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若一次电除颤无效果,则可以连续进行2~3次的电除颤,并对存在严重窦缓的患者要适当的静脉注射0.5~1 mg的阿托品或者静脉点滴1 mg的异丙基肾上腺素,从而防止患者出现猝死的情况。

1.2.2 优化接诊及急救流程

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是与死神赛跑的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在接诊和急救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流程,这样才能够确保患者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对此,(1)在接诊护理中,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接诊护士立即实施急诊分诊及抢救,护士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同时应通知医生,对患者家属进行办卡就医指导,护士在接到患者后,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数据观察与记录,在遵守医嘱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入院后首份心电图检测及完善抽血化验肌钙蛋白I项目检测,并对患者出现胸痛症状的时间进行询问,口服用药(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或氯吡格雷600 mg),并将患者病情及时上报给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患者情况确定急救方向,

(2)在抢救护理中,当接到患者后立即送患者入急诊抢救室,并告知医护人员当前患者状态及生命体征信息,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全程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情况,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分工明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的报告,并遵循医嘱执行用药及配合心肺复苏抢救。

(3)在急诊护理交接过程中要有医护人员陪同,并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对交接过程中所需要的药品、交接单器械交接清楚,并填写转运交接本。这样才能够让相关科室提前准备好治疗所需的医用器具和药物,从而在患者接受急诊治疗时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提高救治率。

1.2.3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人员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认真细致的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对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小步骤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更好的康复奠定扎实的基础。对此,首先,护理人员要对心血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从而消除患者在心理上对疾病的恐惧,降低患者的不安心理,让患者能够在更好的接受治疗的同時,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其次,护理人员还应该特别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治疗和康复阶段尽可能多的给予其指导。最后,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防止患者因心情抑郁而造成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

1.2.4 做好对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

在治疗结束后的护理阶段,会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对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感染进行强化控制,如,严格监控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提升对患者并发症的控制力度,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处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建立适当的静脉通道,改善用药质量,若有患者出现疼痛的现象,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使用救心丸或者给予患者吗啡,对疼痛剧烈的患者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出现症状的家中。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协助患者家属为患者翻身,轻拍患者的背部,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需分析记录的数据有: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急诊抢救及后期救治后患者病情效果,(主要指标有院前急救治2 h后的胸痛缓解率)有异议有待考证、ST段回落率及救治成功率等;入院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方式,总满意率为除不满意人数以外的患者人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实验两个组的数据录入至SPSS 23.0内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实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抢救效率对比(见表1)

分别为1.4±0.2 min与0.5±0.3 min,两组数据相比,实验组抢救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胸痛缓解率%与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观察组组为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数据,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急诊护理的实验组结果更理想。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患者冠状动脉堵塞,血流流通出现问题,若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因为心肌严重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情况出现,入院急救作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措施,可以在患者入院前对患者实施基础救治,大大增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因此急诊科护理至关重。急诊护理要保证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基础治疗,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及初诊前准备,遵医嘱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采取一些列的针对性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抢救治疗打基础,并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家属的疏通指导,做出急诊护理综合救治。实施急诊护理不仅规范了急诊科室护理流程,也在护理过程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明确目标,从各方面协调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为患者的生命赢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确保患者治愈程度及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诊断时间,治疗时间,转运加以规范,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松波.浅谈急性心梗中改善急诊救治过程的运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6):40.

[2] 杨 辉.浅谈急诊科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救治措施[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05):52-53.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心肌梗塞效果分析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疗效的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
警惕青年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