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12-16练建筑宋正茂朱小玲洪志评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外科颅脑

练建筑,宋正茂,朱小玲,洪志评

厦门市第五医院 1 神经外科,2 高压氧科,3 康复医学科 (福建厦门 361101)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情进展较快,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降低病死率,预防多种并发症,但无法改善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状态[2]。因此,在采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状态,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结果显示,高压氧可有效改善受损脑组织的氧供,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损伤,并可有效促进神经及血管再生[3]。本研究探讨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8~70岁,平均(49.23±5.48)岁;致伤原因,打击6例,车祸18例,高空坠落9例,其他2例。试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7~69岁,平均(49.46±5.74)岁;致伤原因,打击7例,车祸19例,高空坠落10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CT 检查确诊;外伤后昏迷时间>6 h;具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濒死状态;开放性颅脑损伤;有脑血管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抗炎、止血、降低颅内压、脱水、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后,进行开颅手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试验组在神经外科手术结束后行高压氧治疗:压力设置为2.0 atm,治疗前均速加压20 min,待高压氧舱内压力达到3.0 atm 时稳定压力,行2次面罩吸氧,30 min/ 次,间隔10 min,减压25 min,1次/d,10 d 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休息3~5 d 后,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注意调节氧舱的温度,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失语、偏瘫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生活可自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生活可部分自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6%;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2)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5 d后的昏迷程度: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进行评价,按睁眼反应(1~4分)、言语反应(1~5分)、运动反应(1~6分)分别记分,分数越高表示昏迷程度越轻[5]。(3)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进行评估,包括6个方面,共18项,采用7级评分法(1~7分),总分126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6]。(4)比较两组预后情况:随访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评估,分为Ⅰ级(死亡)、Ⅱ级(植物生存,长期昏迷)、Ⅲ级(需要他人照顾,重残)、Ⅳ级(生活能自理,中残)、Ⅴ级(良好,可工作、学习)。(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持续高热、肾损伤、肺部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昏迷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治疗后,两组GCS 评分、FIM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CS 评分、FIM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GCS 评分、FIM 评分比较(分,±s)

注:GCS 为Glasgow 昏迷评分量表,FIM 为功能独立自主量表

组别 例数 GCS 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5 6.38±0.76 8.58±1.36 8.354 0.000试验组 40 6.35±0.75 12.28±1.45 22.974 0.000 t 0.178 11.347 P 0.859 0.000组别 例数 FIM 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5 26.53±7.42 67.85±9.12 20.792 0.000试验组 40 26.54±7.38 85.13±9.95 29.912 0.000 t 0.006 7.800 P 0.995 0.000

2.3 预后

试验组GO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GOS 比较(例)

2.4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801),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理变化包括颅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等,引起脑干、大脑损伤,对患者的血脑屏障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脑细胞水肿、缺氧、颅内压升高,最终威胁患者生命[7-8]。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方法,可稳定患者病情,降低颅内压,但难以在根本上纠正脑组织的水肿、缺氧状态,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易出现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9]。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 评分、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OS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状态,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预后较好。

高压氧治疗可增加机体内的氧含量,改善局部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并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流动力,增加缺血组织的血供,对微血管痉挛和血流细胞流变性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10];高压氧治疗还可增加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大幅提升动脉血氧分压,纠正脑部细胞的代谢紊乱及正常脑组织的缺氧状态,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状态;同时,脑组织氧供增加后,可增加能量的产生,恢复膜上离子功能,利于修复神经细胞,进而缓解患者的脑水肿状态,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此外,高压氧治疗可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阻断脑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的恶性循环,通过形成局部侧支循环,抑制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的聚集,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有助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11-12]。但需要注意,在采用高压氧治疗时应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如使用时机过迟,会丧失抢救机会;治疗前应先排除禁忌证,再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中毒等并发症,故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立即中断治疗。

综上所述,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状态,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高压氧神经外科颅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