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管理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6夏梦雨李小琼唐丽君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眼科器械

夏梦雨,李小琼,唐丽君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一直都有专职护士负责清洁、包装和管理,当专职护士休假时,由于大多数护士不了解此类器械的性能、保养及使用,导致器械准备不当或器械清洗质量不佳,从而影响手术质量,延长手术时间,增加院内感染及医患纠纷发生风险,最终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另外,由于手术量的不断加大及对手术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日常护理工作上,对器械的管理关注较少,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专业的清洗设备与条件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导致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下降[2-3]。因此,采取优质的管理手段对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管理非常必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优化管理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12月,我院行眼科手术120台,其中抽查的800件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行眼科手术130台,其中抽查的840件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科室护士共14名,其中本科10名,专科4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10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专人管理:指定专人对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手工清洗、消毒、保养和包装,并放于手术室固定位置;当手术需要使用器械时送至供应室灭菌,在灭菌后再送回手术室即可。

观察组实施优化管理,具体如下。(1)制定完善的器械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与供应室的详细交接流程,由专科护士负责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并由组长负责带队工作。(2)加强业务学习:拍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照片,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做成器械图谱,一式两份,对手术室、供应室护士进行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培训、学习;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眼科手术的专科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类包的器械种类、器械数量、手术步骤、器械保养方法以及适用范围,由护士长不定期于晨会时提问考核,发现问题时加强学习。(3)优化器械管理流程:术后被污染器械由手术室护士预处理后放入器械转运箱内,从污物通道密闭运送到供应室的去污区,交给供应室人员。(4)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在与供应室人员交接时,双方共同填写器械交接单并签名;精密、价格昂贵及不常用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在进行回收、发放、交接时,必须由供应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当面进行核对,确保器械数量、质量合格后才能签名生效。(5)做好监督工作:护士长要加强对器械的日常管理,做好质量控制抽检工作,并强化器械管理的督导工作,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1.3 效果评价

(1)评价两组的器械管理质量,包括清洗质量(表面无油污、锈斑及水垢等为合格)与功能质量(器械锋利度、咬合情况及灵活度均较佳为合格)。(2)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手术室医师的满意度(本研究由14名人员参与评价),调查内容包括器械完好性、使用性能、供应的及时性、配置的合理性、器械准备的充分性,满分为100分,由医师自行填写问卷,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器械管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及功能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管理质量比较[件(%)]

2.2 两组手术室医师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手术室医师满意度为(58.22±5.35)分,低于观察组的(89.22±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88,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确显微手术已逐渐被应用于各大医院眼科中心。因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精密度高、价格昂贵,所以,医院对器械的管理提出了精细的要求[4]。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其弊端表现在:(1)专职负责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护士不可能一直在岗,一旦休假,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难以保证;(2)供应室只负责器械的灭菌,其只是消毒灭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手术室护士因要兼顾日常护理工作,受时间及专业清洗设备限制的影响,在手术器械清洗环节可能出现不良现象,导致器械清洗质量下降,从而不利于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的顺利开展;(3)器械由于专人管理,一旦损坏即会认为是保管者的责任,而大多数护士不愿学习掌握器械的性能、保养及使用方法,损坏后只进行登记统计,无需负责,因此,造成盲目使用,增加了损坏风险[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及功能质量合格率、手术室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优化管理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对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优化管理,要求制定具体的器械管理标准及器械质量标准,保证器械管理制度化、有序化,工作中各个环节要求有交接单,依据交接单签字交接;根据手术室实际情况对器械进行分类装盒,使其满足眼科各类手术的应用需求;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要求其严格依照制度实施日常管理,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出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促使手术室各管理单元精确、高效、持续地运行,保证器械质量[6]。各护士通过遵守岗位职责与工作规定,充分调动了自身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有助于手术室、供应室护士达成良好协作的目的,提高了手术室医师的满意度,进一步促进了眼科手术整个团队成员之间的友好且高效率合作,保障眼科患者得到可靠的治疗[7]。

综上所述,将手供一体化、图像信息化、人人参与的优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管理中,能够提高器械的清洗效果,保证其正常使用,进而提高手术室医师的满意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便利,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眼科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健身器械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