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5 振动排痰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6何小敏涂奋奋彭淑青张少红林晓鸿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动脉血黏液血气

何小敏,涂奋奋,彭淑青,张少红,林晓鸿

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病情逐渐加重,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目前,临床多以翻身、叩背、振动排痰机等措施辅助患者排痰,维持呼吸通畅[2]。人工叩背多为护理人员操作,难度较大,且较难控制叩背力量,影响排痰效果[3]。本研究分析G5振动排痰仪在COPD 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96例,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4.36±5.23)岁;病程1~17年,平均(9.64±1.49)年。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60~88岁,平均(75.14±5.35)岁;病程1~16年,平均(9.57±1.3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疾病诊治指南》中COPD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痰阻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纳入标准:轻中度COPD 患者;年龄≥60岁;愿意配合治疗。排除标准:重症COPD 患者;精神障碍患者;重症器质性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中途退出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行基础治疗(吸氧、雾化吸入、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及常规护理(病情监测、观察痰液的颜色和量、呼吸道护理等)。

对照组开展人工叩背排痰:护理人员一手扶患者肩部,另一手五指并拢,手指关节微微弯曲,手掌呈凹式,趋于120°~150°,用指腹及大小鱼际叩击患者前胸及后背,50次/min,保持频率相同,自下而上轻叩,力度以患者能够适宜为佳,在叩击期间,避开患者重要器官(脊柱、胸骨、肾脏等);针对神志清醒的患者,指导其有效咳嗽,行人工叩背,每4小时1次;针对神志不清或卧床休息的患者,定期协助翻身,并于翻身后行人工叩背,每2小时1次。

观察组开展G5振动排痰仪(北京中科海德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72211601,型号:THERASSITTM)排痰:根据患者承受程度,选择适宜的速度及叩击头,调整患者与叩击头的接触角度,获得最佳的振动和叩击结合模式;患者取侧卧位,于前胸及后背应用G5振动排痰仪,由外而内、自下而上、先右肺后左肺为叩击顺序,排痰仪缓慢移动,时间为10 min;同时,叮嘱患者用力咳嗽,以排出痰液,不能自主咳嗽的患者需行负压吸痰。

两组均连续干预7 d。

1.3 临床评价

(1)排痰疗效:显效,临床症状缓解,双肺痰鸣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部分好转,痰液量减少,双肺痰鸣音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排痰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气分析指标:应用血气电解质分析仪器[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苏医械广审(文)第2018102968号,型号:PL2000]分析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aO2)、pH。(3)呼吸指标:比较两组的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残总气量百分比(ratio of residual volume to total lung capacity,RV/TL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排痰疗效

观察组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痰疗效比较

2.2 血气分析指标

观察组PaO2、SaO2、pH 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PaO2 为动脉血氧分压,PaCO2 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SaO2 为动脉血氧饱和度;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O2(mmHg)PaCO2(mmHg)SaO2(%) pH对照组 48 70.35±5.73 49.46±4.95 81.36±7.37 7.12±0.53观察组 48 78.41±5.42 42.85±3.93 93.85±8.52 7.64±0.46 t 7.080 7.246 7.681 5.13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呼吸指标

观察组PEF、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RV/TLC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呼吸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呼吸指标比较(±s)

注:PEF 为呼气流量峰值,RV/TLC 为残总气量百分比,FEV1%为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为用力肺活量

组别 例数 PEF(L/s) RV/TLC(%)FEV1%(%) FVC(L)对照组 48 8.35±0.89 45.72±7.36 52.36±11.65 2.23±0.51观察组 48 9.82±1.03 41.47±7.41 78.15±10.47 2.79±0.63 t 7.482 2.819 11.407 4.787 P 0.000 0.006 0.000 0.000

3 讨论

COPD 的发病原因为支气管炎等疾病反复发作导致气管清除能力下降,气流流通受阻,痰液、CO2等无法顺利排出,进而导致该病发生[4]。随着病情的发展,极易发生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COPD 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排痰,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5]。传统护理均应用人工叩背促进排痰,仅作用于体表,且无法保证一致的频率及力度,很难把握节奏和幅度;且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均会感觉疲劳,起不到良好的效果,不易于患者接受[6]。

本研究使用的G5振动排痰仪,属于机械性操作,通过胸廓振动,有利于改变患者胸内压,驱动黏液顺利移动,并于气道中形成黏液球;同时,胸廓振动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纤毛活动,提高黏液传输率,有利于促进痰液排出;G5振动排痰仪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振动频率与人体组织频率相同,有利于排出支气管内黏液,舒缓支气管平滑肌,进一步提高患者自主呼吸能力,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此外,G5振动排痰仪易于患者及家属接受,可显著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排痰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G5振动排痰仪以物理定向叩击为工作机理,可明显排除和移动分泌物及代谢废物;可同时提供垂直力和水平力两种力,垂直力主要垂直患者身体表面,有利于松弛并液化支气管黏膜表面黏液及代谢物,水平力主要平行于患者身体表面,能够有效排除患者支气管内已液化的黏液;该仪器易操作、穿透性强、叩击方式具有选择性,可有效减少咳嗽,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有效提高排痰效率。

综上所述,在COPD 患者排痰护理中应用G5振动排痰仪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指标。

猜你喜欢

动脉血黏液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黑珍珠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