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 循环模式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6王凌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工程师科室医疗

王凌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设备科 (江西赣州 341000)

医疗设备是医院诊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用于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等多项操作中,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医院的发展及进步。但随着医疗设备数量的增加,其质量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如新设备缺少操作规范、老设备日常维护不足、故障率高等,贻误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并对医院整体形象造成一定影响[1]。PDCA 循环模式是管理学中的经典模型,最初用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后逐渐完善并用于医疗、电力等多个领域[2]。该管理模式主要包含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4个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并可循环进行,通过不断查找问题、针对性实施计划,持续提升管控质量。基于此,本研究探讨PDCA 循环模式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未实施PDCA循环模式管理的124台医疗设备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管理的124台医疗设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心电监护仪65台,输注泵27台,麻醉机15台,呼吸机17台;观察组心电监护仪63台,输注泵26台,麻醉机18台,呼吸机17台。两组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登记管理方案,定期保养并在故障发生后由医院工程师和厂家工程师共同维修。

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具体如下。(1)计划:开展科室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会议,根据出厂使用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制作医疗设备操作流程卡,总结现阶段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将其归纳到设备、科室使用人员、维修工程师等因素,针对不同因素深入剖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结合科室发展目标制定科学性、合理性管理计划;厂家工程师和责任工程师定期开展医疗设备操作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减少人为损坏,使用人员和责任工程师定期巡检,掌握医疗设备运行状态并悬挂相应运行标志牌;强化相关人员的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意识,根据医疗设备使用说明书、使用频率和风险等级,制定维护保养周期,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关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在医疗设备固定的位置粘贴维护保养标识;医疗设备运行期间需进行周期性质量控制检查,通过质量控制设备详细记录医疗设备运行中各参数、性能及电气安全等指标,医疗设备的各项参数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后方可使用,以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完善医疗设备维修制度,急救类、常规类医疗设备原则上需当天完成维修,并记录故障原因、现象、维修部位及更换的配件(如需更换配件或请厂家工程师维修,需向科室主任汇报并按照零配件采购流程购买相应配件),故障医疗设备需悬挂“故障停用”标识并做好临床科室解释工作。(2)执行:责任工程师深入相应科室开展医疗设备操作培训,使使用人员熟悉医疗设备的性能、日常开机检查、常见故障应急处理和紧急替代流程,规范记录故障原因和现象,熟悉故障报修流程、状态标识的更换等;设立专职和兼职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员,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手册对科室医疗设备进行周期性质量控制检查,医疗设备的各项参数、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后方可返回临床科室使用,质量控制员需详细记录设备的名称、系列号、质检时间等信息,并将记录整理留档保存。(3)检查:责任工程师每月检查临床使用科室《医疗设备日常运行登记本》的填写情况、医疗设备的运行及故障记录情况,以及科室是否正确合理悬挂医疗设备运行标识牌、是否于规定位置粘贴维修保养标识和质量控制(医疗设备计量)合格标签。(4)处理:科室每月开展医疗设备管理相关会议,汇总分析责任工程师定期巡查的情况,责令限时整改未正确规范填写《医疗设备日常运行登记本》、未合理悬挂医疗设备运行标识牌的使用科室,通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维护保养的责任工程师,并督促其限期完成相应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1.3 观察指标

(1)相关项目执行率:悬挂医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率、质量控制率及保养执行率。(2)维修状况:故障率及维修及时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项目执行率

观察组悬挂医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率、质量控制率、保养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项目执行率比较[台(%)]

2.2 维修状况

观察组故障率为8.87%(11/124),低于对照组的29.03%(36/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7,P=0.000);观察组的维修及时率为100%(11/11),高于对照组的61.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6)。

3 讨论

临床医疗设备数量多、类型多样,运行原理及维护方法各不相同,使用中受工作人员操作知识、技能储备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忽略对其的风险评估[3]。若要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水平,需有组织、有计划地完善相关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设备管理流程、维护保养标准程序等,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设备高效稳定运行[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悬挂医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率、质量控制率、保养执行率及维修及时率均高于对照组,故障率低于对照组,表明PDCA循环模式用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可提高悬挂医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率、质量控制率、保养执行率及维修及时率,降低故障率。分析其原因为,PDCA循环模式用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通过规范临床医疗设备的使用,可增强临床使用人员的责任心;对故障医疗设备及时悬挂“故障停用”标识,可提高科室使用人员对高风险医疗设备的排查能力,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报修、处理,可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同时,该模式更加注重工程师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维护保养方面的作用,改变了传统的维修模式,且更加注重前瞻性、预见性维修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在医疗设备故障初期以较小代价完成维修,减少维护成本;此外,还更加注重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参数,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水平,以高标准数据实现医疗设备使用的精准化,进而提高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5]。

综上所述,PDCA 循环模式用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可持续改进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各项计划、任务、指标落实,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维修及时率,保障医疗设备稳定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工程师科室医疗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