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橄榄扦插育苗对比试验

2020-12-16宋祥兰刘京蓉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6期
关键词:油橄榄苗高橄榄油

宋祥兰,刘京蓉

(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上犹县平富生态林场,江西 上犹 341200)

油橄榄(Oleaeuropaea)为木犀科木犀榄属,是一种亚热带常绿乔木,较喜光,耐旱性好,是世界少有的名贵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之一[1]。油橄榄的主要产品是橄榄油,是一种纯天然的食用植物油。它是用冷榨新鲜橄榄果制成的。它保留了所有的天然营养,所以被称为橄榄油“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1]。 正常管理下,二年生的油橄榄苗栽植后第3年始开花试挂果,第6年开始进入盛果期并可持续50~100年。科学证明,橄榄油是一种具备杰出保健功效的高级食用油。主要原因是橄榄油所含的皂化物低,油酸含量高,食用后容易被胃肠道吸收;橄榄油可以刺激胰蛋白酶活性,刺激胆汁排泄,并可以削减胆石症的发生。橄榄油含有丰富的单价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形成,并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橄榄油能使血糖降低;橄榄油含有很高的抗氧化剂和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成份,尤其是维生素E、 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较高[2-4]。橄榄油也是高档化妆品的原料,用橄榄油制成的化妆品具有独特的美容效果,当今世界,所有的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无法与橄榄油相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橄榄油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近年来,橄榄油产品的急剧增加,中国每一年必要从欧盟入口必然数目的橄榄油自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带回国1万株油橄榄种苗,逐步地大量油橄榄引入中国,已有5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赣州在全国引种区域划分中属于油橄榄生长栽培的第二个区域——次适生区[5-7],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引进和栽培了许多油橄榄品种,并取得了一些科学研究成果。近年来,根据国内外油橄榄新的发展趋势及科研技术取得的新进展。赣州又进行了油橄榄引种、栽培及苗木培育技术研究[1]。油橄榄苗木的扩繁方法有播种、扦插、嫁接和压条。其中,扦插是培育油橄榄苗最重要、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用材少,繁殖量大,可快速培育苗木。油橄榄扦插育苗主要有软枝扦插和硬枝扦插,普遍是采用硬枝扦插,并以秋季扦插为主,春季扦插为辅[9-15]。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对油橄榄进行了夏季扦插和秋季扦插育苗试验,取得较好的成果,掌握了2个不同季节扦插技术的基本规律,可为油橄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种植地在赣州市章贡区。地理位置为114°58′30″ E,25°47′24″ N,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9.6 ℃,年均日照时数1889.5 h,年均降水量1448 mm,年均无霜期287 d,极端最低温-4.2 ℃,极端最高温度40 ℃,≥10 ℃的年积温6161 ℃,海拔151 m。土壤砂质壤土,土层厚,肥力较好,pH值为4.5~6.5。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油橄榄试验扦插穗条采自从甘肃引种的9个优良品种,分别为:a:佛奥(Frantoio)、b:配多灵(Pendolino)、c:克罗莱卡(Koroneiki)、d:豆果(Arbequina)、e:鄂植8号(EZ-8)、f:科拉蒂(Coratina)、g:皮瓜尔(Picual)、h:莱星(Leccino)、i:卡琳(Kalinjot),取其当年生木质化枝条。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圃地。试验圃地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不积水的苗圃地,锄草清理石块,搭高为2 m的遮荫棚,透光率约30%。插床苗木扦插用的土壤是用新鲜的河沙,高度为30 cm,宽度为1.0 m插床,经人工压平、压实、灭菌消毒等处理待用。

2.2.2 油橄榄扦插。时间为夏季、秋季,即6月中下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扦插方法为硬枝扦插,枝条剪取树冠中上部以上外围枝条,要求枝条无病虫害、叶芽饱满、健壮、通直,并且是当年已木质化的良种春梢,把枝条剪成长度为6~10 cm的插条,保留1对叶片,经促生根处理后,按株行距3 cm×5 cm插入插床,及时浇透水及灭菌剂,并盖上薄膜拱棚保湿。

2.2.3 苗木管理。不管是夏季扦插还是秋季扦插,扦插后要经常检查插床是否太干,是否有病虫危害及插条污染现象,一旦发现应及时浇水、喷药、清理,保持薄膜拱棚内温度、湿度适宜及环境卫生。

夏季扦插:一般密封1个月左右,可掀膜拔草、浇水、喷药,盖回薄膜保湿,达2个月左右,选择阴天炼苗3~5 d,可全部拆除薄膜;除膜后,幼苗每月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2~3次,根据病虫害情况每月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1~2次;一般秋分后天气阴凉时,拆掉荫网炼苗,使苗木尽快木质化,提高抗寒、抗病能力。

