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灸法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护理在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

2020-12-16张凤梅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灸法盆腔炎气虚

张凤梅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中医院 (江西抚州 344300)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1]。由于该病久病多瘀,久病多虚,所以中医学上将其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现代西医针对本病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干预,但此法效果不佳。有研究表明,中医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等作用,将其运用于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干预中可温阳行气、温经通络、消散瘀结,有利于促进慢性盆腔炎快速康复[2]。另有研究指出,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护理干预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有利于推动局部范围内的气血运行以及促进炎症吸收,加之温热药液对附近组织具有热敷作用,因此其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修复炎症组织。为此,本研究探究中医灸法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护理在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妇科住院部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实际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3~57岁,平均(40.36±5.19)岁;病程1~6年,平均(3.41±0.65)年;病因,炎性包块21例,盆腔积液19例。观察组年龄22~57岁,平均(40.72±5.23)岁;病程1~5年,平均(3.24±0.57)年;病因,炎性包块22例,盆腔积液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诊断标准:符合西医《妇产科学》[3]中的相关标准,下腹痛或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加,伴有子宫内膜、附件等炎症病史等;符合《中医妇科学》[4]中气虚血瘀型慢性中辨证标准拟定,症状为小腹疼痛,坠胀、腰骶酸痛,阴道带下量多且色黄质稠,舌苔淡红,脉弦滑。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气虚血瘀诊断标准;具备正常认知能力;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妊娠期、哺乳期或近期准备妊娠;合并神经、精神疾病,或不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常服药,清淡饮食,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确保科室内环境与卫生整洁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灸法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护理,具体如下。(1)中医灸法: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神阙穴,点燃艾条后,在距离皮肤3 cm 处进行温和灸,以温热不烫、皮肤稍有红晕为宜,每穴灸20~30 min,1次/d,10 d 为1个疗程,经期暂停治疗,艾灸时及时弹去艾灰,防止灼伤皮肤及衣物,并注意保暖。(2)中药汤剂直肠滴入护理:党参10 g、黄芪10 g、白术10 g、当归10 g、赤芍10 g、三棱10 g、莪术10 g、小茴香10 g、川楝子10 g 组成方剂, 煎汤剂100 ml,临睡前排空二便后用药,抬高患者臀部约10 cm,将药液装入一次性输液瓶,剪掉输液管过滤器,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 cm,保持药液温度在38 ℃左右,将导管插入直肠深约15 cm,15~20 min 缓慢灌完,保留60 min 以上,1次/d,10 d 为1个疗程。

1.3 临床评价

(1)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有关标准,并采用计分法观察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根据积分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未见阳性体征,B 超检查无异常发现,疗效指数≥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大部分转阴,B 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2/3以上,疗效指数≥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妇科检查阳性体征部分转阴,B 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1/3以上,疗效指数≥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护理满意度: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于患者出院前1 d 由专人指导其填写,当场回收问卷,计分1~5分,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由急性盆腔炎失治、误治、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术后感染等使病原体侵入或由邻近器官炎症累及所致,具有久病难愈、病程长等特点,临床表现以腹部疼痛、带下增多、月经不调为主,严重时可导致异位妊娠或不孕,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6]。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范畴,病机主要为气血博结、久病多瘀、久病多虚,辨证论治为气虚血瘀型。《济阴纲目》[7]中认为治疗该病患者应先调其气,再调其血。因此,临床上应按照活血祛瘀、散寒温经、益气消肿等原则进行干预。

对于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传统的干预模式已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有研究表明,采用中医灸法及中药直肠滴入护理进行干预,可减轻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液黏滞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灸法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护理用于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利于改善临床症状,获得理想的疗效。分析其原因为,中医灸法中灸关元穴可以散寒暖宫、温经止痛、温固下元、理气和血、补益元气;灸气海穴可以调经固经、益气助阳;灸三阴交穴可以健脾利湿、补益肝肾、调经止带;灸足三里穴可以温补阳气、温经通络;灸神阙穴可以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延年益寿。诸穴合用可共奏益气助阳、健脾祛湿、温经止痛之功。中药直肠滴入护理中的方剂包含党参、黄芪、白术,可以益气健脾;当归可以补血活血;赤芍可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三棱、莪术可以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小茴香、川楝子可以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中医灸法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护理用于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友好沟通交流。分析其原因为,中医灸法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护理干预可以快速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尽早吸收,从而有效减轻中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综上所述,中医灸法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护理用于气虚血瘀慢性盆腔炎患者中,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促进医患之间良好沟通。

猜你喜欢

灸法盆腔炎气虚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