秋季扦插:因气温逐渐降低,霜冻来临,密封时间可以长些,一般密封3个月左右揭膜、浇水、喷药、盖回,到立春前后气温回暖时才会拆除薄膜炼苗;除去薄膜后,每月喷洒尿素和磷酸二氢钾2~3次,每隔15~30 d喷洒消毒剂和杀虫剂;惊蛰左右选择阴雨天把荫网拆除,促进木质化。

2.2.4 试验调查。夏季和秋季扦插苗达到6个月时,分别对9个油橄榄良种的扦插苗进行调查其成活率、苗高、地径、根系。成活率调查是采用全部清点数量,苗高和地径调查是各抽取50株测后求平均值,根系调查是各挖取10株调查后求平均值。调查工具:苗木高度、根系长度,采用精度为1 mm卷尺;地径大小,采用精度为0.02 mm游标卡尺;根系数量点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用Excel 2007和SPSS18.0等统计软件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油橄榄夏季与秋季扦插成活率比较

对9个油橄榄优良品种(a~i)进行的夏季扦插与秋季扦插苗木生长调查(详见表1)。

表1 油橄榄夏季与秋季扦插成活率比较

根据表1数据,采取簇状柱形图对油橄榄不同扦插季节成活率进行分析其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由表1、图1可知,油橄榄9个品种在夏季、秋季进行扦插繁殖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别。这2个不同季节的扦插枝,均选用一年生木质化枝条,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更容易愈合,有利于插条成活。

图1 夏季与秋季油橄榄不同品种扦插比较

3.2 油橄榄夏季与秋季扦插苗木生长比较

对9个油橄榄优良品种枝条在夏季与秋季扦插的苗木中,各随机抽取50株样本进行观测(见表2)。

表2 夏季扦插与秋季扦插苗木生长观测

由表2所示,夏季扦插苗高平均为12.51 cm,秋季扦插苗木平均高为12.06 cm,平均高相差0.45 cm;夏季扦插平均地径2.40 mm,秋季扦插平均地径2.31 mm,相差0.09 mm。以9个不同品种的油橄榄的平均高度和地面直径为样本,使用假设检验方法确定夏季插条和秋季插条之间是否存在实际差异。以9个不同品种油橄榄的高度和地径的平均分别为样本,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判别夏季扦插与秋季扦插是否真实存在差异。

|t1|

|t2|

所以,油橄榄夏季、秋季扦插的苗木高度与地径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

3.3 油橄榄夏季与秋季扦插苗木根系比较

通过从9个不同品种油橄榄夏季与秋季扦插的苗木中各挖10株,进行根系生长调查(见表3)。

表3 夏季扦插与秋季扦插苗木根系调查

从表3来看,夏季与秋季扦插油橄榄苗木的根系长度没有差别,但根系数量有差别。以9个不同品种油橄榄的根平均数量为样本,应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判别夏季扦插与秋季扦插是否真实存在差异。

|t1|

因此,油橄榄夏季扦插与秋季扦插苗木根系没有显著差异。

4 小结与讨论

为了扩大油橄榄栽植区域,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对从甘肃引种筛选的9个油橄榄优良品种:佛奥、配多灵、克罗莱卡、豆果、鄂植8号、科拉蒂、皮瓜尔、莱星、卡琳,采取不同季节进行苗木培育对比试验。分夏季、秋季进行扦插,扦插穗条剪当年的春梢。通过调查不同季节扦插繁殖的油橄榄苗木的成活率、苗高、地径、根系情况,扦插培育了6个月的油橄榄苗木成活率与苗高、地径、根系长度及数量的测定值进行了簇状柱形图和假设检验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油橄榄适宜赣州生长,在赣州繁殖培育油橄榄苗木,一年四季均可;试验中采用夏季扦插与秋季扦插繁殖,在苗木成活率、苗木高度、地径粗细、根系生长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油橄榄扦插半年成活率超过80%,苗木高度>12 cm,地径粗细>2 mm;根系较发达,根系长度>11 cm,生根>14条;培育达2年生苗时,可符合2级苗以上标准,适于上山造林。

在试验中发现:油橄榄夏季扦插繁殖比秋季扦插繁殖管理上要更细致,因为赣州夏季高温高湿,病虫害较易发生,秋季气温较低不易发生;夏季扦插抽梢速度快,秋季扦插抽梢速度慢,主要也是因为两季气温不同所造成的影响。

油橄榄扦插繁殖育苗,不论夏季扦插还是秋季扦插均能保持油橄榄的遗传特性,且用材少,繁殖快,成本低,效果好,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油橄榄苗高橄榄油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油橄榄果实成熟度检测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种植技术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优质橄榄油如何购买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如何选购橄榄油
特级初榨橄榄油巧鉴别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